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传恩:生活大观——纺棉


文:宋传恩

纺棉车也叫纺车,在21世纪的今天,它已作为时代的象征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但纺车带给我的东西可能太多太多,多年之后,纺车的身影时常闪现在脑海里,特别是夜半灯下“嗡嗡”的纺车声,至今想起来叫人愧疚不安。

    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部纺车。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满屋恍动着昏黄朦胧的灯光,纺车的转动映在墙上,是一轮轮飞动的光影。在那个悠长而落后的岁月,有节奏有规律的纺车声中浸满了温暖和天伦之乐。

    我家的纺车是用梨木做成的,能做成纺车的梨树至少在百年之上。纺车的铆眼磨得精光锃亮,摇把由于汗水的浸润变得油亮黝红。纺车究竟何时成为我家中的宠物,却不是我关心的话题。现在再想刨根问底,为时已晚,纺车已不知迹留何处,在年迈的母亲面前,纺车也成为伤心的往事。

   纺车的历史如此之长,出乎意料。一次在观看汉画像石时,上面竟然有纺织生产活动的场景。从形状上看,汉代的纺车和明代《天工开物》上的纺车类似。在两千多年前,这绳轮传动的工具就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不能不叫人叹服。有谁想到,曾在乡村风靡一时的纺车,竟是先人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20世纪80年代前,凡是农家的女孩子,特别是结过婚的女人,都会纺棉花。木制的纺车,有一只大纺轮带动一支小锭杆。纺线时先用秫秸莛子把棉花搓成油条似的棉布剂,从里面拈出一个头来,凑近棉车并把一头接在纺车下面的锭子上,右手缓缓转动连接车轴的把手,左手的棉布剂从飞转的锭杆上抽出线来,大约抽出半米长,随即倒转纺车把线绕在锭杆上,再纺。

如此一圈圈转过,棉布剂变成了细线,如蚕丝般绕在锭子上,均匀细密。一旦锭杆上的棉棰渐渐变长变粗,中间鼓,两头细,成为名副其实的线棰,人们便把它卸下来,放在针线筐里。

乡下人纺花大多在晚上。每当全家人吃过饭,母亲便把纺车架到床上,纺车声声声不断,锭上的棉棰一圈圈增长……在那静寂漫长的夜色中,纺车声一直在我的梦中浮动。经母亲的手纺出的线,由线而布,由布而衣,温暖着我和我的家人。

诚然,利用纺车维持生计的不止乡下的穷困百姓。在博物馆里,有纺车摆在那里,成为后人参观的历史文物。在那战争年代,几百架纺车在窑洞前一字摆开,其中就有周恩来总理的身姿。正是八路军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男女老少齐动手,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摆脱了日寇、蒋介石的经济封锁,解决了物质匮乏的困境。

现在,古老的纺车已被岁月尘封了颜色,它和主人有着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把它修理的伤痕累累,尽管如此,它只能寂寞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不知,当它在尘封的历史长河里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是否还惦念着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败的容颜?

千百年来,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直在农村沿袭着,家家纺车转,户户纺车声,随着光阴的流转,春夏秋冬的更替,始终成为乡村生活的象征。品评那些逐渐生疏的生活场景,我们只能用回忆去领悟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用体验过的几分感觉去触摸一些人的灵魂。

多年以后才知道,那油灯下纺车恍动的身影,那纺车前晦涩难解的文字,其实是在审读着一个落后的保守时代的无尽挽歌。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时代的落伍和更替,是必然,也是值得庆幸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啊,老粗布
【山东】赵淑珍|悠悠粗布情
【散文天地】岭梅飞燕 | 冬日里的五尺暖香
难忘母亲的那个瞬间丨高新刚:纺车嗡嗡
纺线
母亲的纺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