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娘在,家在 :一位70后的念亲恩情怀

文:凡夫

“娘!”用四声的叫法(同音“酿”),是我这个做儿子对她最动听的称谓,鼓励着我,也温暖着她,一声娘,声声娘,一叫就是40年……

娘是一个朴素至极的农村妇女,勤劳、简单、善良是我对她总体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随着娘不断被岁月和病痛侵蚀成步履蹒跚、日幕残年的老太而愈发清晰、真实,也许,是我已至不惑、亦或生活之沧桑曲折,这样的记忆一旦升起,总能模糊双眼。


我能想起娘最年轻的样子,大概是我四岁的时候,属于一个小屁孩的年纪。那时的娘,清秀、美丽、质朴,就象电影中大伙都喜欢的农村女人的样子。夏天,娘总是挽着花衣袖,冬天,娘总是穿着单薄的花棉袄,没有停息的劳作,田间地头、春种秋收,照顾着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照顾着这个家。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为人粗糙不甚操心,非农忙时节就四处找钱补贴家用。所以,在我们兄妹的心中,家里最忙碌的身影就是娘的身影。四个孩子六口人、十几亩田地、鸡鸭鹅猫狗、破旧的农村小院,这样的画面,于60、70年代的中国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景象,如此“优良资产”换来的是娘的不停歇的操心劳作、坚毅与不屈。

后来看焦波先生的《俺爹俺娘》总会有一种极大的共鸣,感同身受。


如果可以穿越,娘恐怕也不会相信几十年后她的儿子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她的过去,但恰恰是这样的坚毅与不屈让子女们一辈子收益,无论遇到多大困惑,我们都用娘的坚毅来面对一切。

“人都是个命,再大的难,挺挺都会过去!”

娘的这句话足以支撑我一辈子。

乡下的冬天总是清醇而寒冷,不象南方,四季都是满目的绿色。小时侯,冬天的夜美的窒息,光秃的树干连同喜鹊的窝、如山的麦草垛、残缺的墙都倒映在皓白的月光里,天空在星月和雪的映衬下无比的干净,小村美得就如同一副油画,冰冷的美丽。

这样的感觉我在后来工作后一次哈尔滨差旅中突然重复产生,当时在动车上一首《再见,你那冰冷的美丽》随性呵成,一时在网路上盛传,一个城市一个乡村,同样的感觉。(文见公众号“历史消息”)


乡下的屋子里暖暖的,门缝里透出一条长长的光线,身影在院里雪地的光影里晃动,那是娘又在加旺炉火,又在烤干小屁孩和姐姐们潮湿的衣服,还要赶制来年春天爹、姐姐和我的千层底布鞋,如同歌词里唱的一样,“妈妈纳的千层底”在经历过的那一代人的心里是千万层的母爱,是满满美美的记忆。

娘就是这样的一个操劳勤快的人,60、70年代乡下的屋子总是土土的,土的墙、土的地,每次的打扫总是扫一簸箕的土夹杂着一些生活垃圾,小屁孩的我总是疑惑这样的打扫有没有意义,但娘总是如此重复的天天做,嘴里总不断的告诫我和姐姐们:“生活可以过得比别人家差,但人要活得整洁体面!”这样的话语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现在想想都让人崇敬,为什么娘能说出这样的话,毕竟四个孩子,吃饱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疑惑是后来了解娘的身世后才恍然明白,这段故事还是姥姥后来说给我听的,外公年轻时经营一个几十人的运输队,俗称马帮,姥姥说外公最多时有几十头骡马、几十套车,几十个人,甚至还有几杆枪,在周边几个省市拉货跑生意,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也算富贵人家,后来外公积劳成疾过世在生意的路上。如此想想娘自小也算是“富二代”了,只不过家道中落,过早的和姥姥和舅舅们承担了太多太多,骨头里就带有尊严的整洁和体面。我和姐姐们也具有娘一样的性格特质,坚毅不屈、整洁体面。


如今,当年的小屁孩已经不惑之年,还有了小屁(小女),看的出,小女也有这样的秉性,毕竟一脉相承。

乡下的童年是单纯和快乐的,一切的物品都可能成为玩具,一根木棍在小屁孩手里能耍出大圣的威风,一条长长的皮筋在姐姐的脚下能跳出百般的姿态。小孩不知大人苦累,只顾自己疯,无论是娘用旧布做成花书包,还是沙包玩具,总能让我们四个孩子争半天、疯半天,娘为此只能晚上在我们熟睡后再赶做几个,每人都有。

院里的槐花开了又落,屋檐下的燕子飞去又来,小村背后的复新河水枯了又涨。岁月在孩子们的顽皮中溜走,也在娘的眉宇和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娘的身体开始患病,被确诊的就是慢性胃病,从此家里厨房就多了单独的煎药的煲、单独的碗筷……娘怕传染我们。其实,胃病根本没有传染性。

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没有改变,这也是娘对子女的一种爱,让人痛又让人怜!


每次胃病发作,娘都若无其事的依旧劳作,只是常常拿手揉搓疼痛的位置,严重时就侧卧床头,于是我和姐姐过早的都学会做家务,其实是幼小时候就学会了面对和承担,也算替替娘,让她歇歇,那时候的我,经常被姥姥训斥娘有多不易,长大要孝顺,其实真不太理解,只知道要替替娘,娘太苦太累,以至于后来我和大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也是本着这样简单的初衷。

太多太多的记忆,模糊又清晰,夹杂着乡土的纯真和骨气;太多太多的故事,催泪又奋进,伴随我们做子女的不停歇打拚。很多人生的动力都是从小给我们树立的为善、勤奋、不屈的娘给予的,涓涓如细流,助我成长,教我做人!

娘的善良在小村是出了名的,自己再不易也乐于帮助别人,我的记忆里有无数次娘把流浪的乞丐叫进家里和我们一桌同吃,有时天晚就安排在家里的厨房让人住一晚,娘总说,外面天冷,谁都不易,不忍心。


如今,我与娘相见不多,几天一次的电话就是我最好的思念,我与姐弟有一个约定,无论是压力沉重时,还是心情不悦时,都不许让娘知道,不能让娘操心挂念,但谁都知母子同心,娘都能在电话那头感受到我们任何的心理异动和起伏,只不过不愿揭穿儿女的善意谎言罢了。

娘也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欠佳的身体也不适合异地长时间居住,所以我和姐姐也随她的愿,从不勉强她。每次的电话我都一再要娘多注意这注意那、照顾好自己。但电话那头娘声音的起伏都能让我知道她身体的好坏,好时声音清脆,坏时低沉,以至于后来身体病恙多后,一直都是气喘低沉的声音,但娘总说“没事没事,你们管好自己就好。”做娘的永远都是这句话,让儿女无语又直戳心窝,大骂自己无能不孝。

给娘寄钱是我最讨厌自己的表达孝顺的方式,无奈又必然。多少天下儿女如我一样,想念着娘又骂着自己。 

最近的一次见到娘是去年的春节,娘苍老了很多,看到娘的那一刻,我强忍住自己的眼泪,一身几种慢性病摧残着娘,这个当年贤惠、善良的农村女人如今已是残年老太,也折磨着我们子女心,如果有一种什么方法能换回娘的青春和健康,当儿的真的义无反顾。

四月初,大姐打来电话,娘住院了,严重。而我又马上全国会,没有办法立刻回去,只能不停的电话安顿,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娘趋于稳定,我也在担心中又一次大骂自己的不孝……期间有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谢过!

这一生我们做子女的欠这个叫“娘”的女人太多太多……


天寒地冻,挑灯缝补的,是娘!

春播秋收,日夜劳作的,是娘!

看着我满墙的奖状,开怀大笑的,是娘!

胃痛难忍,仍对我们嘘寒问暖的,是娘!

放学了,雨夜村头大树下,撑伞等待的,是娘!

上大学时,一路送到车站千叮咛万嘱咐的,是娘!

如今,娘老了,步履蹒跚,岁月蹉跎。

我们能做的很多……却又很少……

娘在,家在。

祝娘安康!

祝天下母亲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卧虎湾】马誉炜:森 叔●《赋闲随笔》之82
《追念双亲》李永吉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常文作品 | 娘
回家偶记:水土不服、养老和共享单车
那些年,那条老街,那个最爱的人
那些痛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