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暖爱入心,思念母亲

 文:聂红梅

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手中是丁立梅的散文集《暖爱》。第一辑中的二十余篇散文,写的是亲情,篇篇亲情深,句句暖人心。

徜徉书中,接收到的是文字里透出的一股阳光和暖意,内心好像焕发出另一种力量,如阳台上的芦荟在蓬勃生长!恰好,正午的阳光照进来,暖暖地披在身上,映射出此时的心情。


沉浸其中,眼眶里有湿润的感觉,心中填满对母亲的思念。思绪如柳絮一般,散开了,飘起来。

无意去雕刻什么,只是把记忆的闸门打开,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往事。泪眼中,回到了从前的日子,吃的、住的、穿的、用的,母亲的辛劳历历在目,母亲的叮咛声声在耳!

想起母亲做的饭菜,那是百吃不厌的味道!母亲做饭的手艺很好,因此在穷苦的日子里也吃得很开心。母亲烙的两面带油的油饼(她自己却舍不得吃);烙的韭菜合子、苋菜合子;用南瓜烧的手擀面叶汤;用各种青菜、海带做成的面筋汤;用青辣椒和酱拌在一起的“青椒酱”;用冬瓜和黄豆腌制的咸菜;用地锅闷米饭时舀出的米汁和留在锅底香脆的米锅巴,用豆芽和豆皮作馅的菜馍馍,用萝卜馅炸的丸子,用地锅烧菜时贴的满锅口感松软的锅饼;把发面多次揉搓,蒸出的特别香、特别劲道的馒头……


上初中和高中时住校,每次回家,母亲都为我炒我爱吃的鸡蛋酱咸菜,返校时再带上一瓶和室友们共享。母亲做的饭菜,是总也吃不够的!想起母亲养蚕时的情形。九十年代初期,全村种桑养蚕,一年养三季,春蚕、夏蚕和秋蚕,卖蚕茧成了村里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别人家一般养一到两张蚕,而我家却养了四到五张蚕,母亲的辛劳是别家的几倍。在蚕临结茧前,每天要摘好多的桑叶,还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好几天几乎通宵不眠。母亲那几年特别辛苦,就是靠养蚕的收入供我们求学读书。绿油油的桑田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只有养蚕人才能体会美景背后的艰辛。

 在路上,商场里,公交车上,看到像母亲身影的人,每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多看几眼。心里就会想,我的母亲如果还健在,那该有多好啊!尽管我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可还是常常感到我是没娘的孩子了,就像根草了!

如今只能在梦里和母亲甜蜜地相聚了。在梦里,看到母亲那双充满沧桑却无比温暖的手;在梦里,又听到母亲叫我乳名时柔软、亲切的声音;在梦里,看到我每次离开家时,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 


母亲在世时,记忆里我好像很少好好地拥抱过她,也从没有深情的说过一句:娘,我爱您,娘,我想您!其实,现在心里多想对她说呀!可是天堂里的母亲,您还能听到女儿的呼唤吗?

每次回老家,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闪现着母亲的身影,小院内外,每一处都有着母亲的气息。耳边依然萦绕着母亲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又快过年了,想母亲包的饺子,想母亲蒸的豆沙包,想母亲做的好吃的饭菜,想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的感觉。

母亲走了,过年时的“团圆”也就缺失了!但是,母亲给过的温暖和爱,永远都不会离开;母亲的好,永远留在儿女心里!是啊,又快过年了,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在用心地做着年前的准备,等待远方儿女的回归……


每个人年轻时,都想离开自己的父母,不知不觉就走出很远,与他们相隔千山万水。突然有一天,一回头会发现,无论多远,总有一根线相连!儿女就是父母放飞的风筝,而父母的手心里始终攥着那根线。

当父母变老,腿脚不再利索时,儿女总要飞回到他们身边。这时,儿女已经变成大人,父母却变成“孩子”。人生就是这样的轨迹,离开再回来,聚后再分开,经历了离别的苦累,才更体会重逢的喜悦。

家的味道就是爱的味道中最永恒的那一道,它是可见,可听,可嗅,可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扯也扯不断的爱,叫“血缘”。

老家是我们每个人最安稳的大后方,老家是永远可以安然甜睡的温馨港湾,通往老家的路,无论春夏秋冬都是那么温暖如初。  


书香阵阵,爱意浓浓,暖流缓缓。耳边飘来一首歌:“梦里的笑容,是我生命中的寄托,就像是怀抱大地的河流。梦是无限的感恩,爱是永远的笑容,日复一日,写着天长和地久”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树前面是我家
桑葚与蚕
韩益飞的人工饲料养蚕梦
你家还养蚕吗?
蚕释人生
八月,突然想起他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