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草堂

文:严先云

一场雪悄然而落,一夜之间覆盖了世界,推开门的刹那,房屋披上了白色的毛毯,道路盖上一层白色的被子,那曾是干枯的树枝擎着一个个白色的枝条,一夜之间,世界变了样子,白花花地,纯净的冷。

老侄媳妇一向都是早起的鸟,带着她的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我拿起铁锹冲进雪地里。

“二奶奶哭,三奶奶笑,四奶奶来时骑大马,三奶奶来时坐花桥,二奶奶来时挎着一个布包包。二爷爷哭,三爷爷笑,四爷爷穿西装,三爷爷穿长袍,哎呀呀,二爷爷娶亲耍酒疯,哭着闹着不拜堂。二奶奶麻,二奶奶矮,二奶奶不入二爷爷的眼,哎呀呀,二爷爷没钱,娶个又麻又矮的丑姑娘------”几个半拉大孩子孩看见我,一起起哄。

这原本是一个人家的故事,被人们编成了歌谣。从这首歌谣里,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是一点点提高的,娶媳妇的场面也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年代不同的潮流而改变。我老公是公婆的二儿子,我这个二奶奶时常被小字辈起哄。

“二奶奶不哭,二爷爷笑,二爷爷结婚不摆酒席不放炮,汽车一嘟噜,送你二爷二奶奶------”我手持铁锹,右一迈腿来个银环蹬步。

“送你云龙山转一圈。”我还没说完,侄媳妇笑着打断我。

“二奶奶能地。”大孙媳妇扔过来一个小雪球。

老侄媳妇一家十一口人,大人六口,里孙外孙五口,不大会把两个小雪人堆好,几个小人围着雪人蹦蹦跳跳。我把院子里水泥小路上的雪堆到菜园一角,雕琢出一个小人,红熟料做的帽子,围巾,胖乎乎,笑眯眯地望着远方。

“老二家的,堆这么好看的一个雪娃娃,是不是还想生个孩子。”五十多岁的梁思涵停下脚步嬉笑着说。

他身边跟着一条半人高的狼狗,他停住,狗用嘴拉他衣角。

“要是年轻十岁,我考虑。”我笑笑。

“你家老二------”

“要不让你老婆过来试一试。”老侄媳走过来。

这人和谁都喜欢闹,一张嘴吐不出象牙来,我还没出声,老侄媳妇接过话。

“泼妇,说你啦。”梁思涵笑着离侄媳妇远一步。

“泼妇专制你这张破嘴,没见你说过好听的话。”侄媳妇拳头论起来。

侄媳妇喜欢用拳头说话,梁思涵拔脚就跑,围着侄媳妇一大家人转,还一边喊:“憨子发飙,揍人啦。”

这都是他们平时闹惯的,孩子们也不阻拦,只有那狗儿初始对侄媳妇呲呲牙,一会儿看热闹似地瞧着两个人一个追一个跑,后来索性自己溜达去了。

平时大家一条路边住着,说也说得,闹也闹得,谁也不恼谁。说笑之间虽然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却能感受相处之间的和谐,一种温暖渲染着彼此的心里,邻居住着近,说着亲,住一起久了,能从对方眼中能读出喜悦和悲苦。


梁思涵的狗,引来不远处另一只狗,两只狗见面亲热地互相蹭蹭身子。

两只狗都是半人多高,路人看见远远站定,那只狗的主人,刚子也紧跟过来。

刚除了收种庄稼,年关,一般很少在家,生活是一副沉重的担子,依然压迫着他。孙子读书要钱,儿子想去城里买房要钱------六十多岁的人不肯闲下来,他以前是一个很好的瓦工,现在是一个很棒的小领工头。

“啥时候走。”他问二孙子。

他谈话直入他想说的主题。

“定了十三的车票。”二孙子把怀里撒娇的孩子,放到地上。

“你们赚大钱的人。”梁思涵逗够了,停下脚步。

“通通通。”侄媳妇不算完,撵上,连给他三拳,累地她只喘。

“赚啥大钱?给人当孙子一样的时候你没看见,现在干啥事不求人。”刚说。

“都不容易的,进货如果拿不准款式,不超前潮流一点,积压的货能把人拖穷。”二孙子说。

二孙子在广州与人合伙做的网上生意,往外批发鞋子,大都是年初订货。

说这些,梁思涵没话题,他一辈子没外出过,一门心思在庄稼地上转悠。每到春天,他张罗着承包一些土地,只秋季一茬,专种稻种。

“你几时走?”孙子问。

“过了初八就走,先去跟人家贴瓷砖,等那边工地开工我再过去。”

“你这领工头也不多歇几天。”

“闲着谁给钱,衬身子骨还硬朗,多赚一些,县城再给孩子买个房子。”

……

两个人说着,梁思涵听几句,转头和大孙子唠叨去了。

大孙子前些年买了一辆插秧机,承包了几十亩地。年前又办个私人驾校,他给他女儿报了名,两个人有话聊。

“你这老妖婆,一家人不让你都搅合散,你不甘心。”突然一个嗓门把人们的眼光都吸引过去。

一个院门里走出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太,后面跟着她五十多岁的儿媳妇。

“又惹着马蜂窝了。”侄媳妇说着领头往那跑。

老太太也不说话,出了院门沿着路往东走一段,一拐弯径直往后去了。

“你们说说,她说她头疼,我说我带着她去医院,她不让,非得嚷嚷让他儿子回来。他儿子昨天刚走,这不是找事吗?”儿媳妇两只手拍着,吐沫星子乱喷。

“消消气。”侄媳妇劝。

“不是我不孝顺,她是成心搅合你。我领着她去看,不行去县城医院查查,她不同意。我不亲,她闺女亲吧,让她闺女领着她去,她怕她闺女掏钱,我掏钱还不行吗?非得逼着我打电话,让她儿子回来。他回来还不是这样看,她一年不闹腾几回不算完,上次感冒逼着我让他儿子回来,打两天盐水没事了。

我们呢,来回路费我们扔两千多,真是去的地方近也好啊。”五十多岁的儿媳妇说着哭了,眼泪刷刷往下流。

“她老糊涂了,你给她一样。”有人劝。

“她年轻的时候就不是好鸟,动不动吆喝着让她儿子打我,这你们都知道的,幸亏她儿子不听她的,要不俺这个家早散了。”

“那是他娘,他有啥法子?”

“没有这么不省事的老太太,两个儿子,搅散一个,还不算完。她蝎子心,不把两家人都搅合散不算完。”儿媳妇不哭了,咬着牙根说。

“老二家的,你以前不再庄里住,你不知道,她家老太太老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这不好,那不好,等儿子火起来,又吆喝着儿子打媳妇。她儿子不在家,吆喝着她男人打儿媳妇,好好一家人被她拆搭散。现在他二儿子光棍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还不消停。”一个叫梅的女人贴着我的耳边说。

梅今年快六十岁了,她婆家姓王, 我平时喊她王婶。

“他打儿媳妇?”我惊讶。

“啥叫不是东西,这个大儿媳妇也没少挨。只是她个子大些,性子又烈,打就同他打。他男人还好,劝了媳妇,说老的,不然也被搅合散了。”

“她二儿媳妇,不争辩啊?”

“那个小媳妇人又小巴又瘦,人老实嘴巴又笨,有理也说不出,只气地掉眼泪。等着吧,那个老太太一定回家给老头装药,老头来这放。”

“你这个不要脸的泼妇,一次次欺负你婆婆, 她有病不让她儿子回来,还------”

果不然,梅话音不落,一老头气势汹汹而来,满嘴污言秽语。 

“两个老不死的东西,一个装药一个放,你年轻的时候打我,我都没怕过你,今天要是我怕了你,随你们的姓。”儿媳妇一见跳起来。

“我日你娘家的小闺女------”老头也蹦起来。

“你个老龟孙,看我不撕烂你这张骂人的嘴,揍死你,我用命抵着你,挨枪子我也得揍你。”儿媳妇往老头冲过去。

众人慌忙拉住,儿媳妇挣脱着往老头身上踢。老头年龄大,终是怕了,一个劲往后躲,不过嘴巴没闲着,手里还抓起一个木棍,趁势抽一下。

“你还嫌丢人丢得不够,来我嫂这闹腾。”他二儿子不知道从那回来,一身酒气,一声吼。

老头一看二儿子,吓得转脸就走,嘴也哑了,双腿蹦跶地也快,一会没影了。

“他活活能憋死我-----”儿媳妇气喘如牛,一张脸气地快变形了。

“我那个爹娘,看着儿子都变成光棍正好。你们说说,我这啥命也,托生这样的人家,大过年的,我回来屋里头没老婆,没孩子。”老头的二儿子瞪着眼睛。“呜呜呜呜-----”他抱着头蹲地上哭,像一头狼。

“都怨你糊涂,听你爹娘的,把一个好好的媳妇丢了。人家咋给你过,你也打,你爹也打。”他嫂子叹口气。

“呜呜呜呜呜,我想我媳妇,想我的孩子------”

“他一喝酒就哭,后悔晚了。他爹吆喝着让他离婚,说给他再找个好的。他有点本事,能赚钱,就是一味要媳妇孝顺。他媳妇熬不过,八年前带着孩子外面租房子住,他家老头老太太还不算完,说儿媳妇百般不是,硬是把两个人搅合散了。三年前他媳妇带着孩子嫁人了,孩子也不愿意理他。”梅子叹息。

“回屋去,别再这嚎了。”他嫂子拉他。

众人帮忙,把老二架回不远处他自己的屋。他嫂子给他拿来一个热水瓶,拿过一个杯子倒上水。

“我没醉,我爹娘咋那么不省事?”老二不哭了,坐在沙发上盯着一面墙。

墙上挂着他和媳妇孩子的全家照。


看他稳定,人们开始离开。

“摊上这样的爹娘,真没法。”

“不省事,有病孩子又不是不给看。”

“幸亏他大儿媳妇个子高,又有把子力气,能抗争一会子。”

“两个人自己有钱,有退休工资,好好过呗。孩子们都好好的不好吗?不知道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进水了,一段时间不闹出一点事情来不算完。”

“老二恼他爹娘恼心肺里去了,提起来就恨地没法。”

“多好的一个小媳妇,硬硬被搅合散。”

“这老二直肠子,人是好人,就一样,自己的爹娘在不好,不让媳妇说一句,现在后悔了。”

“前几天他去县城碰到他老婆孩子来,他喊孩子,孩子不理他,胳膊拽着别的男人喊爸爸,那个亲热。“

“怪不得这几天天天醉。”

“他爹娘一挑拨,他就打媳妇,孩子自小都怕他。”

------人们边走边说。

婚姻走到这一步很是悲哀,媳妇的好在分开后一点点显示出来,每每难过的时候,跑出去喝酒。人只一味孝顺,忽略媳妇的感受,也是不行的。

这世上有老不懂事,有少不懂事的,这对老人遭众口讨伐,看起来惹了众怒。

如果说村庄是一个个家庭组成的百草堂,人人是百草堂里的一株株草,情感是草籽也好,是一朵小花也好,是草堂里飞舞的蝴蝶也好,那么他二儿子的情感就是结了一粒苦果,那空荡荡的房子,即便再有新的血液输入,这苦随他怎么样想铲除,终究是一个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名短篇恐怖故事-2
散文||晒太阳【征文】
【小说阅读】(采莲)这个周末
民间故事 :最好的家教
爷爷,儿子和孙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矛盾真的是永恒的话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