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欢口朱庄村:我不想只在梦里见到你,所以,我来了!

大家都在看

延伸阅读,请点击下面蓝色字!

欢口肖埝村: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们总算看到了你真实的容颜!

欢口吴庄:有情有义乡村人,爱的暖流在这里交融……

欢口于口村:最本真的乡土气息,无可阻挡的扑面而来……

——————————————————————

图:红   艳

文:自留地

我第一次听说“朱庄”这个称呼,是从初中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同桌那里,他的名字叫朱文奇(其),当时他的父亲在赵庄中学教我们语文,高高的个子,人很谦和。因着他们父子,我知道了“朱庄”这个名字。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偶尔,在梦里,仍会浮现起那段单纯无暇的时光,也会想起朱庄的那个老同学。朱文奇,你现在还好吗?

今天,我终于可以大声说:朱庄啊,我不想只在梦里看到你,此刻,我—来—啦!!!



朱庄桥,现在看来,是如此的简陋,但过去,她却是村人出行的优选之路。

小桥在我的记忆里,只有模糊的影子。如今,小桥苍老得如同一头拉不动犁的老牛,但她依然最大限度的承载它的使命,让人们安全的从它身上走过、踏过、骑过、轧过。



身在农村,才知农村这个季节的悠闲。城市繁华喧嚷,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现实的尔谑我诈,流言蜚语,人心难测。在这里,你会看到真诚、友善、厚重,淳朴的笑容,你会听到来之灵魂深处,那早已被现实掩埋的真我的声音。




此行的向导,是大名鼎鼎的朱亚先生,大欢口的文艺工作者,想必大部分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曾代表欢口各区参赛,取得了不菲的战绩。



当然,前来朱庄,迎接我们的,除了热情的乡邻之外,少不了它。

还有它,一根栓在颈项上的绳子,早已被它缠绕的七零八落。看到有人路边,立马停止食草,静静地观望着我们。

在夏日的朱庄,它也是少不了的。特写下的小精灵,漂亮吧!?


这个,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的,居然还发现了一株如此漂亮的紫薇花。

月季,已经随处可见了,这里,镜头中就不再作过多的呈现。


还有,这个过去在天空中出现的奇怪东西,也是在朱庄东边的田地里拍摄的,有人能够解读吗?


勤劳淳朴的老父亲,在他柔和的表情里,慈祥一览无余。




摘花椒的奶奶。我在旁边给她老人家录了视频,她只顾埋头干活,浑然不觉。其实,在咱们乡村,这样的老人比比皆是,只要她们能动弹,都不会给自己的儿女添麻烦,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我相信有很多的人像我一样,离开了故土,在异地求生,而家乡的一草一木,田间小路,天蓝云淡,淳朴民风,夜晚满天的繁星,麦场里我们捉迷藏的麦草垛,秋天小院里的葵葵头,田埂上的野花,田间地头悠闲吃草的牛羊,路边参天的白杨树,都是我永远不能割舍的美好回忆。




隔代人的亲情溢于言表。




事实上,乡村的每一条小路,都能写出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上高中时,我最大的愿望,是自己中年的时候,能够拥有一辆铃木125摩托车,可如今再用目光仔细的审视它,却发现,一个人地追寻,常常会随着时光和环境的更迭而悄悄的改变,世易时移,人心易也。



在每个村庄,枣树是最有内容的树种,这里,所说的内容,并不是指果实的本身,而是年幼时,那些偷偷爬树偷枣搞怪的往事。




在朱庄的小路上行走,四周都是绿叶散发的醇香之气,在城市里,闻惯了汽油和柴油尾气的味道,到这里,你才会发现,老家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留恋和回归的地方。



上午,一个肖埝的网友说,其实,拍农村,人物有时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多拍些村间的小道,看到熟悉的家乡轮廓,对在外的游子来说,就很不错了。



信主的人家,都会贴上“爱”字的对联,用不同的方式来见证自己的信仰。





父亲在簸箕里,筛选那些糠秕,只把饱满的粮食留下来。



眼下,在老家,南瓜花和南瓜藤也成了好东西,在一些人家的餐桌上,已经司空见惯。





槐树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少,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今天,它们渐渐被人逼催,藏躲在院墙无人关注的角落。



差点忘了,今天愚伯的自留地之所以能够探访朱庄村,是源于李文小哥的邀请。




李哥一团和气,为人低调,在欢口镇开了家牛肉板面大骨汤面馆。




这满满一大碗,才六块钱。价格实惠不说,那爽口的味道,简直就别提啦!



菜品更是色香味俱全。




手工水饺味美可口,也是店内的一大特色。也是欢口小镇的一大特色。




随便,也告知一下地址:幸福家园西加油站对过【牛肉板面大骨汤】

以上广告到此结束,让我们换一下思绪的频道,在朱庄村里游走,go on……






妇唱夫随,说真的,我最感动于这样的画面。乡村里,父母那一代,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海誓山盟的信誓旦旦,有的只是波澜不惊从从容容的一路陪伴。



记得,每年种丝瓜,母亲都会将一些留种,而晒干取出其中的种子之后,就用来作刷拂。





记忆中的东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就像旧挂历偶尔还想去翻翻,去寻找一下逝去岁月的记忆,和对经过往事的回味。而家乡的记忆,更是一壶陈年的老酒,醇香可口,总是有品不完的味道。




家乡的记忆,也是一幅永远不能描述完的心灵画卷,因为那里有我血脉相承的根,有生我养我的源,更有浓浓的乡情和记忆中的淡淡乡愁。纵然她已经伤痕累累,甚至是有些陈旧。






今天,当我在这篇文章之前,我端详着每张照片,在心里酝酿了足有数小时之久,不是因为思绪错乱没有了感触, 而是我觉得这样的一份久久的情所道出的浓浓的思念,不只是我等凡夫俗子用区区数千字能够撰写尽的,因为,情思难忘,亲情无价! 这仿佛是一场梦,梦醒了,竟发现身边的一切和梦境中截然不同。






这是一棵生长了多年的紫槐,它的果实充满了苦涩,但在年幼的时候,却常常不厌其烦地一层层拨开它的外衣和内衣,只为能吃到里面一层白膜一样的东西。不过,这个记忆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



摊晒杨叶的母亲。纵然家里一无所缺,母亲总是尽量的节约。





清清爽爽的人家。



干净的小巷。





对在外的人而言,老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每个年龄阶段,对家所要表达的心境,也是截然不同的。






思念,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但也是一个很迷人的过程。闲暇时,我会在心里慢慢地默念,祈祷故土的家人幸福平安。








我始终觉得,乡村在夏天才是至美的,它们的妆饰,都是纯天然,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故乡永存,因为,那里除了有与自己血脉相容的乡亲和祖辈外,还与这里的物象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她的模样,即使受到了岁月沧桑的洗礼和时光流逝的侵蚀,但在我的心中,却是历久弥坚。





老家,在我们的心里,已经固化成为一道无法褪色的风景,尘封为一个恒久的回忆。



农村的生活,是悠闲,闲静,踏实,美妙,纯真,美好的。就像一池清澈的坑水,在人不经意间缓缓流淌进心灵深处,净化、淡化身心上的红尘琐事。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所以为的故乡,常常寄托于几个固定不变的场景:被闲置的校舍,路上随意闲逛的乡邻,村落里那棵老树,或某处已被掩埋的那口老井。







这样的晾晒,是乡村的一个符号,简单的无以复加,却谁也无法拿走。







时过境迁,那个葡萄架依旧默然地屹立在那里,它开花结实,显示着爱疼的根据。







而关于人的场景,这样的和谐,才最温润人的目光。









故乡,也在不留痕迹的发生着嬗变,有一天,新农村建设来临,我们同样也会以复杂的姿态,来迎接村庄的新生。



爷爷,老就老了吧, 安详健康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




碴子里的柴禾,写着村庄浓浓的真意,至今,我还能想象出爷爷挎在肩头的样子,是那样的孔武有力。



少了小鸡们的骚扰,少了麻雀的嚼食,仙人掌们,也突破一切的苑囿,长势,势如破竹。



记忆中,老家的房前屋后,只要有一片小小的空地,勤劳的母亲们都会想办法把它变成“小菜园”,然后,用小木棒,四围圈上篱笆,防鸡防鸭的“破坏”。












【父母的陪伴,庭院的蔬菜。】岁月如梭,昔日我们曾唾手可得却被忽略的幸福,如今却渐渐变成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求,也许唯有珍惜,才能让这种幸福更长久。














这位老长辈的眼神里,透溢着刚毅。



九十多岁的老爷爷。






熟悉无比的田间小路。







































































春玉米,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乡村美少年。





大叔摘菜回来……







掩映在绿色中的老物件。







若故土的记忆,是风飞的纸鸢,那母亲便是手牵的线。若老屋、小道、老树,是记忆的留声机,那老家便是倒带的时光,随时随地可以念起,随性随手播放。








无比熟悉的小庭院。





一路花开。









稻田边拉呱。









当一阙阙欢喜的歌谣,带着诗情的愿望,重回故里,梦里的泥土芳香,总是不自觉,悄然无声,莅临面前,一幕幕,一段段,撞了满怀。












故土,记忆,纷扰一袭游子的月光,绿意窗前疯长的藤蔓,缠绕一厢情深款款。再次捻起一波波,一帘帘,走来,离去,都携着故土的五味去停泊,靠着记忆的风帆去靠岸。








满眼的记忆轨迹,默默陈藏,让其葱葱在深流的岁月里。












老屋,老树,稚气未脱的孩子,一张过去的CD,那是记忆中的歌声,那是纯真初见的模样,那是静静听歌,会泪花满脸的日月……




盛夏的农村,有一股非常醉人心魂的浓香。






对于土生土长的故乡,我总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结,我忆的,便是故乡的纯朴。那纯朴中透露出一种原始的美,这美里面充满故事,是迷人的。




岁月,记录着走过的一年又一年。把旧的日历珍藏在信笺,远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对乡邻们而言,秋季的玉米和水稻大丰收,就是他们最好的展望。



在这里,我要用我平生所学的文字,好好的描述我的故乡,即使文学尚浅。但我知道,此时不写我将会被喧闹繁华的生活一天一天的吞噬记忆而遗忘,遗忘心灵深处最渴望的生活,遗忘人性最根本的纯朴,遗忘生命中最向往的光芒……你好,我的朱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铭刻在心灵的图画
故土,记忆
故乡的老屋,深藏在记忆的乡愁里
【第三期征文第18篇】杨甲午||怀念故乡的河
乡愁何处是故土
梦里乡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