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县宋楼镇季庄村南孙楼:一块学校教育的沃土,一座恬静美丽的乡村


图文:程守忠

南孙楼村,是一座自然村,隶属于季庄行政村。路过村委会,走了进去。当时,这里是孙楼小学,孙楼联中撤销后,小学搬迁进去;小学为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偌大的院子阒然无声,在墙上贴出的值班村干部的栏目里,找到了我初三的同学——孙传杰的电话。打过去,他说自己正在苹果地里打药,就安排人陪同我进村走一走。


我没有直接去接头,而是骑到我的初三母校门口——如今的孙楼小学。学校还在,只是往日的痕迹荡然无存了。所幸的是,天还是那方天,地还是那块地,繁星纵变,而智慧永恒!


知识纵然不能改变全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山不过来,我过去啊。不学习,思想僵化,就是拥有金山银山,骨子里,你还是个土豪。学校是社会的圣地!


如果那株大槐树还健在的话,就长在学校主干道的尽头,楼前的花园里。大树参天,本身就是无言的沧桑和诗情画意的风景!


我初三班主任季新德老师的儿子、我的同学——季方圆,他是小学超市的老板;他的女儿季灿灿,是我在宋楼中学教过的学生。


我今天此行的领路人,孙楼村居民、植丰集团国家专利控释肥丰县宋楼总代理的老板——孙厚具先生。


孙先生的特写。


众鑫浴池也是他家的。


他带领我,首先来到孙厚波老师的家中。79年我在孙楼初中上学时,早晨我们开始跑操时,孙老师已经跑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我们收队,孙老师还在跑步。数九隆冬,孙老师上身就穿着一件白背心,头顶有蒸蒸白气溢出……
老旧的院子,愈发感到亲切。


墙跟前,应该是老师栽种的月季,正在盛开……


老师健康状况不好,难以入睡;今天睡熟了,就好好的睡一觉吧。学生看到您,已经满足了。老师已经九十多岁了,愿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师的院门也老了,哪能不老啊;但教育薪火相传,绵绵无期,这是老师您最欣慰的。


美丽的孙楼村,至今还是当年淳朴的模样。


土地不改深情在,书香氤氲四时新。


春华秋实,小路依旧;亲切,自然油然而生。


村里,通往果园的小桥,有点残损;修不好吧,不仅是为了美观,咱们更需要的是安全。


青碧的河水,伴着西电东送的高压线路,直入远方,就像这句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背光拍摄,自是另一番趣味。


农家少闲月,此时打药忙。


孙家稳大哥,已经拉满水,就要出发了,目的地是家里的果园。我的同学孙家岭,也在打药吗?多年不见了,问候老同学。


亲切的小巷,充满温情。


小狗有点怯生,也是一道风景。


我的物理老师——孙厚征先生,老师已经八十多岁了,我把我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深处》送给他。一侧,是我白发苍苍的师母。79年,我在孙楼初中读初三,班主任季新德老师,也是我的数学老师、地理老师、生物老师;孙老师还教我们的体育,好高的跳高横杆,老师轻轻一跃,就跳过去了;化学老师郭振家先生;语文老师苏先国先生,据说辞世十年了。当时,学校有两个初三班,大批的学生考入高中。我、李学志、孙爱丽、王由东、陈玉荣、王为标、刘传福、李大林、季亚东、李影彬、高伟、季传斌等几十人,考入高中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道逶迤,生生不息;犹如此巷,自有天地。


不需要多远,走一走,心就醉了。


老家,就是这样简约、可人。


菜籽收获,榨出油脂,纯绿色食用油;炸小鱼、酥藕夹,那是一个妙啊!


大门含“春”,支起的“太阳雨”;红灯笼在天,一杆叉子在地。


打场,多么熟悉的情形,麦子是轧不上了,咱们用联合收割机;就拿打菜籽过一过瘾吧!


简约、明了,是老家的风格。


村西,有小河潺潺流过。


小河西侧的新居。


小河东侧的便道,富有诗意。


老家的花卉,个个精神。


推窗见花,花香袭人。


真正的“出门见喜”!


天下有屋,树上有果,地上有菜!


烂漫的蜀葵花!


看了非常面熟。突然想起来了,1979年给我们做饭吃的孙家兴大哥。四十年前,年轻力壮的大哥活力四射,平易近人,尽得师生的好评。


老哥今年七十又五,还是老当益壮,身后,是他的新居。


光影斑驳的小巷,写满村庄的歌谣,每天都在传唱。


想去找亦师亦友的孙传化老师,叙叙旧,孙老师不在家,下一次再来吧。


此处,不知是家宇哥的院子,还是春雷弟的?孙传化老师,一门出了四名教师,典型的书香门第啊。


窦桂荣老人,抱着她的重孙子;老人开心,孩子富态;四世同堂,最是难得,祝福送上。


人,站在画框了,就成了风景。


我的老同学——李学志家的老当院,他的公子才结了婚,喜字还在。


二哥家也没有人。


大嫂李学刚夫人,笑容可掬。


孙传增老师的庭院,学志、孙家岭、孙传杰,还是孙老师的女儿孙爱丽,我们都是孙楼初中的学生。


漂亮的民居。


恬静的小路。


水泥路的一旁是果树,一旁是二截楼和溢出香味的麦田。


咱们还能做麦田守望者吗?


老爷子不闲着,帮助打药。


孙楼小学门前的路上,停满了接孩子放学的电动三轮车。


放学的孩子,最有朝气。


依稀看到上着小学的我们。


当年教我们外语的李八一老师,当时李老师可是十八岁的年龄;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如今,李老师是孙楼小学的教师,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幸福,溢满我的全身。


当年,我们的教室都是平房。


吃饭,都在天地之间,没有餐厅。


这座教学楼下,就是我们当年读初三的教室。教室,中间开两扇门,左右有两扇较小窗户。最东边,就是我和季方圆、孙家岭、孙传杰所在的三(2)班,季老师的班主任;紧接着往西就是三(1)班,李克千老师的班主任,再往西,就是靠近主干道的教室办公室了,办公室西边的主干道上,偏西南一点,就是那棵遮天蔽日的大槐树,简直相当于马路中间一座小型的环岛。不过咱们的环岛是有生命的,绿叶婆娑,槐花飘香……


昔年,孙楼联中的教学楼;当时,我正在杨楼联中做教师。


孙楼联中和杨楼联中的教学楼,格局是一样的。两座超过二十多年的老楼,都还在,不久它们将消失了,能给它拍一拍照片,是我的荣幸。晚来者,你们的机会日渐减小。


当年,操场还是良田。


变迁的是世界,不变的是情感和记忆。


每一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质。


愿如今的孙楼小学,越办越好。


深情回眸……


1979年,我们宋楼镇渠坑带帽小学(虽然是小学,但是学校里有初中班)的几十名初二学生,到南孙楼农业中学(孙楼联中的前身)读初三。当时树大参天的洋槐树,而今消失了,但至今还是我们心目的图腾。当时教我们的老师,就是周边乡村的,以孙楼村居多。美丽的孙楼村,至今在我的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凡的选择 无怨的无悔[平坝县中小学巡回演讲材料]
我和二蛋岗【四】
丰县高姓村落
丰县的孩子
我的学校生涯
每天一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