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纪事:写给陷入昏迷中的老母亲

图文:程守忠

老母亲啊,老母亲!熬过了冰刀霜剑的考验,可是您还能倾听莺歌燕舞,欣赏花红柳绿吗?儿子我婆娑的泪眼里,尽是您终生忙碌的身影。

今天儿子还能抚摸您枯瘦的老手,端详您昏迷枯槁的脸颊,明天咱们母子就可能天各一方、阴阳相隔了。儿子肝胆俱裂、痛彻心肺!儿子无能,无计可施,只能写一点文字。
        

母亲今年七十又七,两个月前,还能拄着拐杖走一小段距离。前些日子,我的鼓励搀扶还能让老母亲下得床来在室内活动活动。而今天老母亲已经陷入昏迷只能卧床。

双亲育我弟兄三人。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终日劳累。母亲年轻时,就患过一次病:胃痉挛。父亲天南海北寻医问药,终于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得到“乌明散”。

治好了母亲的病。从此高大健壮的母亲就一直劳作。即便今天处在昏迷状态,双手依然不停的做着穿针引线的动作。大表姐从西安回来看我的老母亲(她的亲姑娘),仍然说起了尘封多年的记忆。

大表姐没有出嫁前,最好到我家走亲戚,最喜欢是秋天收完结果的时候。当时年轻的我母亲必定于清明前后用抱窝的老母鸡孵几窝小鸡崽,然后就是天天早晨把几笼子鸡送到田间地头(每一笼鸡都有一只肥硕的老母鸡领着一大群小鸡雏)去打野,傍晚再用板车拉回来。

母亲最怕的是夏天的暴雨。只要一起暴雨,母亲就急速的跑向地里,慢一会小鸡就会被淋死,因为老母鸡不能把所有的小鸡拢到羽翼下。母亲最讨厌幼小的我跟她的脚去抢救小鸡们,母亲既要把几群鸡归拢点数,还怕暴风雨把我淋病,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往往是用旧衣服或者蓑衣盖好鸡笼子,把我搂在她的腰身下,母亲躬下腰替我遮风挡雨。秋天收完结果,几十只小鸡雏都长成半大鸡时,我的大表姐就要到我家来了。大表姐最愿意坐在大门外一边纳鞋底,一边微笑着时不时的瞅一眼成群觅食的半大鸡(当时我家在村外,紧靠着现在称为254省道,当时还是一条名不经转的砂石路)。

假如几只半大鸡鸡到马路另一边去觅食,大汽车轰隆隆的开过来,几只鸡就惊慌失措的想横穿马路回到离我家近的一旁,到底是半大鸡没有老母鸡的生活经验,丧身车轮下的情况常常出现;老母鸡因为久经沙场,即使一大队大汽车编着队开过来,它们依旧低头觅食熟视无睹。

被车轮碾压过的半大鸡不好吃,因为鲜嫩的童子鸡已经被车轮摧残的骨酥肉烂几乎成了豆腐渣,尖锐的碎骨头会刺破划伤口腔舌头。

被车头车身撞死的小鸡可是美味佳肴啊!撞死的嫩鸡已经淌净了鸡血,天然删除了腥膻味,只需开水冲泡,拔毛开膛,洗净、剁块、下锅翻炒,等鸡肉微黄,把切成丝状或者块状的辣椒下锅,猛火急炒,美味绝伦的辣子鸡可以品尝了。大表姐牵着她老迈姑姑的手动情地说:“姑姑啊,侄女还想吃你炒的辣子鸡哪!”我母亲只是茫然的看着大表姐。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父亲的勤劳、母亲的巧手让我们兄弟三人健康茁壮的成长。父亲的自留地在十里八村是著名的,每一个收获的季节都能赚取一笔钱贴补家用。以至后来,我家的自留地就是大家的晴雨表——我父亲种啥,大家都跟着种啥,保证会赚钱。贫瘠的岁月,母亲总能安然祥和的度过。上个世纪70年代,苏北的主粮是红薯或者是红薯片。

一般的家庭,早饭就是红薯糊涂:把红薯剁成块,也有用整块的,放在大锅里煮熟后,再用黑乎乎的红薯片面勾芡。一家人喝糊涂,吃红薯,就咸菜疙瘩。我母亲一定把红薯刮掉皮剁成小块下锅,省柴火、糊涂的口感也好于不去皮的红薯糊涂。母亲把大块的红薯去皮切成丝炝成菜,或者母亲早早起来去田野采集野菜做红薯面菜窝窝。母亲烧火时,一定在灶膛煨几块生红薯。改一改方式或者口味毕竟会给生活增加一点亮色。

午饭,母亲的面鱼子做得最好。把水烧开,把和好的较为绵软红薯面用一个中间用许多小洞的工具把面漏到开水里,一小截、一小截的面鱼子(与现在的蛙鱼相似)等漂起来就用笊篱打出来,佐以蒜泥或者辣椒酱也能哄个肚儿圆。

晚饭母亲做得最多的是萝卜缨子或者小青菜(也用大白菜或者马齿苋等各种能吃的野菜)炒豆饼块,锅沿上贴红薯面饼。在我的记忆里,现在的地锅鸡、鲫鱼喝饼也不如野菜荟豆饼块好吃!只是我的母亲再也不能亲手做了。

我的三年高中生活,完全仰仗父亲烧鏊子、母亲擀烙饼坚持下来的。多么温暖的时光啊!周末回到家,父母亲已经支好鏊子和好面开始做烙饼了。

薄如蝉翼的面皮在母亲的擀面杖边上下翻飞,父亲的鏊子已经烧热,鏊子下麦秸火映红了父亲微笑的脸颊。母亲把擀好的面皮搭到鏊子上,父亲娴熟的用翻馍坯子(把一根较长劈开的竹竿削薄,并且削尖一端,一端做成把手)一个翻正,一张充满小麦醇香的烙饼就真正的新鲜出炉了。

等所有的烙饼都做好了,母亲就把烙饼搬上案板,一张放在底下,放油、撒盐、点花椒面,当然有时候也磕一个鸡蛋,把内容摊匀,上面再盖上一张饼,重新上热鏊子。父亲反正面炕好了,就把两张饼叠三叠后放进馍筐里,一盒子油擦烙饼就做好了。拿刀从中间切开,美味的油擦烙饼就姣好的静默在那里了。父母亲每一周都烙30多盒子油擦饼让我带进学校。亲娘啊,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我娶妻生子后,只要一回老家,油擦饼、葱花饼,父母亲仍然照做不误。我爱吃,我儿子也爱吃。我和我儿子无非就是告诉老人家,家里做的饼太好了。热着吃,唇齿生香;凉了就用开水一泡,润心润肺。双亲牢记小辈的话,我羞愧啊,我为我的双亲做了什么?

老母亲啊,你坚持住啊,明天娘俩再唠唠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忆老家灵璧烙饼(单饼)
老母亲用自家种的韭菜给我擀韭菜饼,看母亲擀饼,盼着吃韭菜饼的画面让我仿佛又回到童年那烧鏊子烙饼的年代...
鏊字
马宋饼
高密有种美食,叫拤饼!
乡下饼说在北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