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记忆:磨剪子来,锵菜刀!

文:清荷

图:来自网络

“磨剪子来,锵菜刀”,看着老公笨拙地在磨刀石上帮我磨剪刀,我不由自主地喊出了这种悠长的吆喝声。小时候庄上溜乡的生意人也一个个的在眼前浮现。

那时庄上的人都是指着二亩坷垃头子过日子,为了谋生,出现了一些手艺人,他们凭自己手艺,溜乡串村,添补生活,庄上每天都会传来这些人的吆喝声。于是,有需要的村人便走出家门,喊一声xx的,别慌走!或者看着已走得很远的手艺人,对站在路边的人:xx他大娘,喊一声那个溜乡的人,到俺这边来。

通常情况下,往往是那溜乡的人在谁家门口一停,不一会儿,村里便围上来一群,有凑生意的,也有凑热闹的。其实也真的是热闹,大部分都是溜熟乡的生意人,讲讲价钱,开个玩笑,拉拉他沿途听到的奇闻趣事。

有时,相同手艺的溜乡人因为经常碰头碰脸,也混熟了,彼此之间互相扯皮:谁叫你来这庄上溜的?我不来,你也不能来!对方也不甘示弱,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我来,我就来啦,碍你啥事呀?哈哈!嘻嘻哈哈中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

每次想起这声吆喝,眼前便浮现出一位圣诞老人似的慈眉善目的老翁,只是他的身体有点儿瘦小。老翁右肩上扛着个长凳子,凳子的一端吊着一个盛水的小油漆桶,另一边绑着个手摇砂轮机,左肩上挎着一个帆布包。边走边吆喝着“磨剪子来,锵菜刀”。

洪亮的吆喝声中,引来了拿着菜刀,掂着剪子的婶子大娘们:"给俺看看,这剪子咋不好使来?”"咋剪不齐了?”"我这把菜刀也不快啦!切菜跟个老妈子牙样"……在她们你一言我一语中,老翁放下长凳,掏出磨刀石,嘴里不停地应着:"来来来,拿过来我看看,我看看…”"噢,卷印啦!” “噢,咬口啦!”经过老翁看似随意的打磨,敲打几下,又快又灵便的菜刀,剪子便交到了婶子大娘手中。

老人还不住的交待:"剪子千万不能摔,剪厚点的布料用中间的剪,剪薄布时用剪子尖剪”……

这些生意人当中,有一个溜乡剔头的,他先天残疾,有点结巴。文明的说法是他有点口吃。可我们乡下老百姓称这种人叫结巴子,其实丝亳没有贬低他的意思。据这个剔头的结巴子说,一天他去赶集,在一家粥铺喝粥,卖粥老板问他泡油条不?尽管馋得要命,可他想到家中那五个孩子,咽了咽唾沫说:"泡,泡一一泡不起,不一一不泡啦”!

谁知在他结巴着说出了第一个"泡"字时,会做生意的老板三拽两撕两根油条给泡上了。咋办?结果,他不得不用筷子把那些一段一段捞出,用纸包好留给孩子们。紧接着他结巴着嘴:你一一你们说,他一一他咋一一咋能能能会做生意唉?!听,多好的开脱。

这个剔头的结巴子的手艺特别好,尤其是给小孩子剔头,常常在他的哄骗下,再难哄的小孩也在他手中的推子"咔嚓咔嚓”下,头向前伸着任他一下一下地把头推好。也有娇养的小孩子,脑袋后面给留着个"八岁毛”,只要一调皮,大人们便会吓唬他:再怪,让结巴子给你剔掉你的小尾巴。往往这句话最管用,因为小孩子都知道脑袋后面那个东西,是留着给姥娘家要个大绵羊的。

“扎簸箕,扎箢子",这种吆喝声大多出自一些中壮年之口,他们骑着洋车子走街串巷,洋车子屁股上挂满了簸箕和杬子,还有扎簸箕的线绳牛筋条和竹篾条,簸箕舌头。光洁的簸箕柳经牛筋绳纬过的花纹,总令我想象着白花花的肥胖的花生,被他们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这里说的杬子是用簸箕柳编织的,可以盛放东西的一种圆形物件。

不听人吆喝,只听"梆梆,梆梆”的敲击声,还有钻入鼻孔的芝麻香气,我们便知道卖香油的进村啦!这时早有捧着半瓢芝麻的老奶奶,端着一茶缸芝麻的小媳妇站在路边等着啦!我们也会唱着:“卖油的,梆,梆,梆,您娘没在这庄上",围在他身边,吸溜着香气,凑个热闹。

每年麦忙前是打铁师傅最忙的时间,这家打把铲,那家襂襂镢头,这家铁锨见见火,那家钗子接个铁把,还有打把大铡刀的(喂牛铡草)……这时邻近庄上的听到"当、当"的锤子声,也送来了″生意"。这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打铁师傅虽然辛苦,心里却是高兴。


这是一种体力活,也是眼力活,拉风箱的要会烧火,掌锅的要懂得火候,敲打时要均匀使力,而且两人的频率要相同。所以这种手艺既要有眼力,技术,又要有那个力膀头。看着光着膀子的师傅抡着大锤你一下,我一下″哐当,哐当’,汗流浃背,我总在想,若没李逵式的虎背熊腰,哪怕你使出浑身解数,也打不好工具的。

还有一种吆喝叫:"侷缸侷盆”的。干这种生意的,不需要有多少体力,几个巴侷子,一点石灰膏,或者剪块牙膏皮,这里摸摸,那里敲敲,裂缝的砂盆便又“完好无损”了。这也是一种小本生意。

最没有技术的是那些卖货郎,卖货郎开始是用肩挑着,后来用平车推着。每到一村,手里的嗬郎鼓“嘭嘭嘭″一响,我们小孩子便会围着看着,有女孩子扎头的各种颜色的皮筋,毛线,男孩子的"刀子子″糖精",~有时我们也会偷家人的破布卷换砂糖吃。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乡村里这些生意也早已经没有了市场。"卖麦,卖棒子—"“拿旧手机换盆换碗”等的吆喝,给安静的村庄平添了几分热闹。昔日的让我留恋,现实中增添了美好,将来的更令我神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乡俗乡事:乡村能工巧匠和行话行规|衡墩壮
“磨剪子嘞,戗菜刀~”百年的吆喝即将消逝
磨剪子嘞 戗菜刀——正在消失的“声音”
陈荐贤||磨剪子嘞^^戗菜刀
磨剪子镪菜刀
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