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奶奶和她的歌谣

文:赵忠云

图:来自网络

我小时候跟奶奶睡一床。奶奶一起床就叫我哼歌谣:“鸡格格,天明了,哥哥姐姐上学了,爷爷起来喂牛了,奶奶起来洗衣裳,几步走到井台旁......”

听父亲讲,奶奶年轻时是个才女,八岁就会背许多歌谣,三岁会唱:“一颗星,两颗星,挂油瓶;油瓶破,两半个;猪打柴,猫烧锅,兔子洗手捏窝窝......”

奶奶虽没正式上过一天学,但也识了一些字,那时她偷偷站在临近她家学校的教室门外学来的。

奶奶说,她的歌谣一部分是我老姥娘教的,一部分是跟别人学的,也有她自己学着编的。

奶奶有吸烟的嗜好,想教我歌谣时,就叫我用火柴给她点烟。烟袋杆子长,我伸长胳膊才能够着。点着后,她猛吸一口就教我学唱歌谣。比如:“小烟袋,一扎长,突噜突噜到瓦房,瓦房有个卖烟的,突噜突噜到山里......”唱的时候,还有手势表情。

有时候碰到什么情景,她能会即兴随编随唱。一天早晨,天很冷,奶奶要我戴帽子,我就不戴。这时门口一只老母鸡要找窝泛蛋,“咯咯咯”地叫个不停。接下来她唱道:“老母鸡,咯咯叫,笑我孙子不戴帽;我问母鸡为啥戴,母鸡说,防止受凉得感冒。”唱得我不好意思地赶快把帽子戴了起来。

还有一次,几个人正在拉呱,小叔怀里的孩子要尿尿,奶奶就指着孩子的开裆裤说开了:“小鸡儿,出水来,一股股儿向外排。咋不出?咋不排?你这调皮的小乖乖!”顺手触摸一下孩子的小鸡儿,那小家伙猛地刺出一股热尿来,尿了奶奶一手,惹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奶奶的思想很前卫。淮海战役时为了表达对子弟兵的热爱和崇敬,她编了一首《上南山》歌谣:“一二三,上南山,割荆条,编筐篮。有啥用?盛柿干。俺家柿干大又甜,俺捡几筐最好的,献给解放军尝尝鲜。让他们奋勇向前冲,直把敌人消灭完!”

新中国成立后,奶奶兴奋地编出了歌颂工人、农民的歌谣:“工人哥,农民汉,甩开膀子加油干;为了建设新中国,永远冲在第一线,天大困难能克服,不怕劳累和流汗。”这首歌谣,当时还被县里印在传单上,进行广为宣传。

农村人说实话,不会弯弯绕。奶奶在国家困难时期的六十年代,竟编了一首不合时宜的歌谣,上边知道后受到了批判。从此以后,奶奶再也不编歌谣了,整天坐在家里不吱声,有人和她说话,她也懒得搭理,直到59岁时去世。

现在,我闲着无事帮女儿带孩子,有时也给小外孙说几句歌谣,而这些歌谣大都是奶奶早年教给我的,其中一首是:“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带洋刀;洋刀快,切白菜......”说着说着,我就想起了奶奶,她老人家如果能活到现在,肯定还能编唱出许多脍炙人口、歌颂人们新生活的许多歌谣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诗苑•特约】商野‖手摇纺车编织的歌谣——呈给天堂慈祥的奶奶
农村奶奶带孩子,孩子从床上掉下来了,不是送医院反而唱起了歌谣,往后孩子还让不让奶奶带?
刘晓东 | 奶奶的老母鸡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您可曾熟悉?
【传奇人生】一只特立独行的老母鸡
少年轶事 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