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丰县老家的芦苇

文:刘雯雯

图:来自网络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能看到芦苇的身影。洪涝、干旱、酷暑和寒冬都阻挡不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密密麻麻一片绿,风吹过,窸窸窣窣,婆婆娑娑,影影绰绰,像个村姑,不怎么起眼,很平凡也很朴素。但是芦苇浑身都是宝。

春天,春风把它唤醒,春雨把它滋润,沐浴在明媚春光里的芦苇,拔得节节高起来。像贪长的孩子,能听到咯嘣咯嘣地生长声。芦苇的芯,像那刚发芽的嫩柳,黄中带绿,绿中透黄,笔挺挺的,直冲云霄。

用力拔出来,皮层层包裹着芯,掂着很实在。慢慢踢掉里层的一圈又一圈,最后剩下的是最外层的那个空空的、细长的卷,像个小喇叭,这就是最天然的口哨了,它的音色不亚于同时代的柳笛。会把玩的吹起来声音悠扬、婉转,不时有河鸟过来驻足凝听,分不清到底是不是它的同伴在呼唤它。                       

芦苇丛是鸟儿们的乐园,是它们憩息、嬉戏、歌唱、筑巢和抱窝的地方。记得曾经学过一篇关于.《翠鸟》的课文,羽毛艳丽、嘴巴尖长、嗓音清脆的翠鸟,就喜欢停在苇杆上,用锐利的眼睛机警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一看到露出头的小鱼,双脚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震旦雅雀也喜欢生活在芦苇丛中,它们的鸟巢也是筑在芦苇上面(它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它的名字非常中国化,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这种鸟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震旦雅雀不仅叫声轻快悦耳而且有着高超的筑巢技巧。

每年4月,是它们的筑巢时节,它们会用嘴巴撕裂芦苇,取出其中的纤维,将其缠绕在几根芦苇上,这种纤维就是鸟巢的主要建材。然后铺上羽毛,就能哺育下一代了。我曾经在南方的芦苇丛边碰到一个鸟巢,是不是震旦雅雀就不得而知了。那鸟巢织得既精致又紧实,看来鸟儿们的确是能工巧匠,它们的建造技术不亚于人类呢!    

夏天,经过几场雷雨的洗礼,芦苇长得更是亭亭玉立、丰腴饱满、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了。清风徐来,一个个像那手持长矛、长戟的战士,英姿煞爽,整装待发。

南方人喜欢用苇叶包粽子,苇叶天然的清香渗入饭香里,两种香味揉合、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咬上一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来到南京后,我独钟爱粽子,尤其是自己采摘的新鲜的苇叶做成的蜜枣粽,可以说百吃不厌。粽子从古至今,大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主要的吴楚一代盛行。

我生在北方,北方人几乎没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可能也是因为北方以面食为主,以大米为辅食。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有小贩用自行车驮着小箱子,走街窜巷,遛乡叫卖着“热粽子,热粽子”,一声接着一声,直吸引着我们出来买它。

第一次见到那东西,很是稀奇,外形像北方的糖角子(发面做成的一种三角形的包子,里面的馅是糖做的),棱角分明,解开一圈圈包裹着的红线,白白嫩嫩的馅就露出来了,吃起来软软糯糯的,一股苇叶的清新游荡在唇齿之间,真是无上的美味啊!

后来课本中学习了屈原的故事,才发现几千年来,苇叶竟然背负了多么沉重的历史使命!

秋天,霜降过后,就到了收获芦苇的季节了。经过整个夏天的能量储备,芦苇长得更结实、更挺拔了。北方人开始用它打席了。像我们学过的成语“一席之地”、“席地而坐”和“管宁割席”,这里面的“席”是就是的苇席。

这么弱不禁风、柔软得不堪一击的芦苇,经过劳动人民的双手劳作变成了外形美观、花色繁多、结实耐用的苇席了。我听妈妈说她年轻时跟着姥姥学会了一些打席技巧,现在这个民间艺术行将消失。

她说白皮苇,杆高笔直,骨节小,皮薄色白,苇质柔韧是编织席子的上等原料。

从芦苇荡割回来的苇条,要先放在门前屋后的河里浸泡一天,到了傍晚把喝足水的潮润润的苇条,撂到墙边控会水,然后选择一个空旷的场地,用石磙开始碾压苇条了(石磙现在在农村很少见了,而那时不稀奇,我小时候还见过也玩过。石磙闲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喜欢推着石磙滚着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石磙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这是一个体力活,需要来回不停地推拉石磙,在苇条上滚动、碾压,直至苇条柔韧、劲软。

这是打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印象中没见过母亲打过席,因为等我记事时集市上不乏卖苇席的了,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了,不需要自己再动手做了。但我可以想象出当时那么年轻的母亲,19岁的年华,精力正是充沛的时候,鸡一打鸣,三四点钟便点上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打席了。

打席工序复杂又繁琐,绝对是门技术活。她用灵巧的手指,纵横交错着,一根压着一根,像织毛衣一样,织出一个个席花,最后再窝成狗牙边,等舅舅们起床上地干活时,一个席子就这样编好了。

每个环节,都投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每片苇席都编织得娴熟而精巧,不亚于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记忆中苇席在夏天可以直接铺在床上,当凉席用;还可以晾晒农作物,棉花,玉米和红薯之类的;还可以卷起来圈刚出生不久的小雏鸡,以防不良用心的狗、猫将它们叼走。

冬天时,芦花早已白茫茫一片了。芦花一般在夏末秋初盛开,花期一直持续到整个冬季。它们朴实得不能称为花,没有沁人的香气,没有娇艳的容颜,更没有蝶飞蜂舞,可是这阻止不了它们在寒风中展示自己的美。

“我若盛开,清风自来”,芦花就是这么自信,这么豪爽,这么百折不挠。在夕阳的余晖里,它们像被泼洒了一层金子,沧桑里自带唯美;又像一位饱经风霜、慈祥的老人,思考自己一生走过的路程。而在月光下,它们像被镀上了一层银色,朦胧中自带诗情画意。

水边的芦苇,一直是诗一样的存在,因此总是成为诗人们吟咏抒情的对象。“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首诗出自唐代司空曙的《江村即事》,表达了江村生活的恬静闲适和诗人无羁无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出自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江村景物生动得铺展开来,读来很有画面感。

又一篇“连素穗,翻秋气,细节疏茎任长吹。共作月中声,孤舟发乡思。”出自唐代耿湋的《芦花动》,诗人看到风中和月光下的芦花就泛起了乡愁,触景生情,芦花是媒介。刚说了芦花的文学之美,下面说说它的实用之美。

在北方,入冬后它被做成芦花鞋,以抵御严寒。我家乡人叫它“毛窝子”,我奶奶姥姥那辈人会制作,到我母亲这代已经濒临失传了。曹文轩在小说《青铜葵花》里这样描写它“毛茸茸的,像个鸟窝,又像只鸟”,比喻得特别贴切。

上世纪80年代的北方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最低的温度有零下十来度,没有炕也没有暖气,全靠身子骨硬抗。手工制作的棉花鞋已经抵御不了这么严酷的天气了,毛窝子开始发挥它的威力了。

毛窝子是用芦花编织的,紧实,不透风。一脚蹬进去,暖呼呼的,顿时感觉热量从脚底蔓延到了全身。毛窝子的底是用锯好的小木板做成的,隔绝从地面冒进来的凉气,有点像日本人的木屐,走起来咯噔咯噔响。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

我特别喜欢在下雪的时候穿上毛窝子,走在洁白的雪地上,把雪踩地咯吱咯吱响。停下来时,听听雪簌簌落地声音,看着雪花飞舞时的优美,再回头看看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像童话书上巨人的脚印。                                      

姥姥家是淤地,土壤肥沃,特别适合生长芦苇。走在田边,放眼望去,一片片芦苇荡,随风起舞,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浪逐着一浪,煞是壮观。芦苇间耳鬓厮磨,十分恩爱,那芦花就是芦苇爱情的结晶吧。

舅舅们在田里劳作累了,坐在田头上歇息,随手拔下一个芦苇芯,三下两下就把它变成一个碧绿的口哨,含在嘴巴里,一张一翕之间,轻快的旋律流淌起来,劳累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芦苇一点点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刺骨的寒风中,明明是形同枯槁的身影,春的脚步刚迈进来,它们就换了绿色的新装,生机勃勃;明明是一根根柔弱的芦苇,割回家经过姥姥和母亲的手就变成了一床床结实的席子。从他们与芦苇的朝夕相处中,更加了解了芦苇的性情,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坚韧又坚强。

小时候,舅舅们喜欢亲切地叫我“苇子”,一是因为我乳名“薇薇”,取“薇子”的谐音之意;二是因为希望我长大后像苇子一样朴实、有用。

当时年龄小,不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是别有一番用意啊!是对我多么质朴的期望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故乡的芦苇荡
水边芦苇,真美!
芦苇二
民俗物什之芦苇编:漫话席子(作者:许广洲)
毛窝子草鞋——一个时代的温暖记忆 图文/饶晓晖
飞花入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