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那些看电影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文:南丰后人

图:来自网络

今年疫情期间,各地影剧院纷纷关门歇业。然而,喜欢看电影的人们,照样可以宅在家里打开电视看电影。如此这般,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岁月里,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浙西农村,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以前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看电影真是一件难得而又奢侈的喜事。因而,我和广大农村人一样,对早期看过的电影记忆尤深。

记得第一次上县城看的电影是《卖花姑娘》,还是一部朝鲜进口的片子。那天,天还未亮,我们就从老家出发,赶到县城西门的电影院时,门口已是人山人海,好在那时的放电影是白天黑夜连轴转。

我们几个小青年冒着被城里人打骂的风险,搭起人梯拼命挤到了售票窗口,才买到了下午2点多钟的电影票。等到看完电影,好在乘坐到最后一班汽车回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和乡人们聊天之中,三句就有一句谈论电影中的“卖花姑娘”——是如何的漂亮、如何的贫寒、又如何的坚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一批批解禁的电影逐步在农村开始公映。

在我读中学时,有一回听说晚上在当地的军营的围墙里,要放映《渡江侦察记》电影,一听剧目就引得我们垂涎三尺。这个部队放映点,离我们学校只有两三里的路程,和我们班上一位同学正好隔壁。

从同学口中得知这个内部消息后,我们3个同学偷偷地溜出了校门,就在电影进入惊险的下半场时赶到了,好说歹说,终于让我们过了一把战争片的电影瘾。虽然第二天,老师叫我们几个写检讨,当线务班隔壁同学小兵问我,是不是后悔了?我们还一致认为值得,电影太好看了。

等我回家做农民的日子里,看电影的机会慢慢多了起来。方圆几十里范围如果某地要放电影,就成为我们最喜欢听到的消息。因为,老家周围的几个乡镇,三天两头都有赶集的时候,那时集市里是传递信息的最大平台。

每当碰到赶集的人回家,我们第一句话就会问:“这两天听说哪里晚上放电影吗?”一旦获得准确的放映地点,我们就盼望着太阳早点下山,或者希望生产队长能发发善心,早点让我们收工,我们自己也紧赶慢赶地抢着干农活。

有时候,想看电影的人连梳洗都没有时间,哪里还来得及吃晚饭。我也常常加入到“雄赳赳气昂昂”的看电影队伍。你可能不知道,有的放映地点往往离家十里之远。

那些年,赶场跟班看过的电影,好像有《春苗》、《奇袭》、《小花》、《红楼梦》等等。还记得在我的母校——常山县第四中学操场上看过一场电影。那个晚上,正片放映前,还增加了半小时的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和睦村》,其内容就是离母校3公里地的岭头村文明新风纪事。这让我们好好地骄傲了一阵子,毕竟家乡的事上电影啦。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电视在农村基本普及,宽屏、彩色、高音质、清画面的电视机也不稀奇。人们在家里电视中就可以看电影,而农村露天放电影却变得“珍贵”起来。

就在1999年,我的父亲80周岁,母亲刚好80虚岁。正月里,我在老家为两老举办了隆重“八十大寿”生日宴。酒席间,不知道是谁提的动议:应该放一场电影给大家看看。

果然,那一晚,屋里,杯盏交错,猜拳喝彩不断;屋外的坪地上,由我几个姐姐出钱请来了一场电影——越剧《五女拜寿》,坪地里挤满了父老乡亲和来喝酒的亲友。后来见大家意犹未尽,还加演了一场喜剧片。

岁月如梭,如今城乡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电影的篇目内容琳琅满目,但人们对放映的场地、电影品质的个性化追求也越来越高,祝愿,我国的电影事业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绿苑||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外一篇)
亲人们卷一奶奶
散文:乡村电影
聂学运作品丨拾葡萄&看电影
农村60后回忆童年:村子里放电影奔走相告,前面人太多就到背面看
打谷场上看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