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爷爷奶奶立下的吃饭规矩

文:徐知任

图:来自网络

我在外面工作多年,每当吃饭时,便想起爷爷奶奶立下的二十四字吃饭规矩:吃多少盛多少,不准剩饭剩菜,掉饭桌上的饭菜拾起来吃了。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这是爷爷奶奶立下的规矩。

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后来爷爷奶奶干脆请来本村的教书先生,把这个规矩用毛笔写成楷书,贴在家里饭厅。再后来用大玻璃压在饭桌上面。吃饭时大家围着,一坐下每个人便看到了饭规矩。

现在全家四世同堂,爷爷奶奶已是耄耋之年,吃饭规矩条幅仍在。过年全家大聚餐,爷爷奶奶还要再说上几遍:吃多少盛多少,千万别浪费。晚辈们都微笑着点头答应:是,好,绝不浪费。大家心里也挺感慨。

说起来爷爷奶奶一生故事很多。两位老人是同村人,爷爷年轻时勤劳忠厚,长得英俊魁梧,是地方上的美男子,奶奶模样一般,爷爷娶奶奶有点亏,但媒人给爷爷一说他愿意奶奶,因为都是同村的,相互了解,奶奶勤俭持家,心地善良。

那时大家的生活贫苦,奶奶经常自己不吃,也要打发要饭的老人。别人说:爷爷不娶奶奶的话,一定能娶个大美女。可爷爷的理论是:娶的是贤惠,不是娶的美颜,丑夫人丑夫人,夫人丑了有丑福。

爷爷奶奶成亲后,过日子干活多,生气拌嘴少。那时不兴计划生育,两位老人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两个闺女,“五男二女七亲家”,是大伙羡慕的幸福之家。

我父亲是老五,他常说:爷爷勤劳,奶奶节俭。爷爷夏天在地里锄地,他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早上和晚上天气凉快,要多干点,中午太阳毒辣能把除掉的草晒死,因此,爷爷去了田间绝不偷懒。

奶奶过日子更是好手,伺候大人照顾孩子,一天做好三顿饭,抽空还去地里帮爷爷干活,回家的路上还顺便挖点野菜野草,到家野菜做饭,野草喂牛。

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奶奶都是趁着好月光纺花织布到半夜。对子女的教育,老人总是以:严、俭、善,兄弟姊妹之间要大让小,小敬大,不能争吃争喝吵架斗嘴。吃饭时掉个饭粒也要拾起来吃了,为人要善良勤劳。

家里孩子多,自然生活拮据,爷爷奶奶俭字当头,孩子们虽然穿的不好,却没有一个穿的衣不裹体。大孩子的衣服不能穿了,改一改给小一点的穿,改到最后都不能穿了,奶奶也舍不得扔掉,把它剪成布块做鞋子。父辈们至今还保持着穿补丁衣服的习惯。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我对两位老人有很高的敬意,爷爷骑着老年代步车拉着奶奶到街上玩,在饭店里吃饭时,看到有人吃剩的半根油条、半块馍和半碗米饭,还有一些肉菜,两个老人收拾起来带回家,当作一顿晚餐吃了。

我父亲觉得不好意思,给老人说:以后别再拾这些东西了,人家看见笑话。爷爷一听火了:胡说八道,大家应该笑话那些乱扔饭菜的人,浪费粮食是犯罪。当年周总理都把掉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了,咱们老百姓都不节俭,十几亿人都浪费,国家这日子怎么过?个人家的日子怎么过?往后只要见到地上的半块馍也要拾起来,人不能吃回家喂鸡也不能浪费粮食。

一席话把父亲说的心服口服,仔细想想,现在老百姓虽然是小康生活,如果都铺张浪费,不懂节俭,随意抛撒食物必然有不好的后果。

我觉得,人再富有也要记住这二十四字的吃饭规矩: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饭剩菜,掉饭桌上的饭菜捡起来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两位老人的一日三餐吸引60万人围观:饭菜不只是裹腹,还用来传情
孩子放学后由谁接,反映出不少家庭“内幕”,明眼人一看就知
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能看出平时素质如何,坏毛病家长一定不要惯
谁会是带孩子最累的人?除了妈妈们,这个人最辛苦,而且还很辛酸
3岁孙子直呼其名,爷爷却很高兴,“隔辈亲”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学会5个“隔代育儿术”,宠爱不溺爱的爷爷奶奶,才能教好下一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