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文学家马益著及其作品简介

马益著,字锡明,一名梅溪,临朐县胡梅涧村人,清代民间文学家。

马益著赋性聪颖,十岁能属文,及长博学多问,兼学杂家艺事,无不精妙。乾隆四十五年(1780)岁贡。年迈八旬,日勤著作不辍,著作很多。

马益著出生在农民家庭,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在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没有上学的机会,对文化要求很低,能记简单的帐就心满意足了。马

益著正是从农民这种要求出发,写了《庄农日用杂字》,曾在山东及邻省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度成为广大农村村塾的启蒙读物,被农民誉为“庄户书”,一直流传在广大农村。

马益著大约活动在清雍正、乾隆年间,一生写了许多水平相当高的作品。但除了《庄农日用杂字》外,其他鲜为人知,有些传抄本也逐渐散失。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现对其作品作简要介绍。

一、马益著的作品

1.《四书声韵编》,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之字,按平、上、去、入四声,一一标出,使教师和学生在读这些书时,音韵确切无讹。

2.《诗韵撮要》,对作诗用韵之字,分门别类,按平仄详列而综合之,供作者在用韵方面有所遵循。3.《无牙诗解》,作者挑有代表性的自作诗24首,逐首加以疏解,详辨字音,细论章法,为初学作诗之门径。

4.《诗经篇什歌》,将《诗经》三百零五篇诗的篇什编成歌,帮助初学者了解《诗经》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5.《刘太和传》,系作者为清乾隆年间道士刘太和所作的传。文主记述而兼论议。文字流畅,词句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6.《庄农日用杂字》,是现在见到的唯一的刊行本。近年来先后由临县文化馆油印和在临朐县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上介绍过。此篇不仅介绍了农村生活知识,成为启蒙读物的识字课本,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7.《舌耕传》,以辛辣的文艺笔调,描写了当时社会教书先生的清贫和低下的社会地位。

8.《佐酒谐谈》,写一位富翁召集文、武、医、ト四位先生,饮酒联句、对诗的情况。

9.《庚戍水灾鼓儿词》,又称《水灾传》,将清雍正八年(1730)临朐发生大水灾的悄况,描写的淋漓尽致。

10.《子华使於齐全章鼓词》,根据《论语.雍也》中的一章而撰,写孔子怎样教育弟子。

11.《东郭记鼓词》,根据《孟子.离娄章句下》最后一章而写。作者借以讽刺时人削尖脑袋、投机钻营的可耻。

12.《蒲袜蒲扇歌》(一本“歌”字作“论”)是作者的一篇戏作,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蒲扇自述。一韵到底,滑稽诙谐,使人绝倒。

13.《串山东》,又称《山东串路》,虚设一个腿脚快的人,霎时之间,串遍了山东十府一百零八县。整篇诗作一韵到底,读之可以便人增长地理知识。

14.《世得集序》,此集以明宣德丁未状马愉的材料为重点,写马氏十几代有嘉言懿行的人的材料。作者将材料汇集成册,并亲自写了序言。

15.《梅溪游戏集》,原作大多已佚,只有其中的《宣和西征记》(又名《西征记》)流传下来。《宣和西征记》是一部牙牌游戏的图谱。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演兵”,由25支曲子组成;第二部分为“闯关封爵”,仅有两支曲子。《西征记》故事虽然简单,而人物却是不少,且那些人物名字其实是牙牌谱式的名称。马益著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牙牌游戏,与杂剧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变成了文人雅士用于自娱自乐的消遣技艺,令古今同好趣研雅玩不已。

二、马益著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马益著作品的思想性突出表现在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歌颂劳动人民,鞭挞封建统治阶级。他在《庄农日用杂字》一开始就写道:“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这在二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能把种田的农民提到这样高的地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庚戍水灾鼓儿词》的篇首有这样的诗:“弥天愁恨与谁诉,遥望君门万里赊”。意谓“君门”遥远,灾民有弥天愁恨无处申诉。该篇的唱词中还写道:“多亏了详报本章连牍奏,上达天聪动王。也不知国恩下逮遍不遍?听得说一两银子数着四钱粮”。这几句与其说是歌颂,倒不如说是讽刺。实际上,按照灾情严重程度,田粮不但应当百分之百的赦免,还应当给予救济。这几句唱词,与篇首的诗句遥相呼应,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朝延的极大不满。

马益著的作品深入浅出,曲折迭宕,雅俗共赏,有较强的艺术性。无论诗歌、鼓词还是散文,都能将复杂的事物情节,巧妙地寓于文艺作品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故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临朐续志》称其作品“皆行钞于世,脍炙人口”。

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同志,对马益著的《圧农日用杂字》非常赏识,曾写了题为《一种杂字》的文章,对其作了高度评价,并将其文章收在他的文集《北极星》一书中。

三、马益著进行创作的因素和条件

马益著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是明宣德丁未状元马愉的十一代孙,马氏家族代代都是读书人,家有不少藏书,使其有条件博览群书,所以知识渊博。又因天资聪颖,自幼受家庭熏陶,对其进行创作奠定了基础。最主要的一点是马益著怀才不遇而发愤创作。过去读书人有句信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马益著正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样,不能兼济天下,但又不愿独善其身,他要通过著述,抒发自己胸中的愤,并力求服务于社会。他写《庄农日用杂字》是为了让穷苦人学习识字,以便于学会记账。他写《四书声韵编》等四本书,是为了辅导教学。他写的文学作品,为活跃当时的农村文化生活起了一定作用。

(原作:冀历。马益著作品之15,为王守照增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农日用杂字
马益著《庄户日用杂字课本》
马益著轶闻趣事(三则)
庄农日用杂字,带图
《农村日用杂字》
日用杂字(清·马益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