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要写首赋格啰?(下)

如果将赋格与完全不同的音乐类型相互对比,比如古典交响曲,将发现对赋格内部的和声环境进行分析是一大难点:赋格中对于形式的关注比交响曲包含更多的主观性,并且赋格中对转调和声的安排并不遵循任何传统游戏规则或特定发展原则。赋格的主题可以且必须出现在具有鲜明对比的和声关注点序列中。只是这里的和声范畴不受任何规则支配,好比古典交响曲中主音与属音、男性角色与女性角色的两极。

结构上的两极总是趋于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于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交响曲的结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和声问题来轻易解决。人们注意到古典交响曲作品所关注的形式越来越与人们口中所说的“拖延战术”有关——尝试着建立有实质性的跨越,将对比段与呈现段相连。赋格写作则更多地在相对封闭的音乐范围内进行——它挖掘的是深度,而不是在宽度、跨度上做文章。赋格以极其浓烈的热情关注当下主题,而这种关注总在刻意放大、迫切地投入作品的每一根细小纤维。

于是乎,人们发现赋格从来就不是在规模上取胜,从不追求戏剧化的争执,或在音乐织体、或在音乐力度变化中讲究精心设计的转变,不会像古典交响曲作品那样呈现非常明确的结构。 相反,赋格总是在一定数量的半自治直线音型上作调整,以维持差不多恒定的密度。与古典交响曲的矫揉造作不同,赋格通过一系列手法使其织体呈现多样变化:比如在特定声部中放置意味深长的停顿,使用完全不可预知的轮廓线,暴力的、充满戏剧性的中断,或让悬而未决的主题残片营造出挥之不去的形象等等……

显然,赋格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是实现音列的不断运动。非静止的改建使赋格结构成为巴洛克艺术中诠释大胆,主题和声运行最完美的工具。随着概念对其他年代的渗透,赋格的确可以实现非凡的历史统一。非静止的运动与先前提到的保持恒定密度相结合,最终决定了赋格的形态。音乐在保持恒定状态,超前推进展开的过程中,每一个乐句、乐段都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面对问题有各自不同的忧虑;带着开放的心态接收一连串的解决方案,并想尽办法与作品中最根本的主题句式发生关联,并保持内在的连贯性。这种必要的解决过程决定了发展部的呈现形态。

所以,赋格的发展部与基本循环形式并不相同,它避免出现如贝多芬的奏鸣曲中的松弛感(主要出现在过渡段落)与积聚的紧张感(主要出现在转调部分)交替过于明显的状况。赋格常被要求围绕初始主题构思运行,在其基础上进行结构跳跃。此外,赋格还需要将初始的动机命题与副部主题概念相关联。如果赋格处理得恰到好处,那么这种关联绝不会在后续音乐行进过程中出现重复。换句话说,理想的赋格追求一种持续变化,这里的变奏与众不同,织体通过游荡的秩序串联。于是乎,赋格变奏留给人这样的印象:人们所要处理的这些主题概念归属于特别的、普世的音乐观,带着某种冷酷、自我关注以及数字化的精准性,涉及广泛而多样的对位选择。

在《你是要写首赋格啰?》这部作品中,开篇主题与主要的副部主题“不过,永远不要为了显得聪明而耍聪明”都设计成相对简单的动机链。单独来看,它们并不需要任何和声行进序列来支撑,取而代之的半音倾向通过节拍移位与一系列音的互换将主题素材聚拢起来。在开始写这首作品之前,当首次介入某个主要主题变型时,作者有必要意识到该作品中的结构强化需要提前考虑到即将到来的音乐走向,并遵循走向而作。

大多数赋格结构属于这类对主题的响应。在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大量的赋格选择在一串完全倒置的对位链中进行主题的首次呈现。当主题被听到时,音乐也相应地停留在高度紧张的位置。对位艺术的先觉条件是:作曲家需要具备构思“先验旋律”特性的能力,这些特性通过位移、倒装、逆行或者适时在呈现中进行节奏变型得以实现。在与初始主题联合过程中生发出崭新、却又完全和声化的外观轮廓。在这点上,巴赫比其他任何作曲家都表现得更为出色。

正是对于动机实验的迷恋,使怀抱赋格梦想的实践者们聚拢在一起,无需组织的他们展现着最虔诚的行会精神。行会里的每个人都带着天生的怀疑属性,如果缺乏经得起推敲的验证行规,他们会觉得不舒服。这些作曲家中大多数对那些耽于幻想的艺术家构想总有些不畅快,因为那些人总是宣称等待某种虚幻玄乎的灵感降临,为自己下一部作品注入灵魂。如果他们又恰好生在与追求浪漫、广泛认为浪漫是艺术最基础的构成的大时代(这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真实写照),那么生不逢时的人(比如雷格尔与米亚斯科夫斯基)一定能在赋格写作中找到安慰。可亲的赋格令他们远离时代的风潮冲击,在赋格中他们遵循着“逐个决策都必须经过认真审查”的原则,确保在写作中考虑周全,兼顾前后进程而不仅仅是解决当下问题。

与此同时,“赋格行会成员”还包括在“反对位”时代里,参与赋格文艺复兴运动并发展出有个性化特征的赋格的那些人(贝多芬或许是最好的例子),以及坚定地将赋格概念与其他形式结构焊接在一起的人。最后,该行会还有一些擅长以赋格方式进行写作的乐天派,他们是天生的赋格大师。他们所有思考方式的出发点都是从对位对话开始,对形式的持续性关注令他们(比如巴赫)总能对敌方——那些在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游戏规则——发动不屈不挠的有效反击。

由于调性体系及掌管音列的两极已经成为不定向和声理想的牺牲品,人们很难看清未来赋格的排列究竟会怎样,甚至不知道赋格是否还能继续存活。即便有某些大人物,比如已逝的保罗·欣德米特一生都用大胆、不同寻常的调性视角进行创作,滋养着古老的线性价值,却依然很难说赋格是否仅仅是不同于巴洛克复兴的一个侧面。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几个世纪以来赋格所呈现出的持久性足以证明:它所引发的概念与那些年轻的音乐艺术一样,对我们而言是永恒的。赋格伟大的魅力在于形式上的神秘数字谜团在音乐行进中逐个地被解开。处理形式为作曲家带来满足感,尤其当形式本身转化为诠释个体与主题关系时,这种满足感显得尤为强烈。

除此之外,赋格还能引发了一些原始的好奇心,让人们去揭示陈述与回答、挑战与应战、召唤与回声的关系。被弃之荒野的秘密牵引着自身的命运——它们是其创造性想象的回忆,早在很久之前便已埋下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让我们来读谱吧!——从乐谱中发现古典音乐的结构美
音乐体裁(musicalgenre)、复调音乐(polyphony)、交响曲(symphony)
贝多芬、巴赫之后的第三种音乐文化
从《第五交响曲》看马勒创作风格的转变
【干货】三分钟教你认识交响曲
浅析复调音乐中卡农与赋格的区别与联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