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谈中医不传之秘

——熊继柏《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讲座有感

 

中医附一特聘全国名老中医熊继柏教授为学术顾问,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今日,在附一多功能会议厅,举行了熊继柏教授的受聘仪式暨专题学术讲座,熊老主讲了《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这对我之前写的《中医不传之秘》,正好是一次证实和补充。

 

所以,这里再谈中医不传之秘,实际就是想借熊老的话简单说说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这同时也是中医和西医最根本的区别。

 

西医看病很简单,一个病人进来,首先询问病史,主诉是什么,有什么伴随症状,有什么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问完,简单做下体格检查,医生大概心里有个底了,然后就叫病人做化验、B超、X线、CTMRI,甚至血管造影、放射核素等,当然,这些也不是全做,有必要的让病人做。检查结果出来了,好,明确诊断,完了开点药。西医做事,不管是临床也好,研究也好,讲究凡事要有个依据。所以他们开药,一般都有个标准,什么诊疗规范啊,临床指南啊(不排除一些医生为了经济效益乱开药的可能)。一旦用了治疗患者病情没有好转,那西医就没有办法了。

 

中医治病不一样,为什么很多人说中医不科学,中医治病疗效不准确?因为中医没有一个定性规范在那里。我们有很多不理解中医的人,包括很多知名的专家教授,都在说中医需要一套诊疗规范,现在很多中医院校,包括中医的权威研究机构,也都在搞研究,想要制定出一套中医诊疗规范出来。前不久在湖南还召开了一个世界性的中医诊疗标准会议,说要把中医规范化。其实,大家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中医几千年的经验,出现了无数的流派,无数的学说,却从来没有制定过一个规范或者说是标准,为什么?因为中医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规范化或者是标准化治疗。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归根结底是个主观的过程。医师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这四个手段采集病史,这四个手段无疑都是主观的,不同的医生对于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古人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四句话说明了中医在诊疗的过程中,靠着四诊手段的高明程度,可以知道一位医生的水平。

 

这里我举个熊老治病的例子,说明中西医治病的不同。

 

某男,35岁,病发高热,曾在有“北协和,南湘雅”的湘雅医院治疗月余,高烧不退,可以考虑到的相关检查一个不漏全做过了,就是查不出原因,治疗无非就是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高烧就是不退。其父亲乃是湘雅医院教授,心知病情严重性,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经熟人介绍遂找熊老诊治。熊老只是问了几句:“发烧有没有规律性,上午烧些、下午烧些、还是晚上烧些?”答曰“下午烧些”。“还有什么不舒服?”“肚子胀痛”“大便如何?”“稀,每天34次”一看舌象,舌红苔黄腻;把脉,沉而滑数。病看完了,熊老随手起笔写下一处方7付,嘱咐一番,起身送客。病人父亲一向不信中医,看熊老三言两语便看完了病,很是怀疑,乃在背后对熟人说“熊某看病未免草率。”但估计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坚持服药7付,病情痊愈,后来该教授对熊老感激之至,竟在熊老诊室外面对熊老服服帖帖的鞠躬感谢。我们且不说西医如何对这个病情无效,倒是中医,为什么熊老三言两语便解决了这个所谓的疑难杂症?我在听讲座的当场就想到了熊老的治疗方法。这个病,在中医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发热的规律性——下午发热厉害些。这不是中医所说的“午后发热”吗?这个懂中医的很好理解,一般的病机是湿热内阻。再看看腹胀痛,大便稀,而且一天要拉34次,再结合舌脉,不是典型的湿热内阻吗?内阻在哪里?在肠腑。湿热内阻于肠,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所以叶天士说,要“荡而涤之”。这个和《伤寒论》里面的阳明腑实证又有不同,阳明腑实我们可以用三承气汤,但是这里我们不能用,因为他大便是稀的,以湿为主。所以熊老用了另外一个方——枳实导滞丸。7付药下去,病好了。这就是西医和中医治疗的不同。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辨证论治呢?有几点要注意。

 

首先,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想要在临床上信手拈来的开处方,首先要先背方。熊老对其学生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要先背熟500首方;其次是背熟经典。其实对于一名中医师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这里又讲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临床处方。我们中医看病,习惯说我给你开个方子试试,没有人会说给你开个药试试的,如果有,那他肯定不是地道的中医。正如我在前面讲过,现在的临床医师开处方,那不叫开方,叫开药。患者有什么症状,就给他用什么药,这点熊老特意点出了。我们背方剂,不是简单的背背方歌,而是要连同方剂的功效、主治、方药组成及其在方中的意义都要理解要熟悉。正像前辈说的“用药如用兵”,熊老更提出了“用方如用人”的说法。临床用方,首先要对该方有非常的熟悉,才能得心应手、方到病除。

 

其次,要有敏捷的思维模式,这里当然也包括了要懂得如何运用中医思维模式。正如我在前面所讲的,现在的医生看病,喜欢用西医的思维去指导中医。这里引用熊老的另外一个病例。

 

还是在湘雅医院的一位教授,主诉是出黑汗。在湘雅诊断为内分泌失调,治疗了很久,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找到熊老给他看病。熊老首先看舌脉。舌红苔薄少,脉细而数。然后问了一句:“白天出汗还是晚上出汗?”“白天出,晚上不出。”然后问,“手足心觉得热吗?”“热。”一摸,手足心是很热的。这就很明显了,阴虚自汗嘛。中医内科书里面,没有阴虚自汗一说,但是临床上有,这就需要临床思维的活跃。然后一想,黑汗,这个是特殊的。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病位在肾嘛。“(肾)在色为黑”。这就很明了了,肾阴虚导致的黑汗。处方知柏地黄汤,加了止汗的龙骨、牡蛎,既可滋阴,又可潜阳。患者服药一月以后,汗止,嫌中药太苦(黄柏是很苦的),便没再服药。在这期间,患者找了湘雅的几位专家,特意研究了熊老的处方,发现起止汗作用的只有两味药:牡蛎和龙骨。当然,这是用了西医的研究方法。后来患者病又患了,于是便找了那几位教授,说你们研究出了成果那就给我开个药吃吧。于是他们便开了龙骨40g,牡蛎40g,加了黄芪60g。说是此三味药均有止汗作用,就这样吃就行。结果可想而知,无效,患者便又找了熊老,证和前面一样,所以原方继服。一月后,痊愈,后来病情也没有再发了。

 

这个病案其实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中医光靠实验是研究不出什么结果的。因为中医的临床经验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临证,不断的应用,而不是实验室里面通过几个动物就可以解决的。同时,用西医的思维去思考中医,那也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这也是现代中医的一大通病,需要我们去努力的纠正。

 

辨证论治的关键在于哪里呢?用熊老的话“关键在于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这句话很重要,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中医辨证的方法有很多,总的有八纲辨证,其次有经络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总结出来,就是“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为什么这么说?还是举个实例。熊老曾经治疗一个脱发的患者。是个30多岁的男性患者,很有钱,是个银行行长。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因为现代的人啊,有钱,有地位,就难免有应酬,喝酒啊,大鱼大肉啊,山珍海味啊,什么都来,这违背了自然法则,也就是中医的养生之道。所以这个行长,他很年轻,但是来找熊老看病的时候,是由两个人扶着去的。当时那看上去像是个70岁病入膏肓的老人。熊老问他什么病,患者当时取下他的帽子(当时大热天的,患者戴着个帽子),指着光头说:“我就是脱发,有一年多了,找了很多医院看,就是看不好,请您给我看看。”“那你还有什么不舒服?”“还有就是拉肚子,少则一天5次,多则一天10把次。这个病我也看了很多,中医西医都看过,就是没有效,有十几年了,所以我也习惯了,您还是给我看脱发吧,拉肚子不管他。”熊老就说了:“这治头发,就好比给花盆浇水,如果花盆里面积不住水了,营养成分都留不住,你说,这花它能长吗?所以你这个病,得先把拉肚子治好,才能给你治脱发。”于是便先治腹泻。这个腹泻也很奇怪,患者说拉的大便是吃什么拉什么,不成形。这个一看就知道,是脾胃虚寒引起的。前面的医生经过了那么多的治疗,不用看病历也知道,无非是温中散寒止泻的一些药。其实这个内经里面把它叫做“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嘛。这是清阳不升啊,所以熊老用了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加了《伤寒论》的桃花汤。有人或许会有疑问,《伤寒论》不是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吗?是治疗便血啊,这里怎么可以用桃花汤呢?其实不然,桃花汤里面有三味药,赤石脂、干姜、粳米。这里既可以温里,又可以固涩止泻,当然可以用。结果患者服了一个月药,肚子不拉了,于是又回来,说要解决脱发的问题。熊老说还不行,要给你巩固一下,所以用了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这个时候加了一味药——鹿茸。为什么用它?古人说肾“其华在发”,肾气充盈,则毛发生长黑亮光泽。所以这里用了一味鹿茸补肾之要药,以资生发之源。三个月后,熊老在坐诊的时候有一位奇怪的人,进门就问你还认识我吗?结果谁也不认识,最后那人自己说了,才晓得原来就是前面这位光头的患者,此时头发已经长的很好,人也精神了,从一个70岁的病态老人变成了30几岁,谁会认识呢。

 

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一个脱发的患者,不是治脱发,而是通过治疗拉肚子治好了。西医有这个本事吗——没有。

 

所以,借用了熊老的很多话,也借用了他的病案,只是为了再一次证明我的观点——中医不传之秘在辨证。

转自:http://blog.mzsky.cc/u/26916/blog_64166

 

附: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本文原载于《中医研究》2008年第2期。
  摘要:介绍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总结了对自汗、盗汗、阴汗、手足心汗、黑汗及红汗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验案。

  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经》教学研究会委员。撰写医学著作十七部,在国内各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熊教授从医50年,始终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辨证施治,精于理法方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学习,受益匪浅。现择其辨治汗证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自汗
  患者,男,78岁,20060806初诊。诉畏风、自汗、潮热三者交替发作,伴疲乏、口干。诊见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为表虚兼营卫不和之自汗,予桂枝新加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方药组成:西洋参片10 g,黄芪30 g,炒白术10 g ,防风5 g ,桂枝5 g ,白芍15 g,炙甘草10 g,大枣6 g ,地骨皮15 g ,天花粉15 g ,生姜3片。服10剂后上症减轻,继服10剂而愈。
  按: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多由肺卫不固和营卫不和所致。肺卫不固以气虚为主,可见少气乏力,易感冒,舌淡,脉细弱等,兼阳虚者则有恶寒肢冷等症;营卫不和者可见汗出恶风,时寒时热,周身酸痛等症。熊教授治肺卫不固的自汗多以玉屏风散为基本方,气虚甚则加人参、炙甘草益气;阳虚则加附子温阳散寒;自汗甚则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以止汗敛阴。治营卫不和者以桂枝汤加减。

   盗汗
  患者,女,48岁,20050417初诊。诉近1月来时发潮热、盗汗、自汗,伴手足心热。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旺之盗汗,予当归六黄汤加三甲、地骨皮,方药组成:当归10 g,黄芪40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黄连3 g,黄柏8 g,黄芩10 g,知母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炒龟板30 g,地骨皮15 g。服10剂而愈。
  按:睡则汗出,醒则汗止为盗汗,多因阴虚所致。熊教授认为阴虚者多有内热火旺之象,故宜遵东垣之法,滋阴降火,用当归六黄汤。方中当归、二地滋阴养血,芩连清上焦之火,黄柏泻相火而坚阴,黄芪益气固表。若盗汗甚常加三甲(煅龙骨、煅牡蛎、炒龟板)以敛汗固摄,滋阴潜阳;骨蒸潮热者加知母、地骨皮、青蒿等滋阴除蒸。
  阳气虚者多自汗,阴虚者多盗汗,是一般规律,但正如《景岳全书o汗证》所言:"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因而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准确。

   局部汗出
  3 阴汗
  患者,男,40岁,20050622初诊。诉阴囊多汗,自觉口臭,时发口疮。诊见舌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肾经虚热兼脾胃伏火,予知柏地黄丸合泻黄散加减,方药组成:黄柏10 g,知母10 g,炒龟板30 g,熟地黄15 g,山药20 g,泽泻10 g,牡丹皮10 g,山茱萸15 g,茯苓15 g,栀子10 g,藿香10 g,防风6 g,生石膏20 g,甘草10 g10剂后口臭已消,口疮未发,阴汗显减,继服知柏地黄丸加龟板15剂而愈。
  按:熊教授认为阴汗以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为主症,多责之于肝肾。其中因肾阴虚热所致者居多,可以知柏地黄丸加减;若因肝经湿热所致,龙胆泻肝汤加减;亦有兼见腰膝冷痛,阳痿早泄,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为肾阳虚所致,宜用安肾丸加减。
  32手足心汗
  患者,男,25岁,20050904初诊。诉手足心自汗10余年,手汗尤甚,遇精神紧张则手掌出汗多如水洗,深为苦恼,兼见夜寐欠安。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桂枝龙牡汤加减:黄芪30 g,桂枝3 g,白芍10 g,炙甘草10 g,煅龙骨40 g,煅牡蛎40 g,炒龟板30 g,炒枣仁30 g,浮小麦30 g。服10剂后上症减轻,继服20剂而愈。
  按:手厥阴、手少阴、足少阴经循于手足心,与心、肾相关。患者以手足心汗多,手汗尤甚,兼夜寐不安,每遇精神紧张则加重为主症,为心之阳气不足所致。《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方用仲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调阴阳和营卫,龙骨牡蛎敛汗潜阳,更加炒龟板滋阴潜阳,浮小麦养心止汗,枣仁养心安神而敛汗,使心阳和而汗止神安。

   色汗
  41黑汗
  患者,女,20岁,20050715初诊。诉近半年来自汗,汗出色黑,以腋下、乳房及腹股沟为甚,伴手足心热。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予知柏地黄丸加三甲散,方药组成:熟地黄20g,淮山药15g,泽泻10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山茱萸10g,茯苓10g,黄柏10g,知母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炒龟板20g,地骨皮15g。服10剂而自汗减,黑色转淡,嘱继服15剂而愈。
  按:此患者自汗而手足心热,脉象细数,乃阴虚之象;然其汗色黑,《内经》云:"在藏为肾,在色为黑。"五色合五脏,黑色当属肾,故辨证为肾阴虚热,治当滋肾清热止汗,方选知柏地黄丸加三甲散。
  42红汗
  患者,女, 22岁,20060606初诊。诉长期口舌生疮,面颧部红肿,大便秘结,近1月来出现红汗,以腋下为甚。诊见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心火兼胃火。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栀子大黄汤加减,方药组成:水牛角片30g,生地黄30g,赤芍10g,牡丹皮15g,栀子10g,生大黄5g10剂,水煎服。
  20061004再诊,诉服上方10剂后红汗全止,口舌生疮亦未发,于是停药数月,近日红汗复作,但较前明显减轻,伴口舌生疮,面颧部略见红肿,喉中多痰,大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数。予泻黄散合泻心汤加减,方药组成:藿香15g,防风10g,栀子15g,黄连10g,黄芩15g,生大黄10g,黄柏15g,砂仁10g,甘草10g,熊胆粉15g,生石膏20g,浙贝母40g1剂,因患者畏药苦难食,故研末,装胶囊,服1月。
  服上方后电话告曰:红汗、口舌生疮,面颧红肿、大便秘均已消失,但手足心热,伴腰酸疼,小便黄,予知柏地黄丸加川牛膝、车前子合二至丸以善后。
  按:红汗,又名血汗。《素问o五藏生成》云:"诸血者,皆属于心。"《医宗必读》又云:"汗者心之液也。"因此,血汗与心关系密切。此患者长期舌疮,兼红汗,是心火亢盛之征;又因脾胃开窍于口,阳明经循行于面,故口疮,便秘,面颧发红是阳明火旺之象,治宜清心火泻胃火。唐容川《血证论o 卷三》针对汗血的治疗亦指出:"血者,心之液也……治法宜清心火……胃火亢甚,亦能汗血。"故选用犀角地黄汤清心凉血、清热解毒,栀子大黄汤泻阳明实热,则诸症皆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熊继柏教授辨治汗证的经验
经常出汗,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中医:从4个方面判断
黑汗案   熊继柏  肾阴虚
​自汗、盗汗用什么中成药
天这么冷你还会出这种汗?中医提醒你身体可能出问题了!
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