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挟江襟淮话姜堰(上)
姜堰河示意
里下河
运盐河起点茱萸湾
西溪海春轩塔
西溪石牌坊
汉运盐河畔
姜堰古戏台
单塘河出土良渚文化石器
姜堰出土宋代香熏
《吴陵野纪》中的姜堰
姜堰,今泰州市的一个区,与泰州本是一家,虽然历史上曾有过从属关系,但更多的是不分彼此,和睦相处,相濡以沫,手足情深。过去这里先后有过姜堰、罗塘、三水等名字,又有过罗塘港、姜堰镇、罗塘镇、姜堰镇坝、三水镇、泰县、姜堰市等称谓,最为人们熟悉的还是姜堰。
姜堰北郊的单塘河附近,有今泰州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在其东侧,又有天目山商周古城遗址。天目山古城,是春秋早期乃至西周晚期吴国向往中原、向北发展要道中的一座城堡,距今2700-3100年,是迄今江淮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城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呈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的长圆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有外城和内城两道。当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始在扬州蜀岗筑邗城的时候,东边的泰州天目山早就筑起了一座古城,其历史比邗城早200多年。
商周至西汉初期,可能由于天气原因,海平面波动较大,黄海的海水时进时退,天目山周围地势较泰州稍低,一部分先人,逐渐退让大海,向西来到今泰州海陵区安营扎寨,少数人仍留在原地,这大概就是公元前117年在今海陵区设置海陵县,同时在今姜堰境内发现几处汉墓的尘封往事。
姜堰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我国正史的典籍,是《宋史·河渠志》,曰:“绍兴四年(1134),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蒲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
泰州较早的明《(崇祯)泰州志》卷一,有三处提到姜堰:一是在“鱼行坝”与“溱潼坝”之间有“姜堰镇坝,州治东南四十五里”;二是在“太子港”与“清瓶港”后有“罗塘港,州治东四十五里”;三是在西溪“王家闸”和丁溪“海口闸”后有“姜堰,州治东四十五里天目山前,潴运河水,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嘉祐二年(1057年)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宣和二年(1120年)大水,移于罗塘港,近运河口。”
地方人士的笔记中,泰县图书馆的资深学者夏兆麐先生,在他的《吴陵野纪》卷一“纪地望”的“口岸”页上,加贴了一张小纸,上面就是写的“姜堰”。夏兆麐之《吴陵野纪》在1948年《泰县日报》上发表,其中姜堰列入正式条目。夏先生对姜堰的名称,进行了考证,提出了姜堰为北宋泰州姜氏所筑的堰,是对今人影响较大的诠释,为全面了解夏先生的意思,全文抄录如下:“姜堰 姜堰为城东巨镇。其地姜氏,近不甚著,而堰乃以姜名,何欤?考赵宋时姜堰之姜,实为吾邑巨富,宋姜谔墓志云:'以雄于财闻东南。’姜堰实位于邑之东南。谔之夫人史氏,其母亦大族,为宋国戚。墓志中之史原,即其夫令族也。是则,姜氏在宋固大有闻于时者,此堰之所为姜名欤。《记本事竣》有一事项连类及书,为邑人告城西森孙庄为谔墓之所在。森孙庄原为谔之享堂,年久而后,姜氏子孙式微,居民改享堂为城隍庙。谔墓濒河,半露于外,昔有人从墓中取得泥人几许,置诸庙中者,今已不知所在。谔墓志铭经敌伪之乱,碎于城东小学井边,今祗余一角,藏图书馆中,其夫人史氏之墓志存东乡,某氏云。”
除上述有关姜堰的记载外,还有《江南通志》、《大清一统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图书编卷》、《民国泰县志稿》等文献中,均提到了姜堰。可贵的是,当今姜堰与泰州不少学者,对姜堰的研究有了更深、更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笔者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些爱好,拟就姜堰的由来,谈谈个人看法,因学识水平及手头资料有限,试作“姜堰释名”,以期抛砖引玉。
先说说“堰”字。堰,形声字,从土,匽声。
《广雅》:“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
《辞海》:“堰,是较低的挡水并能溢流的建筑物,横截河中,用以抬高水位,以便引水灌溉、或便利航运。”
《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堰平水”。
百度百科:“堰,是指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堰,一般指较低的溢流坝。”等等。不难看出,堰与水有关,是个水利工程。
那么,姜堰到底与什么水有关呢?
民国六年(1917年)《姜堰乡土志》载:“姜堰市者,姜堰镇之改称也,古名三水,以江、淮、湖皆积于此,故名之。其水由西来至湾子口,一向东,一向北,相触回旋为罗纹而成塘,故又名罗塘。”《姜堰乡土志》作者所说的姜堰古名三水,古在何时,未曾说明。而江、淮、湖三水中的湖,也没有说什么湖。从接下来的“其水由西来至湾子口,一向东,一向北……”,可理解为这所谓的江、淮、湖三水,就是运盐河里长江水、淮河水以及邵伯湖或高邮湖水的简称。
运盐河的水,从姜堰南边流过,在姜堰的湾子口,继续向东流向海安。运盐河是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刘濞东开邗沟,凿通茱萸湾(今扬州市湾头镇)向东经海陵仓(今泰州市海陵区),到蟠溪(今南通市如皋东陈家湾)的运河。开挖的目的是为了运盐,盐场万艘,往来如织,实为国家命脉之所系。运盐河其后也成为江都、泰州、如皋、海门四县漕粮运输的通道,同时沿线两岸高田,则凭借其河里的水用以灌溉。河边的农夫,自河滨开浚沟渠,引河中水种植农作物。人们习惯上将运盐河称为上河。
姜堰北面旧有泰东河、上溪、下溪、於祈湖、鸡雀湖、包老河、龙叉港、姜溱河等。这些河(湖)是在里下河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和泰州北面的河流一样,其中有河水来自于高邮湖、邵伯湖,经邵伯、江都境内的涵、闸东流,与浦汀河一起,融入里下河河网进入姜堰;也有从六闸过仙女庙至孔家涵经小溪河、浦(卤)汀河、港口等连通汇入姜堰北面的河湖。习惯上将这里的河流称之为下河。
简而言之,姜堰南北不同的水系,来源的路线不同,关乎上、下两河,南面运盐河及其南岸一带是上河,主要功能是运盐。北面从运盐北岸向北,直至里下河地区是下河,主要作用是农田灌溉,而盛产海盐的东台西溪盐场位居于其左。
自古以来,泰州就是淮南盐的重要产地。北宋初,设立泰州海陵盐监,管理淮盐生产、收购乃至支发等。海陵监亭户盐的产量很高,每丁每年煎正盐35石,折平盐105石,共煎额盐5425万斤。泰州盐仓场一年内曾支发客请盐,及四十万袋,创一仓支盐1亿2000万斤的最高纪录。泰州所属盐场生产的这么多盐,要从盐场运出,销往江湖襄汉,国家才能实现巨额的盐税收入,于是运盐河道的便捷、畅通,显得最为重要。
据《中国盐业史》记载,在宋代实行的“官般官卖”以外的运销体制下,官府盐利的获得,须借助于盐商之力,对盐商的待遇最优,包括有免收盐船的商船税,运输途中对商船优先放行,甚至官员座船一时也回避让路。越来越多的商贾、富豪纷纷转向盐的专卖,千艘万樯一齐涌向淮东盐场。不难想象,那时泰州与姜堰的上下河内运盐的船,定是成群结队,蔚为壮观。
明《(崇祯)泰州志》中说:“姜堰,州治东四十五里,天目山前,潴运河水,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嘉祐二年(1057年)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宣和二年(1120年)大水,移于罗塘港,近运河口。”这段记载,为我们了解姜堰的位置、功能、变迁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也是还原姜堰历史真相的根本依据。
志文中姜堰的位置,在泰州东四十五里,天目山前。今泰州与天目山相距大致也是这个数。然而那时的姜堰,当是个水工程的名字,不是乡村或城镇的地名。
志文中姜堰的作用是潴运河水,北至西溪,通运盐以达上河。“潴”,水停聚、积聚的地方。潴运河水,就是停聚或积聚运盐河的水,让这里的水到达西溪,连通西溪至姜堰的运盐水道,让西溪的盐能经姜堰到达上河。分析这段文字,基本可以认定,此前这里无堰,上下河水互不相通,上河归上河,下河归下河,西溪的盐运不从这里通过,不在这里进入上河。
东台西溪是泰州境内淮盐生产与管理的重要场所,位于姜堰西北。北宋年间,东台西溪设立了盐仓监,管理附近各盐场。西溪盐业生产进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著名文人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相继被派到西溪担任盐仓监的盐官,使得西溪更加名声大振。西溪盐仓监的盐,其外运航线,一是向东南沿串场河至海安境内,进入运盐河西运;一是向西沿蚌蜒河、梓辛河入卤汀河,再向南至泰州进运盐河西运。
从西溪盐运的航线看,无论是向东南沿串场河至海安境内,进入运盐河再西运,还是向西沿蚌蜒河、梓辛河入卤汀河,再向南至泰州进运盐河西运,都要绕行不少航程。如果西溪的盐运,既不向东南经海安境内进入运盐河,也不向西沿蚌蜒河再向南经泰州进入运盐河,而是由西溪斜向西南的姜堰,直接从姜堰进入运盐河,就会变绕行为直行,缩短很多盐运行程,成为一条便捷的运盐路线。
姜堰的上下河原本不通,南面运盐河的上河水,不能从上河流向下河。要让西溪盐运从姜堰下河达到上河,上河运盐河的水就要与下河水相沟通。但上下河沟通有个重要的难题,就是上下河间,历来有1米左右的水位位差,如果直接沟通,肯定不便于行船,更为关键的是在上河水量不丰裕的年代,上河的水就会大量从这里流往下河,运盐河就会干枯,作为淮南盐主要的运盐水上通道,就会被堵塞,淮南盐就无法运出,这对国家说来,是绝对不允许的。
实现姜堰上下河贯通,保证在水少的时期上河水又不至于流失,最好的办法,是在上下河间筑“堰”。“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治水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治水工程。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以塘潴水,以坝止水,以澳归水,以堰平水,以洞泄水,以闸时其纵闭,使水深广可容舟,有余则用浸灌。”是说治水要依据不同情况,或用塘或用澳,或用堰或用洞或用闸。所谓以堰平水,意思是用堰来保持水面一定的平衡。水位高时,可以从堰上漫过溢出,水位低时,将水蓄住,不让外流,达到既能蓄水又能溢水的目的。这应该就是姜堰筑堰的目的所在。
前人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姜堰的“堰”是什么样子,我们猜想就是在运盐河北,通往下河的河上,用竹木之类的材料,建成一座横截河水,是坝而又非坝的水工程。坝是为了阻止水流,一般用土石筑实就行。堰既要能堵住水,又要能让水从上面溢出,不能全用土石堵塞,而是要用既能过水又能止水的竹木芦苇之类的材料。筑坝用土石,毁坝就挖去土石。筑堰用竹木,毁堰就要用开决焚毁的办法。后来宋金战争中,皇帝下诏,就是要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
姜堰南面上河运盐河的水,流到姜堰后,仍会继续向东流去,其中一部分因为筑了堰,会聚积向北流向西溪,西溪到姜堰有了水上通道,西溪的盐就能运到姜堰。西溪盐运到姜堰后不是停在姜堰,而是要达上河,再从运盐河西运。这盐是怎样过堰的呢?通常,当是不能直接从堰上越过直达上河,而是要在这里翻堰。这样,近运河口的罗塘港,也就应运而生了。姜堰的构建,开辟了西溪的盐直接运至姜堰,进入上河运盐河的通道,这才应当是
我国的北宋时期,社会较为安定,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水的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泰州境内由范仲淹主修的范公堤,就是在北宋年间修筑的。范公修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良田与盐场,保证国家田赋和盐税收入。距离范公堤很近的姜堰为了便于运盐,为了国家的盐税增收,筑堰以改善运盐途径,符合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
当我们回顾了姜堰的早期水系,介绍了宋代淮南盐特别是西溪盐的生产与运输概况,懂得了水工程“堰”是什么及其“以堰平水”的功能后,对姜堰之“堰”的理解会比较全面,对姜堰的定位也就可能比较准确了。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姜堰,宋代在运盐河北岸连接下河的河上,用竹木之类的材料建成一座横截河水的建筑,为的是聚积运盐河的水,让其一部分向东流,一部分向北流往下河,使得西溪的盐,能运到姜堰,在姜堰这翻堰进入上河;当运盐河水位不高时,将运盐河中的水截留,使其不流入下河,以保证运盐河主要水上通道的正常运行,西溪的盐还从原来的航运线路运出。
志书载,姜堰在天目山前。天目山与南面的运盐河间有四五里长的距离,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北宋时姜堰的“堰”始建时的准确位置,也不清楚姜堰与上下河联通河道的演变,但我们从姜堰王氏宗祠中的《三水镇全图》上,依稀可以勾画出姜堰沿着天目山到坝口水道的大致路线:即从天目山向南,在北大街西侧,沿下坝河向南接草河,过刘家桥再向南到龙王庙,来到坝口,达运盐河边。姜堰始建以及其后两次移建的位置,当以在这条河上最为接近。
筑堰聚水是为方便运盐,估计构筑堰的初期,天目山附近不会有更多的人居住。堰也不是地名,只是个水工程的称呼。随着盐运的兴起,堰周围聚集的住户会不断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当以逐渐向南靠近运盐河一带,很有可能就是沿着《三水镇全图》当中的从天目山到坝口北大街,向南发展。
在天目山与运盐河之间,除了有直通运盐河的河道外,两侧还有不少纵横相接的河流以及少数沟塘分布其间。若干年后,居住的人多了,这里便形成了自然村庄,这与史书上说的“嘉祐二年(1057)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可以相吻合起来。如果前面所说起初姜堰只是个水工程的话,那么嘉祐二年的“南宋庄”就该是姜堰最早的地名。
按志书上说,姜堰的堰从天目山前,移到南宋庄侧经过了63年,到了宣和二年(1120),这一年发生了大水。大水过后,姜堰的“堰”再次南移,移到了近运河口的罗塘港。
姜堰的“堰”移到南宋庄侧之前,以及在南宋庄侧的这个时期内,西溪的盐就近从西溪盐场运到姜堰,从姜堰直达上河,刺激了姜堰地区的发展,姜堰南面靠近运盐河口,此后就出现了罗塘港。罗塘港的产生,反映了姜堰由盐运带来的繁华,因为港是许多船只停留休息的地方。
宣和二年的大水,成灾的运盐河水,聚积到姜堰,并从堰上溢出,流向里下河,盐运的水路条件好了,但过多的大水也给姜堰地区造成了灾难。为了解除大水给姜堰带来的水灾,堰址再次向南迁移到了运盐河边,至此运盐河北岸盐运的正常运输及民众的生产生活,不再重蹈水患。
姜堰的一次次南移,越来越靠近上河运盐河,运盐河北因为堰的盐运经济效应,越来越兴旺,姜堰在淮南盐的运输途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就此时,由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经历了160多年,开始走向了末日,北方金国与宋朝之间逐渐擂响了战鼓。
在北宋宣和二年姜堰移到近运盐河口罗塘港的14年后,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兵进入了淮南地区,焚烧抢掠。为了防止金兵战船沿运盐河向东占领淮南盐场与保卫扬州、泰州、通州等城池。宋高宗赵构下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蒲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其烧闸与毁堰的目的,是让运盐河的水流入下河,降低水位,不能通船,以阻抗金兵入侵,不让金兵利用运河水道对宋作战,更不让淮南盐场落入金人之手,以保证南宋的盐税收入。在姜堰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姜堰的名字就是这样进入了皇帝的诏书,出现在中国官修的正史上。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姜堰被毁后,运盐河的水,全都流入了下河,金兵到达泰州时,运盐河包括泰州城河的水全都干涸了。大批金兵进入泰州城,城中军民一片混乱。金兵又是放火又是杀人,守城将领死于乱兵之中。城中有人向东逃往姜堰。姜堰被毁,到处是水,逃往姜堰的人,全被金人捕获。
此后的姜堰,史料记载无多。明永乐二年(1404),东台至泰州的泰东河开通,从东台西溪外运的盐,沿泰东河西去泰州,比从西溪经姜堰到泰州的路程更近。从西溪去姜堰的盐运路线,就这样被泰东河所替代,姜堰运盐的历史从此结束。此后的“堰”就被筑实,成为明代志书上的“姜堰镇坝”,近运盐河的罗塘港也不需要了,只留下罗塘作为地名传世。
环顾姜堰东邻的曲塘、白米,曾经也和姜堰一样,位于运盐河畔,地理上也处在上河与下河之间,汉唐以来,无数运盐的船也从那里经过,但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达到姜堰的规模与影响,其原因可能很多。姜堰在宋代,曾有过建堰通西溪盐场,无数西溪的盐从这里过堰进入运盐河,使得姜堰的发展跃上新台阶,这是决定因素。如果明代的泰东河不开,西溪盐仍然从姜堰经过,此后的姜堰与泰州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责任编辑:朱岩 关键字:姜堰,盐税
返回顶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堰的由来(下)
说说东台县的来历
【三秦文学】顾盛杉:【大运河情结】(散文)
不解之缘!千年运河,孕育泰州璀璨文脉……
泰州名胜古迹游览推荐指南
范仲淹巧计修海堤,选址用稻壳来帮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