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源于南闸镇,掼蛋意为“扔炸弹”

发源于南闸镇,掼蛋意为“扔炸弹”

来源:泰州晚报记者 姜婧2015-10-31查看数:13
    淮安掼蛋起源于淮安区南闸镇,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
    今年71岁的孙兆成,曾任南闸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据他介绍,掼蛋的打法源头主要是来自当时镇上的两个人:一个是当时的供销社主任樊越荣(已故),一个是当时的镇信用社外勤会计耿志昌。上世纪60年代末,樊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到外地联系业务,采购商品,长期奔波于南京、常州、镇江、苏州、无锡、上海等地,接触到多种扑克牌游戏。而耿则是因为有一位叔叔在上海火车站工作,每年总会去探望两次,每次小住三五日,学会了诸如“打对门”这样的纸牌游戏。
    回到南闸后,常在一起玩牌的樊越荣、耿志昌、孙兆成、陶万智(已故)四人,将“打对门”与“争上游”、“打夯”等其他玩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纸牌游戏。新游戏的总牌数由“打对门”的四副牌改为两副牌,保留了对门合作的方式,先走完为赢,后走完为输。这便是“掼蛋”的雏形。
    今年87岁的耿志昌回忆说,起初由于玩法生疏,大家兴趣不是太高,便开始琢磨改变玩法。比如,增加红桃“逢人配”,提高组合牌的成功率。他们还规定,“四个头”为一个“炸弹”,“五个头”炸“四个头”,“小同花”炸“五个头”,“大同花”炸“小同花”,再往上还有“六个头”、“七个头”……以此类推。且由于冷战时期,核武器是当时最强大的震慑力量,集齐四张大小王的至尊王牌,便以“核炸弹”命名,多大的牌都可以炸掉。
    这么一变,大家兴趣就高了。一开始局限在几个好友内部玩,后来又逐步推进到各个大队、生产队,在南闸渐成了风气。上世纪70年代,与南闸接壤的乡镇如白马湖、林集,以及扬州市宝应县三阳镇,也开始玩起了掼蛋。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掼蛋逐渐在全市、全省流行开来。
    许多第一次听说掼蛋的人,会好奇这一名字的由来。“掼”、“蛋”二字组合在一起,既新鲜有趣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事实上,掼蛋的命名确实与南闸人的田间劳作密不可分。
    作为掼蛋游戏“设计者”之一的孙兆成肯定地告诉记者,“GuanDan”这一发音,早在1970年之前就已经在牌友口中叫开了。
    “‘Guan’就是‘掼’,是动词,有‘摔’、‘砸’的意思。‘掼’,来源于农活中一个动作——‘掼麦把’。”孙兆成介绍说,在掼蛋游戏中,有时候高兴起来,人们会把牌举过头顶,重重地砸向桌面,像极了“掼麦把”的架势。
    “掼蛋”最初形成的时候,每当人们打出威力巨大的“炸弹”,动作就变得很有激情,砸得啪啪作响,就像飞机扔炸弹一样。所以,“Dan”应指火力凶猛的炸弹,“GuanDan”实为“掼炸弹”之意。
    到了2005年,淮安网的创始人杨海军等人着手开发“GuanDan”在线游戏。考虑到游戏的包装和推广,杨海军以蛋为基础元素,以笨蛋、坏蛋、鸡蛋、活珠、毛蛋、铁蛋、银蛋、金蛋等标注会员级别,将“GuanDan”正式命名为“掼蛋”,并注册了guandan.com的域名。同年6月14日,淮安掼蛋网正式上线,《淮安日报》发布了第一条掼蛋新闻,“掼蛋”这一名称就此传播开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掼蛋溯源
关于掼蛋,你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
掼蛋的春天来了
龚维红—扑克游戏(2)
聊聊“掼蛋”
【掼蛋小百科】掼蛋的玩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