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 第二十五期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第二十五期)

本期诗歌作者

麦豆 孙殿英 孟令新 许平亚 张云香 王少勇

一日不书 百事荒芜


《编  者  按》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每期从平台诗歌作品中选出6篇优秀诗歌,敬请著名诗人、诗评家、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乔延凤老师点评。在共同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跟随乔老的引导走入作品的内核,共同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和创作水平,一起把握诗歌的时代律动方向。本专栏选稿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欢迎各位尊敬的作者将紧扣生活,面向大众,引领潮流的诗意之作投送本平台,本专栏竭诚为传播诗坛优秀诗歌作品务实服务。每月10日与您相约共赏精彩!

投稿微信:lbau786  邮箱:496233342@qq.com

第二十五期作品展示

父 亲

文/麦豆(江苏)

车子向北,啊,车子一直向北

别人不相信,父亲,别人不相信

那林子里放羊的人就是你

秋天的林子里哪有什么青草

白杨的叶子变黄,大地也无能为力

想到过冬的羊群和你,父亲

我还是从南方乘车向北来了

我就知道,这个秋天比以往更加空旷

叶子从很高的枝头掉落,声音一定很响

一定比夏天的洪水更让大地感到荒凉

你们都在想些什么呢?大学四年

你和羊群替我守着漫无边际的白昼

在城市,有些时候,我吃饭吃着吃着就开始发呆

那么空旷的林子里,你和一群羊都在想些什么呢

生活,啊,我多么不好意思谈起我的生活

我执意辞掉了工作,没有事先和你商量

我丢掉了赚钱的手艺,两手空空坐上了回家的汽车

车子向北,它心地荒凉地一路向北

爸,啊,我的喊声砸在了你的心上

你就像一个受惊吓的孩子从空旷中转过身来

写“我”对在北方乡村牧羊的父亲的深情。

“车子向北,啊,车子一直向北/别人不相信,父亲,别人不相信/那林子里放羊的人就是你”

向北、一直向北,复沓形式,写出急切的心情;两个“不相信”,排比,起强调作用,不相信“我”是个牧羊人的儿子,为什么呢?未写,读后文,看出意蕴:乡村牧羊人孩子能读到大学,现今是太难了。

“秋天的林子里哪有什么青草/白杨的叶子变黄,大地也无能为力/想到过冬的羊群和你,父亲/我还是从南方乘车向北来了//我就知道,这个秋天比以往更加空旷/叶子从很高的枝头掉落,声音一定很响/一定比夏天的洪水更让大地感到荒凉”

秋天,草枯,牧羊很苦;突出了父亲供自己上大学的艰辛,客观地叙来,蕴含都在言外。

“你们都在想些什么呢?大学四年/你和羊群替我守着漫无边际的白昼/在城市,有些时候,我吃饭吃着吃着就开始发呆/那么空旷的林子里,你和一群羊都在想些什么呢”

大学四年,父亲靠牧羊支撑我,“你们都在想些什么呢”,“你们”可多种解读,指“我”身边的人,还是指父亲、羊群?不确定,使诗有了意蕴;写出“我”大学四年,时刻挂念父亲,“你和羊群替我守望着无际的白昼”,四年了,父亲、羊群在念着我,巴望着我早日完成学业。又可解读为牧羊本来应是“我”要做的事;“吃着吃着就开始发呆”,父子心相连。句子意思的多指向性,形成了意蕴。

“生活,啊,我多么不好意思谈起我的生活/我执意辞掉了工作,没有事先和你商量/我丢掉了赚钱的手艺,两手空空坐上了回家的汽车/车子向北,它心地荒凉地一路向北”

没有和父亲商量我就辞了工作,赶回来探望,“两手空空”,写出了急切和没钱;“心地荒凉”,内心空茫、心情、挂念都有。择词准确。

将农民孩子上大学的艰难及自己的内心纠结,都写了出来。

“爸,啊,我的喊声砸在了你的心上/你就像一个受惊吓的孩子从空旷中转过身来”

父子终于相见了。听见儿子突然的喊声,父亲“像一个受惊吓的孩子从空旷中转过身来”,这一幕也深深留在了读者们的心里。

心理、动作、语言描写,都用到,蕴含也丰富。

炊烟袅袅

文/孙殿英(山东)

添柴人把自己送入灶膛

舔着灶口的火苗,屋顶袅袅的炊烟

都是我的依靠

都是照亮时光的明暖

炊烟散尽时,温度归零,真切成空

你,已是难以抵达的远

我心里的怦然,归于天色的灰暗

之后,我回不回

都没有人殷切地等

都没人询问,没人挂念

残存的一堆柴,如我的期待

在风雨里,渐瘦,渐矮

再也生不出火

安静殷实的岁月

带走许多事物,许多人

一晃就成了过去

鸡鸣、犬吠、牛叫,都不见了

也不见了炊烟

村庄陌生成一条枯河

滔滔水流,已是远古的记忆

已是一个模糊的传说

杂草盖住鹅卵石

河床变成一片荒原

用“炊烟”的意象,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深挚感情。

“添柴人把自己送入灶膛/舔着灶口的火苗,屋顶袅袅的炊烟/都是我的依靠/都是照亮时光的明暖”

“添柴人把自己送入灶膛”,言母亲的生命都投入了炊烟,炊烟这个意象与母亲一生生命紧紧相连。灶膛、柴、火苗都与炊烟密切相关。依靠、明暖,写出母亲给我以依靠、光明和温暖。

“炊烟散尽时,温度归零,真切成空/你,已是难以抵达的远/我心里的怦然,归于天色的灰暗”

“炊烟散尽时,温度归零,真切成空”,尽、零、空、灰暗,喻示失去母亲,这些皆没有了,主观精神(感情)外物化了。

“之后,我回不回/都没有人殷切地等/都没人询问,没人挂念/残存的一堆柴,如我的期待/在风雨里,渐瘦,渐矮/再也生不出火/安静殷实的岁月/带走许多事物,许多人/一晃就成了过去/鸡鸣、犬吠、牛叫,都不见了/也不见了炊烟”

人去屋空,挂念我的人走了,触目所见,皆触动我的心。

“村庄陌生成一条枯河/滔滔水流,已是远古的记忆/已是一个模糊的传说/杂草盖住鹅卵石/河床变成一片荒原”

连村庄也陌生成一条枯河了,河水成了记忆,河床变成一片荒原。皆用比喻。

对母亲的深情,用眼前的外物和内心的感触来写,细致而深沉。

置 换

文/孟令新(山东)

不说那么大的雪,那么烈的风

那么深的夜。赶路人还在赶路

枝头上开梅花,雪地里有

脚印。需轻轻关上房门

不打开屋里的灯

用寂静置换出心里的喜悦

用心里的喜悦置换出

几亩良田,深耕,细种

用庄稼置换出乡音

用乡音置换出轻柔的慢时光

在这轻柔里,我再也不能

置换什么了。这浩大的雪夜

很空,也很丰满

写雪夜一路回家,以及到家的情境、心情。

“不说那么大的雪,那么烈的风/那么深的夜。赶路人还在赶路”

雪夜回家。“那么、那么、那么”连用,排比,回环,合乎诗的表达。

“枝头上开梅花,雪地里有/脚印。需轻轻关上房门/不打开屋里的灯/用寂静置换出心里的喜悦/用心里的喜悦置换出/几亩良田,深耕,细种/用庄稼置换出乡音/用乡音置换出轻柔的慢时光”

“枝头上开梅花,雪地里有/脚印”,对仗句式,写出一路冒雪回来。

转写到家的喜悦。“置换”,用新的换旧的,这里写到家了换了心情,“不打开屋里的灯/用寂静置换出心里的喜悦”。先在不开灯的寂静里,体会家的温暖,接着,让这温暖换为今后要慢慢地过好深耕、细种的时光。

“在这轻柔里,我再也不能/置换什么了。这浩大的雪夜/很空,也很丰满”

在轻柔的心态里不再继续想了,雪夜浩大、内心却充实。

故乡的雪

文/许平亚(湖南)

故乡的雪 和梦境中的母亲紧紧相连

故乡的第一片雪

落在母亲的鬓发间

一转眼就看不见了

那一刻

母亲清早起身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

那一刻

母亲正在后山菜园采摘青菜

那一刻

母亲用洗衣芒棰打开池塘里的坚冰

那一刻

母亲送我上学到村口

为我扣紧脖子下面的钮扣

犹记得母亲那双手

那陈年的油烟味

故乡的雪

纷纷扬扬 把大地装饰得干干净净

熟悉的家门口

再也没有人在那里等候她的最亲的人

从风雪中归来

故乡的第一片雪

注定也是最后一片雪

无声无息落在我眼眶里

用故乡的雪,写“我”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故乡的雪 和梦境中的母亲紧紧相连/故乡的第一片雪/落在母亲的鬓发间/一转眼就看不见了”

“故乡的雪 和梦境中的母亲紧紧相连”,“梦境”,言与母亲在梦中相见,暗示母亲已远离了。“雪”“落在母亲的鬓发间”,特写。

“那一刻/母亲清早起身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那一刻/母亲正在后山菜园采摘青菜/那一刻/母亲用洗衣芒棰打开池塘里的坚冰/那一刻/母亲送我上学到村口/为我扣紧脖子下面的钮扣/犹记得母亲那双手/那陈年的油烟味”

细写母亲。早起的母亲,冒雪去菜园摘菜,去池塘破冰洗衣,送我上学、给“我”扣紧纽扣,用细节写母亲的勤劳、艰辛、爱我。

“故乡的雪/纷纷扬扬 把大地装饰得干干净净/熟悉的家门口/再也没有人在那里等候她的最亲的人”

母亲冒着大雪等我归家,细节、特写;“她的最亲的人”,这人指“我”。深情溢于言表。

“从风雪中归来/故乡的第一片雪/注定也是最后一片雪/无声无息落在我眼眶里”

     “故乡的第一片雪/注定也是最后一片雪”,言母亲已远去,这是最后一次冒雪回来看望她,雪“无声无息落在我眼眶里”,雪无声,我有泪。

雪落在流水上

文/张云香(山东)

数着光阴,数着年久失修的经文

沉默寡言的小山村

亮着小小的灯火,夜的深处

我把涟漪困在心底

这么多年,在冷漠的人事中穿行

身体里藏着利刃

也不拖出深藏的事物

浮生中那么多闪失。活着

就要将自己拆散

留一半给最爱的人 ,留一半给敌人

今夜,捏着一小块叹息

追逐那些从掌心升腾的灵魂

天空中没有一个亲人,只有

一城灯火,晃动

漂泊无定的岁月

写“我”雪夜里对在城市漂泊不定、困顿生活的感受,及牵挂小山村亲人的复杂心境。

“数着光阴,数着年久失修的经文/沉默寡言的小山村/亮着小小的灯火,夜的深处/我把涟漪困在心底”

雪夜,“我”牵挂着小山村的亲人。涟漪,对家乡亲人思念激起的心底微澜。“困在心底”,藏在心中。“我”是在城里打工,还是干什么,未直接写,读者可以自己去推想、补充。

“这么多年,在冷漠的人事中穿行/身体里藏着利刃/也不拖出深藏的事物/浮生中那么多闪失。活着/就要将自己拆散/留一半给最爱的人 ,留一半给敌人”

多年冷漠的人事中的感受,“身体里藏着利刃”, 内心暗藏着反抗;“不拖出深藏的事物”,对一些事物隐忍着;“浮生”,“拆散”,写不落根、内心割裂;“一半、一半”,有爱,有恨。这些词语皆有意蕴,须细细领会,

“今夜,捏着一小块叹息/追逐那些从掌心升腾的灵魂/天空中没有一个亲人,只有/一城灯火,晃动/漂泊无定的岁月”

远离了亲人的今夜,只有一城灯火和漂泊无定的岁月。

故 居

文/王少勇(山东)

我和妈妈共同的日子

都变成了那些锈迹

那些霉斑 那开门时吱呀的响声

仿佛妈妈在叫我 天凉时

吹过窗扇的风 也是妈妈的气味

如今一纸拆迁告示

就像当年的诊断书 再一次通知我:

时日不多了

我用额头紧紧抵住白墙

妈妈走后

事情都变得简单

你们让她再走一次

我就让自己再哭一回

故居就要拆迁,写自己将与母亲遗屋告别的心情。

“我和妈妈共同的日子/都变成了那些锈迹/那些霉斑 那开门时吱呀的响声/仿佛妈妈在叫我 天凉时/吹过窗扇的风 也是妈妈的气味/如今一纸拆迁告示/就像当年的诊断书 再一次通知我:/时日不多了/我用额头紧紧抵住白墙//

共同的日子,都变成了那些锈迹,言母亲去世,日子已久;“开门时吱呀的响声”、“吹过窗扇的风  也有妈妈的气味”,细节,以听觉、嗅觉,写对母亲的思念、怀念,心理刻画细致,动人。今天为什么“我”这样难舍难分呢?只因有“一纸拆迁告示”,时日已不多了。“诊断书”,母亲是因病去世的。

“妈妈走后/事情都变得简单/你们让她再走一次/我就让自己再哭一回”

以“你们让她再走一次/我就让自己再哭一回”作结,令人凄绝:故居本来还留有对母亲的温暖回忆,现在连这也将没有了。

总 评

本次六篇作品,或写牧羊的父亲,或写已逝的母亲,或雪夜归家,或写雪夜对城市漂泊生活的心境,或写故乡的雪,或写拆迁故居再次引起对逝去母亲的难舍之情。

具体说来,《父亲》写对牧羊父亲的深挚感情;《炊烟袅袅》用“炊烟”意象,写出“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深情;《置换》写雪夜一路回家、到家的心境;《故乡的雪》用故乡的雪,写“我”对母亲的深爱;《雪落在流水上》写“我”雪夜里对在城市漂泊不定、困顿生活的感受,以及对小山村里亲人牵挂的复杂心境;《故居》则写故居就要拆迁,自己将与母亲遗屋告别的心情。

这次作品,写亲情的居多,感情真挚,形象鲜明,皆为怀念劳动人民亲人的篇章,写得富于感染力,富于艺术性,都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这是今年新年的第一次作品,2021年伊始,即以一组优秀的诗篇迎新,值得我向作者们、诗友们和溪云斋平台,致以热烈的祝贺!

红梅傲雪迎新春,这是今年一束迎春的红梅!

这些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内蕴丰富。语言写出来耐读,有诗意诗味,这与作者们善于观察、体验、感受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与作者们能够较好地、较艺术性地表达也是分不开的。可见生活基础和文字表达的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牢牢地打好生活基础和文字表达基础。有了这两个基础,我们就一定能够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愈行愈稳,愈行愈远。

在主观精神客体化、客观外物主体化上,在营造新鲜意象上,在具体的修辞运用上,在采用细节、特写表达上,分析点评作者们具体的作品、具体的诗句时,我已作了较为详细的提示、讲解,请作者朋友、诗爱者和读者们,在阅读时,能留心予以领会,并与以往相关的评点相联系,举一反三,加深印象,以便一一地掌握。

音乐性、语言、意蕴、表达和诗歌审美,一直是诗写中我们要重视的要领,这次各位作者掌握得都较好,值得我们高兴!

在最寒冷的隆冬,读到这些令人喜悦的作品,给这个季节也带来了暖意。

相信这报春的花束,能够迎来更多更美的鲜花!

我热诚地期待着读到作者们、诗友们、诗爱者们更多、更好的诗篇!

乔延凤

2021.01.07  于安徽省文联宿舍



END



点评嘉宾

乔延凤,江苏句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诗评家,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著有《乔延凤诗选》,《乔延凤散文选》等十余部著作,作品选入《新中国五十年诗选》、《中国百家乡土诗选》等百余部重要诗歌选本,并以世界语介绍到国外。出任过《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分类主编等多种辞书、选本的主编、副主编。长期任报刊编辑,主持《诗歌报月刊》和诗歌报函授部工作,后又长期在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从事大学教学工作。溪云斋原创文学平台特邀顾问。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福建文学社》头条《蓝色海洋诗社》

随缘用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寻梦中的思念----故乡的雪
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风从窗前吹过》《归途》精华版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10.14
乡愁,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
草堂诗社现代诗歌第44期同题诗集锦
李英洛诗词卷4( 诗歌集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