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一个女性化审美的世界


最近看了颁奖季的一部热门电影——《丹麦女孩》。

电影讲述的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变性人的故事,20年代的时候,Einar Wegener在一次为妻子穿上女装假扮女性模特的时候,被唤醒了自己心中的女性化的一面,从此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身份认同之路,和破天荒的变性之旅。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我倒不是很喜欢。但电影确实很美,风景也美,服装和摄影也很美,大量细腻的镜头看起来很舒服,但电影过于“平铺直叙”有点太平淡了。

但毕竟讲述的是历史上第一个变性人的故事,本身就很值得玩味。当看到Einar Wegener最终变成Lili Elbe,总是有点感慨的。一段前无古人的勇敢之旅,不只是于她本人而言可歌可泣,对于变性手术和社会变革的发展也有着相当于奠基的意义。而电影外,人们纷纷惊叹于小雀斑的女性装扮之惊艳,以及在影像里举手投足的柔美韵味,这种审美的集体体现,以及Lili Elbe的故事本身令我也发散了一些想象和思考。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家里面只有我和我的哥哥两个小孩,而且都是男孩,于是家里人大概都有那么一些想把我当女孩养的意思,会多一些宠爱,扮相上也偏柔一点,在使唤我时,叫的小名就更直接了。

我单名一个“涛”字,小时候,家里人基本是唤我叫“涛涛”,但也有很多时候,还会把我叫做“涛妹纸”,18岁后,长大成人,这个外号才渐渐淡出。但我的奶奶由于惯性,偶尔还是会叫出那么一两声。我以前抵触这样的称呼,现在竟还有些怀念。

这种变化也挺有意思的,除了有些对于童年的怀念,我想,我内心里对于一些事物的审美也是有变化的。


这世上,除了男人,便是女人。由于体格和各方面特征的差异,在古老而传统印象里,男人总是天生粗线条,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女人,则柔情似水心细似红豆,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怎一个美好了得。贾宝玉就讲过一句话:女人都是水做的,男人都是泥做的。女人透明洁净,而男人污浊不堪。

贾宝玉,这个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男孩,是整个贾府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被宠溺有加。况且身边又全都是女性,一个个生的貌美如花,粉黛成群。历年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贾宝玉也总归是有些被“女性化”的,当年读《红楼梦》时,也总觉得他阳刚不足,阴柔有余。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贾宝玉似的人物是不被看好的,就像小时候,会抵触那些被“女性化”的着装和称呼。人类进程数万年来,从原始社会开始,男人天性的职责就是为了保护家园掠夺食物,一直以来,人们所崇尚的男人形象都是原始的粗壮的以及有力量的,贾宝玉似的娇弱文雅,容易被贴上“娘娘腔”的标签。

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里,在物质文明越是发达的城市地界里,你会发现“贾宝玉”似的男人越来越多。因为社会高速发展,生产力过剩,人们不再需要那种原始的野蛮的粗线条,也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向一个由女性主导消费的社会架构倾斜,也越来越倾向于女性审美。

诚然,在很多时候,至少在某些方面,这个世界还是很爱那些原始的粗壮的力量。只不过,那些“小而美”的精致的男人似乎越来越受到欢迎。

坦率的讲,这不是我在跪舔女性的审美和价值,毕竟就我自己而言,我也并非是一个“小而美”的精致的男人。我只是站在一个上帝视角上,描述这样的一种变化。

看过《丹麦女孩》之后,我可能无法对那些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有差异的人们的痛苦感同身受,但我非常赞同并支持他们去追求自我灵肉的统一。并且在电影里,无论是之前的Einar Wegener,还是之后的Lili Elbe,他的那种细致不苟的着装及生活方式,就如同电影外观众们对小雀斑的连绵赞美,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对美好的天性追求。

你还可以:神父性侵案、聚焦与伟大的新闻人

我还是决定爱周星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第一位变性人的故事
看过《丹麦女孩》后,才发现 “小雀斑” 是真女神
漫漫情爱路,与君同销魂 | 丹麦艺术家Gerda Wegener的传奇艺术人生
《丹麦女孩》之妻笔下的异装癖老公
她是《丹麦女孩》的妻子,以风流画见长,支持丈夫成为首位变性人
今年奥斯卡颁奖季最重要的10部电影 | 特别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