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教育】传承耕读,照亮乡村|张红

传承耕读,照亮乡村

文 / 张 红

近几年来,街河市小学茶市校区,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打造层次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乡村民俗为土壤,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了充满正能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幸福成长。

一、用理念和精神指引方向

耕读,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即耕田。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即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修身,润德启慧,以文化之,以德导之,以才引之,以身范之,以爱育之。

茶市校区,坐落在乡村深处,栖身于美丽乡村“荆州第一村”。乡村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乡村,心中却装着一个大世界。如何以“立足乡村,面向世界”的定位和视野,办好乡村学校?学校以“耕读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主题,逐步建构了学校特色发展的理念系统。我们以“耕读修身,润德启慧”为办学理念,追求“让孩子从田间地头走向世界”的办学目标,将“争志气,讲骨气,有灵气”作为校训,着力建设“聪慧、健美、尚德、自立”的校风、“求真、求实、求新、求精”的教风和“乐学、善学、勤学、博学”的学风。

打造“耕读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既契合学校的乡村本色,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我国的耕读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道法自然、和谐共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孝友耕读、勤俭持家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这些,都为乡村学校的“梦想教育”照亮乡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土壤。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在润物无声中获取智慧。校区还创作了校歌《我们幸福的殿堂》,将精神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悄然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师生的心灵。

二、用环境和课程丰富载体

加拿大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中曾深有感触地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环境表现出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我校以耕读文化为依托,布置了耕读历史、耕读记忆两大文化板块。

耕读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街河市小学茶市校区不断挖掘和提升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着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坚持红色基因进校园、进班队,让师生真正做到“追寻耕读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红色长廊。挖掘街河市红色文化底蕴,建成红色文化长廊。长廊分“红军树、向上学校旧址、牛长岭革命烈士纪念碑、九岭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四个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现革命先烈们悲壮的战斗经历、凄苦的战斗生活、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建设红色墙壁。汇聚在街河市进行过革命战争或者祖籍茶市村的英雄人物,如贺龙、贺炳炎、周逸群、邓中夏、任弼时、雷元美、李文清等,建设红色文化墙壁。革命家的生平和革命事迹,如一幅展开的历史画卷,深深映入学生脑海,使学生敬佩先烈革命之不易,敬仰先烈革命之精神,更直观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从而立志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建设红色板报。在各班及时书写张贴更换英雄人物的事迹、励志故事、红色歌曲、革命小故事等红色图片。在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学到平日课堂里了解不到的知识,书本里读不来的感悟,潜移黙化地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

耕读记忆,弘扬传统文化。茶市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校区的办学特色——“耕读文化”,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耕读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建农具文化展区。学校在文化味十足的农耕文化长廊开辟出一块农具展示文化区,依次展示(犁、锄头、风车等)10余件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具,并配农具说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农具,拾起对耕读文化的记忆。建耕读记忆展区。以春种、夏作、秋收、冬藏的劳动场景,并配上优美的耕读文化诗词,让学生对耕读年代有更多、更深的记忆。建特色作品展示墙。在校道两边展出学生手抄报优秀作品,在餐厅的墙上展示师生特色创作——簸箕文化,在操场围墙上展示二十四节气师生手绘作品。学校还开展了以“品读耕读文化、传承千年文明”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及农产品美术作品比赛,对其中的获奖作品,进行装裱展示,让学生欣赏,丰富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对农耕文化有更加深入、直观地认知。建耕读试验基地。学校食堂旁边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空地是校区的开心农场,学生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以此来体验长辈的艰辛,采摘的欢乐,从而达到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用习惯和规则塑造人格

养成教育,是耕读文化的重要内容。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学校以培养良好习惯,建设道德银行为载体,用创新的德育规则来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等基本习惯,促进人格健康。

创立道德银行管理体系。以校园币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行了有效的激励与规范,制定获得校园币的途径、没收校园币处罚办法以及校园币的兑换标准,学生于每周五中午带校园币到学校设定的跳蚤市场兑换自己心仪的物品。我校还为学生建立了道德银行存折、道德成长档案。本方案收效颇丰,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变,课堂纪律得到了好转,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质量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校币实施的第一天,五年级付奥翔同学就获得了发明创造的50元的奖励校园币,他提出在敏感性很强的触屏电视机屏幕上贴上一层透明硅胶膜,以防止饭蚊子肆意落在电视机屏幕上改变课件让师生无法正常上课遗留了好几年的困惑,如今,我们四个教室里的电视机屏幕上都贴上了膜,解决了蚊子的干扰。

四、用课程和活动打上烙印

开发耕读课程,走进乡村民俗。为了使学生对耕读文化都能有所了解,我们开设了以《品读耕读文化,传承千年文明》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并由此编写校本教材,主要从六个部分建设课程:耕读文明,源远流长。辨认五谷,粒粒艰辛。瓜果蔬菜,生态健康。明辨益害,防患未然。农田水利,珍贵遗泽。时令气节,天人合一。

开展耕读活动,拓展时代价值。活动育人,润物无声。“耕读故事”占领校园。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报每班选送上来的耕读小故事。近百米长的耕读文化墙,记录了耕读年代一个个古老而又鲜活的故事。校园文化展板上张贴着孩子们创作的耕读文化作品。触摸“历史的厚度”,体会“耕读的热度”,感受“文化的温度”,校园时时处处可见耕读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耕读经典”唱响校园。全校师生从会唱二十四节气歌开始,每学期都开展不同形式的中华传统歌曲赛。利用校园“飞歌三十分”、课前三分钟唱红歌、音乐课等多种形式传唱传统文化经典,以此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耕读活动,溢满校园。我校利用耕读文化艺术节开展了民间剪纸、民间才艺表演、朗诵农耕谚语比赛等,让学生们对祖辈的文化生活和诗词描绘的农耕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利用耕读文化体育节开展“螃蟹夹西瓜”“挑水过梅花桩”“抓鱼”“海底捞月”“捉泥鳅”和“赶鸭子”等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情感,学习和传承耕读文化。借助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今年清明节,我校师生驱车前往烈士陵园,大家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决心继承先烈遗志,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耕读教育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耕读精神和耕读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延展;既是对乡村文化民俗的挖掘提炼与提升,又是身处田园对“教育即生活”的生动体现。我们将坚守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传承耕读,照亮乡村,培育具有耕读情怀的智慧人。

(作者系松滋市街河市小学茶市校区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耕读教育
强化“三个阵地” 开展耕读教育
知识引领,爱心培育——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山亭区桑村镇创建乡村温馨校园提升学校品质
中国好校长徐诗鹏:立于校园文化厚土上前行
绿 叶 ▏ 田野与都市二重奏 (乡村名校展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