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梦回长安(之三)|杨德雄

梦回长安(之三)

文 / 杨德雄

法门寺——一座万人景仰的千年古刹

清晨,我们踏了行程。从西安市区出发,110公里的路程,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佛教圣地法门寺。这里北倚乔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相对峙。古人赞曰:“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

走进法门寺,顿觉有一种强烈的震撼。那壮阔的停车场上,成百上千辆车表明了这里的信徒之众,还有那如北京西客站般规模宏大的游客中心建筑群,彰显出一种豪放与霸气。整个文化景区占地达1300亩,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法门寺声名显赫,是与寺内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悉悉相关的。所谓“舍利”,也即人的遗骨,分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即称身骨舍利。

据佛点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119年之际,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以武力统一古印度半岛后崇信佛教,弘扬佛法,取阿  世王所藏四升舍利造八万四千宝匣盛之,在世界各地造八万四千阿育王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塔为第五处,法门寺因塔而置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扬”,唐初改名“法门寺”沿用至今。

其实,整体投资达25亿元的文化景区由曾主持修建过台北101大厦的台湾著名设计师李祖原设计的都是现代建筑和雕塑,而法门寺真正精髓在法门寺院,寺院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当属重修的真身宝塔及塔下地宫,尤其是地宫的发现,与敦煌发现封存千年的藏经洞一样,是具有传奇色采的,是我国考古史上一件重大的事件。

1981年8月24日,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十三级砖塔,因塔基下沉加之阴雨不断而半壁坍塌。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唐室供奉珍宝在地下沉寂千年以后,得以重新面世。地宫珍贵文物包括唐代真身宝塔地宫的建筑遗址,四杖佛指舍利及为供奉舍利而奉施的金银器、琉璃器、秘色瓷器、丝织物品、石刻、漆木器等共计2499件。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在唐代考古史上是空前的。这批珍贵文物历史背景清楚,纪年明确,是唐代物质文化  发达的集中体现,可谓无价之宝。我想,这也正是法门寺在佛教界地位尊崇的缘故吧!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长安,佛国圣地法门寺
宝鸡法门寺(下)——西行散记(47)
中国的古寺(11)-----陕西法门寺
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法门寺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之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