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持“丁大哥”这种养老观点的,请举手!

          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

         你看这个民族老是弯着腰,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苦,心里也就越苦……

         这是电视剧《天道》中,男一号丁元英提到的关于“养儿防老”的观点。

        不得不说,《天道》是一部值得我反复提炼的好剧。

        商界怪才丁元英,以他异于常人的性格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才华,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关于“孝”的那一部分,丁元英也摆脱和超脱了普通人对孝道的理解,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异于常人的孝道认知。

         评判为人子女者是否孝顺,不要看他都说了什么,而是看他都做了什么。我们来看看丁元英又为父母做了什么?

          1、他从个人几年的生活费8万美金中,拿出5万来做为父母的大病费用,这笔钱是专款专用的;

          2、大年初一,他接到父亲脑溢血病危的消息,连夜赶回四川老家;

          3、到了医院之后,他找医生了解具体情况,问能不能“安乐死”。因为只有他懂得父亲的意思;

          4、他知道父亲想自己结束生命,就把父亲的手绑起来,不让他动氧气管子,又一个人守了父亲一整夜;

          5、他找医生问清父亲的状况,对医生说不用考虑钱的问题,只想着如何把父亲的病治好;

          6、他反对讨论父亲的住院费分摊的问题,他认为每个子女的情况不一样,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7、他不适合家长里短的生活,父母也适应不了他的生活,所以他很少回家。他知道自己做不到贴身照顾父母,也不去争这个孝顺,对此他感到非常内疚,坦承自己的错误。

           作为儿子,丁元英关于父亲病危的基本处理方式很“另类”:

           “爸还在病危阶段,先抢救生命。爸的左手还有反应,现在还不能确定是病危的无意识还是植物人的无意识,不到确定是植物人的最后一刻,绝不能放弃。如果过了病危阶段确认是植物人,那就停止交费,我就把氧气管子拔了……”

         这样的观点,不用说十几年前,就是放到现在,也还是不被世俗理解的。

          大多数的子女,习惯于凭借周围人的评价和自己面子上能否过得去,来判断是否尽了孝道。至于父母的尊严、体面和意志,他们是根本不去考虑的。  

         但丁元英了解自己的父亲,老爷子宁愿干脆利落地走,决不愿意做一个仅留一口气的植物人,更不愿以这样的姿态度过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未来”。

         关于丁元英的“反常规认知”,还有另外一个片段:

         丁元英:医生,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医生说:中国没有安乐死的立法,我回答不了你这个问题。这里是医院,只要病人没有死亡,只要病人的账上还有钱,医生就要继续治疗……

         “怎么能让我父亲死”,这句话不仅不被他的亲人理解,估计大多数的观众也不会理解。

         丁元英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不是他害怕出钱,而是不忍心让老爷子再受罪。

          说到如何尽孝?常人的选择往往是能撑多久撑多久,完全不考虑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所遭受的那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痛苦。

         然而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做给旁人看的。

         在丁家人的家庭会议上,丁元英大哥说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子女的真实想法。

         “别人怎么看我们……一进门就打听怎么让咱爸死,那是人话吗……砸锅卖铁也要给父亲治病……”

        丁家老大未必真能做到砸锅卖铁救父亲,但又不愿背不孝子孙的骂名。他既心疼钱,又不肯面对残酷的现实,无非就是花点钱耗着,让自己的父亲无意识的躺在床上,作为自己孝心的证明。

        他从来不会去想:如果父亲一直不醒的话,如果没钱交医药费了,呼吸机就会被停,老人还是难免一死……  

         丁元英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他妈妈也就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哪能理解他的意思,听了这番话之后,当时气得都要吐血了。

          丁元英不太善于与人相处,说的话总是让人很不舒服。但深思一下,我们却不得不说他的话很在理,只是一般人想不到,或是想到了却不敢说出口而已。

           丁元英的“孝道”,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这种思想的产生,与他对社会、对文化的深度思考有关。

          丁元英是一个奇人,对事物本质有着犀利的“穿透力”,但他同时也是不屑搞“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人。

          他要主动帮父亲拔掉管子,是对父亲真正的尊重,哪怕为此遭受“世人唾骂、千夫所指”。

          “让病人尽量少受罪,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有同样想法的子女肯定是有的,但像丁元英那样敢说出来的人,估计是没有的。

          这是因为,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落下一个“不孝顺”的恶名。

        对父母的孝顺,有很多人根本不是出于本心,更多的是为了面子。

         正如丁元英所说的: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2020.10.24于山西运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天道》:丁元英的孝道理念是该批判?还是该认同?
假期了
《天道》中的孝道,你真的能理解吗?
怎样看待和理解天道中丁元英的孝道的见解?
豆瓣9.1分《天道》:养老讲责任,错,说孝顺加上美德,更错
看懂了电视剧《天道》,就读懂了人性,读懂了人性就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人生就活得通透,潇洒自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