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私正在被货币化,未来二十年隐私灾难不可避免?


费德里科·扎内尔(Federico Zannier)

美国一个叫费德里科·扎内尔的程序员,他在Kickstarter网站上发起了一个有趣的众筹项目,决定挖掘自己的隐私数据,然后看看能值多少钱。

扎内尔记录了他所有的在线活动,包括鼠标指针的位置、网络监控探头的图像资料和每天2美元的GPS定位数据,最后得出的结果是2,700多美元。


“隐私货币化”已经变成了当今数据经济的法宝。

在欧美,付费社交网络开始出现,还有那些以保护用户在线隐私为招牌的服务提供商大行其道。

如DuckDuckGo正从海量的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承诺不存储或共享任何个人资料,所以下次你再来进行搜索时,不会遇到类似或者相近的搜索结果,搜索出来的结果没有量身定制,它不会使用Cookie或跟踪IP地址。

DuckDuckGo到2015年年底,每天搜索量已经达到1000万次。

Facebook 最近遇到的状况更为糟糕。三月份,该公司因涉嫌滥用市场主导地位,“迫使用户提交过多个人信息,违反数据保护法”,在德国接受调查,并于上个月被责令缴纳罚款。

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联邦卡特尔办公室卡特尔办公室负责人 Andreas  Mundt 表示:“为了访问社交网络,用户首先必须同意其使用条款,允许网站收集和使用这些数据。用户很难理解这些授予权限,并对这种许可充满质疑,尤其是在当前国家数据保护法的保护之下。”

在此前,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也表示,如果Facebook 不改变处理用户及其他人互联网数据的方式,将对其罚款。该机构要求Facebook 告知没有Facebook 账号的人,他们的上网行为会通过按钮等被跟踪,并在收集用户宗教信仰等敏感信息时需要获得明确同意。



另外,德国地方法院本周三判定,零售商Peek&Cloppenburg未经允许抓取用户信息,并向其Facebook 发送推送信息,让用户决定是否为其点赞,违反了德国数据保护法。法院表示该零售商或将面临高达250000 欧元的罚金,其经理也将面临6 个月监禁。Facebook 的广告收益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点赞功能,2015 年最后一个季度,该功能为Facebook 带来52%的收益。

1月份,欧盟称正在考虑Alphabet旗下的谷歌或Facebook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收集海量数据的方式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规。

欧盟委员会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表示,欧盟继续对此进行审慎的调查。她还说,尽管尚未在该领域发现任何与竞争相关的问题,但这未必就意味着今后不会发现此类问题。

全球政府和大型科技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

苹果公司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是否解锁手机问题上的对峙是2016年初引人关注的一幕。苹果与FBI掐架的幕后总导演:这是谁的边界?


而在2015 年上半年,欧盟各国政府和司法机构向微软、谷歌、苹果、Facebook 和Twitter 发出了近6.3 万次信息索取要求,同比增长24%;在俄罗斯,对谷歌用户信息的索取次数同比增长了122%。

科技公司则认为,削弱加密技术不利于互联网的安全,而通过制定新法律来索取这些信息将导致它们的处境困难。

在数据安全方面,人们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比商业机密的泄露更为关注。数据安全意识提升的背后,代表的是对数据开放的风险与疑虑。

“如果数据风险无法被有效管控并建立个人对数据的信任感,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大数据产业将会形成一种阻碍。”车品觉说,作为中国计算机协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他正在参与制定中国相关的行业约定。


个人的隐私、公司机密乃至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数据保护,将会是2016年快速成形的趋势,当数据成为商业重要且关键的资产时,随之衍生的可能会是像「首席数据隐私官」这样的职业。他相信到了2016年,很多拥有大量数据的公司都将把“首席数据隐私官”视为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角色。

个人数据就像二氧化碳。过去几十年里,人们拼命地往外排,并未考虑后果。而在越来越多黑客、职业罪犯、间谍纷纷破解大型企业数据库后,接连二三中招的包括美国国税局、美国联邦人事管理局等政府机构,也有索尼影业、Target超市,婚外情网站Ashley Madison等公司企业。


再后来,斯诺登泄密事件的影响开始全面显现,人们再要给伴侣发送什么亲密消息,或者往搜索框里输入什么让人脸红的词条,就会有种异样的感觉。

微型计算机更是开始集成到我们住的房子、开的汽车、待的城市里,甚至穿透我们的人体。一旦它们被攻陷,后果可想而知有多可怕。和气候变化一样,未来二十年的隐私灾难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海外的个人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分为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两种模式。如德国专门特设保护机关联邦数据保护委员会,美国则是行业自律型监管体制典型代表。

美国对于数据安全的监管体制包括两方面:由行业组织或商业实体制定行为指引或隐私标准为行业内的隐私保护提供示范;要求具有隐私认证标志的网站必须遵守在线隐私资料收集的行为规则。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与美国类似,美国的做法最值得借鉴。目前在中国虽然尚未出现行业平台的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普适性自律法规。“至少我们要坚持的底线是:告知消费者你正在搜集他的个人数据,并且将作何种商业用途。同时保证该公司会如何确保这些个人数据安全。”车品觉说。

对于中国公司,规则未被制定,这或许并非坏事。



科技,让我们更近,还是更远?

亲密,是幻象,还是本质?

沟通,是源自对外在的认知,还是源于自我的清醒?

草长莺飞的三月

让我们和中国LIGO工作组负责人、

著名妇科医生、资深媒体人、著名编剧、电子营销高手、乐团主唱

一起发现、探索这理性的世界!

点击下方图片,

立即报名造就第五期活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acebook:数据流量与关系的货币化之路
万维网创始人高龄创业,只因不满大公司垄断用户数据
你愿意用隐私换便捷吗?丨科技云·视角
你在家看电视,家里的电视也在看你?
【前瞻】第638期|国外数据安全保护的最新进展、特点及启示
走上国会听证会的Facebook,无法忽视的数据隐私与安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