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情,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爱情是一种情感抑或一阵冲动?是大脑的化学反应,还是完全不同的其他东西?数百万年来,这个问题主导着我们的文化和人际关系。

不过,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爱情的力量强大到足以驱使我们创造新的生活,或者去毁灭它。尽管我们试着去破译爱情,或者至少是表现爱情,并因此创作出了无数的书籍、诗歌、电影、戏剧,还催生了各种职业,但我们能不能确定爱情到底是什么?

美国《连线》杂志向神经科学家迦比娅·托勒凯特(Gabija Toleikyte)以及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咨询了她们对此的看法。

爱情是什么?

这两位科学家都认同,爱情不是某种可控、可调或可开关的东西。相反,爱情源于我们潜意识的深处。

“我们潜意识中的信息大约要比理性头脑中的多10倍,”托勒凯特说道,“所以,当我们真的爱上一个人时,感觉好像是一瞬间的体验,但我们的大脑其实在非常努力地计算和产生那种感觉。”

而费舍尔对浪漫爱情的定义是这样的,她不那么浪漫地将之描述为“人类在数百万年前进化出来的一种基本内驱力,旨在让我们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唯一的配偶身上,并开始交配过程。”所以,爱情是人类潜意识进行的一系列复杂计算,让我们获得了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情感体验。

我们如何辨别

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爱情?

费舍尔表示,关于心爱之人的一切都会对我们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开的车跟停车场的其他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在的街道,他们居住的房屋,他们喜欢的书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都会变得很特别。”

虽然你或许能列出对方让你不喜欢的地方,但你也有本事把这些方面全都抛诸脑后,只关注对方让你心动的地方,这正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再有就是由爱情带来的强烈能量和情绪波动:一切进展顺利时,你会兴高采烈;当对方不发信息或者写信给你,也不约你出去时,你会陷入可怕的绝望。

从生理上来看,爱情会让人口干舌燥、忐忑不安、膝盖发软、产生分离焦虑,以及渴望性爱和情感联系。“你会希望对方打来电话,寄来情书,你会有很大的动力去赢得那个人的心。在恋爱时,人们会做出一些相当了不得的事情。”费舍尔如是说。

在费舍尔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找来17名刚刚幸福恋爱了七个半月左右的被试者,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结果显示,被试者的腹侧被盖区(VTA)处在活跃状态,而大脑中的这个区域负责产生多巴胺,并向其他区域发送刺激信号。

“这个工厂是大脑奖赏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产生欲念、渴求、热望、能量、专注和动力的大脑网络,”费舍尔写道。她发现,这意味着恋爱的人处在一种自然“嗨”的状态。

爱情能长久吗?

从蜜月期到七年之痒,很多理论认为爱情注定不长久,甚或不可能长久。但托勒凯特认为,这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爱情。

她说,作为一种情感,爱情具有后续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联系能够引导某种心理上的坚守和催生某些习惯,并建立边界,让人可以确认自己在爱情关系中的位置。

“因此,形成更丰富体验的爱情是可以持久的。不过,如果其中有任何环节遭到破坏,比如某个人发现了对方伪装之下的真面目,那可能使体验发生变化,”托勒凯特表示,从情感层面上说,爱情仍然是大脑化学过程的一个功能,而这个过程是一直变化的。“有时候我们无法感受爱情这样的情感,有时候我们心如死水无法感受任何东西。”

费舍尔说,她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爱情是能够长久的(或者至少是在结婚几十年后仍能存在)。在该研究中,被试者是15名已经50、60岁的已婚者,他们告诉费舍尔,在结婚这么多年(平均21年)之后,他们仍然在恋爱。

费舍尔对这些人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被试者的某些大脑回路,那些服务于强烈浪漫爱情的基本大脑通路,仍然是活跃的。“这些长期相处的伴侣仍然能够感受到爱情早期阶段的一些激情,所以,是的,爱情有可能长久,”费舍尔说道,但她也提了个醒,“你必须选对人。”

 是否存在一见钟情?

托勒凯特和费舍尔都笃信,一见钟情确实存在。而且不止于此,这件事还很容易证明。

托勒凯特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跟丈夫就属于一见钟情,两人在交往一年后就结婚了。

“我认为,我们两个人的大脑都计算得出,我们彼此以某种方式击中了爱情中心的‘甜蜜点’。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全身心地相爱了,”她说道。不过,对于托勒凯特所描述的体验,你无法也不应该效仿。爱情如何发生并不重要,有时候自然而然就来了。

费舍尔把爱情跟大脑的恐惧系统进行了对比,“恐惧可以随时被激活,愤怒是这样,快乐是这样,悲伤是这样,浪漫爱情这种基本感觉也是这样。”

不仅如此,费舍尔表示,爱情来得太快可能有进化上的特别原因:我们的祖先是以小团体的形式生活在一起的,他们平时不会经常遇到很多人。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的女孩被家人带到一处水潭,她看到水潭另一边有一个可爱的男孩,那么她立刻被男孩吸引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跟其他人交往的机会并不常有。”

爱情有不同的类型吗?

托勒凯特认为,没有。从神经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即便通往爱情的道路肯定是千差万别。

“有时候人们需要相处很长时间才能彼此萌生爱意,有时候人们很快就檫出了爱情的火花,有时候爱情忽冷忽热,于是我们给那些体验起了不同的名字。”

费舍尔认为,有三种不同的脑区系统是面向交配和繁殖的:性驱力,浪漫爱情的强烈感觉,以及深度依恋的感觉。

她说,它们经常被误认为是逐阶段发展的,但其实可以以任何形式被激活,而且可以同时存在。

“认为性驱力是起点,然后发展到浪漫爱情,再接着变成依恋,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她说,“你可以从自己对大学、单位或社交圈中某个人的深度依恋开始,然后时移事易,突然之间你就对这个人产生了爱情。”

爱情的目的是什么?

托勒凯特说,爱情是为了生存,“你无法独自在非洲热带草原上生存,你也无法独自在丛林中生存。因此,爱情或其他情感依恋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善待彼此,有时候能够为别人奋不顾身,并真正考虑到别人的需求。”

费舍尔也认同,爱情在数百万年前出现是为了推动物种的发展。

“爱情进化出来是为了开启交配过程,97%的哺乳动物都不会配成一对来照顾它们的下一代,但人类会这样做。”她说,“人类配对结合是在大约400万年前出现的,而浪漫爱情的脑区系统也随之进化出来,从而让我们能够跟某个特定对象开始交配过程,以便我们的DNA能够延续下去。

翻译:何无鱼

来源:WIRE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爱情观——读书笔记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八
如何做到爱情挽回学中情感共振
爱情vs出轨,请让科学说话
会深爱某人又同时出轨吗?外国人类生物学家,回答关于爱情的问题
五个理论,解释梦的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