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地闽南客家情

祖地闽南客家情
张振杰
一、闽南祖地对我来说,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二十年前,我和同族的两个长辈首次到闽南祖地--福建漳州市东山县樟塘村寻根认祖,续谱联宗。铺就了两地间宗亲交流的桥梁。
曾记得樟塘村一位年长的宗亲无比感慨对我们说道,三百多年了,你们对祖地念念不忘,不远万里,从中原河洛来闽南寻根,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交往,感天动地,可喜可贺!欢迎你们以后常来祖地走走,增加两地亲人间的感情,多多了解闽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我们祖上是明末福建延平郡王郑成功麾下的一员将官。
张梅,字开。漳州府诏安县五都樟塘村人(今东山县樟塘村人)。曾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驻守铜山海防。
郑经继位后,内部矛盾日益凸显。清兵南下,厦门、金门、海澄等海防相继失陷。康熙三年五月,郑经率南明眷属,董夫人及郑氏亲信,在大将洪旭护送下,从铜山退入台湾。命黄廷、涂孝臣、余伯益、张梅、杨正等人镇守铜山。
不久,清兵大举围困铜山,清廷遣施琅、李率泰、黄梧等大臣,对黄廷等人劝降招安。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虑后,黄廷等诸将投诚清廷。康熙四年,清廷命施琅收复台湾,因时机不成熟,收复未果,后对台湾的战事宣告暂停。便颁布“禁海令”实行“迁界”。

据《福建通史・清・大事记》记载:“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清廷任命施琅为大臣,裁撤福建水师,焚战船,设总兵一员,镇守海澄,所有投诚清廷原郑成功部的官兵,均分配外省屯田开垦”。正是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我们祖上率部移兵河南省河南府永宁县(今洛宁县)屯田的。

三、自从那次祖地之行后,我们两地之间交流频繁了。
再后来,我又到漳州台商投资区打工,结识了许多闽南朋友,客家知己,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产生由衷地热爱。
一般来说,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赣,粤三省交界的山区,交通闭塞,田少山多的地带,即江西赣州,闽西汀州,粤东梅州,河源地区。而福建漳州西南部的山区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客家人,这里是客家人与闽南人结合地区,文化相互融合,信仰一脉相承,客家话,闽南话通用。他们大都是元末明初自汀州府再次迁到该地区的。
闽南人主要居住在沿海,相对少山的平原地区,如泉州,厦门,漳州和潮汕地区,而客家人居住在崇山峻岭的深山地带。如漳州市诏安县的官詖、秀篆、䈓霞、太平等镇。这里和广东梅州、潮州接壤。云霄县马塘、乌山镇,与平和县的芦溪、秀峰等镇相邻。梅州市的大铺县,南靖县的梅林、书洋、奎洋等镇和龙岩市的永定县相结。生活在这片广大地区的客家人,大家称他们是闽南客家人。

四、2013年5月份,我在一个叫黄水才的客家朋友的相邀下,到南靖县奎洋镇参观了土楼。
整个土楼群规模宏大,气魄雄伟,令人震撼!承启楼是一个圆形的巨大土楼,直径近两百米,高十六米,四层,房屋五百多间。分为东西南北四大门供人们出入。中间的空旷大院间有祠堂,仓库,学堂,水井,禽舍等生活设施,就连排水系统都布局十分合理,充分反映了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
黄先生说:南靖土楼造型华美,古朴典雅,大气端庄,数量最多。被誉为”山间盛开的蘑菇,天上掉下的飞碟”。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旅游观光。
黄先生还对我介绍:客家民居如果细分又有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等几大流派。主要分布赣州龙南,全南,闽西的永定、漳平、长汀和广东梅州的大埔、兴宁、蕉岭等地。
行走在闽南大地,感受着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熏陶。闽南人,客家人都非常注重祠堂建设,祠堂是赋予他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他们整个家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的灵魂和根!还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情结。
而在闽南显得尤为明显凝重。每一座祠堂都雕梁画栋,装饰华美,斗拱相连,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闽南人、客家人的祖先都来自中原,来自河洛。
姓氏文化,祭祀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木本相连。每个姓氏的郡望,堂号和中原地区如出一辙。如:陈姓,颖川世家;林姓,九牧世家;黄姓,江夏世家;郑姓,荥阳世家;张姓,清河世泽;李姓,陇西世家;刘姓,彭城世泽;杨姓,弘农世泽;谢姓,陈留世家;王姓,琅琊郡望;薛姓,河南世家;周姓,汝南世家;钟姓,颖川世泽;游姓,广平世家等等,凝聚着中原郡望的烙印。祠堂的匾额也各有千秋,承载着每个家族祖先崇拜,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如:孝廉方正;四知流芳;中原先声;淳德可风;积善馀庆;忠厚传家;谯国流芳;勇冠三军;彪炳文光等等。
客家人崇文重教,不管生活再艰难困苦,也要节衣缩食,让孩子们走进学堂,学习知识,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因此,大批的客家名流,精英顺时而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彪炳史册。黄遵宪、张弼士、孙中山、胡文虎、朱德、叶挺、张发奎、叶建英、曾宪梓。女的有:曾志、李坚真、王彩香、廖似光、钟月林、郑小英等等,他们都是人中龙凤。
回望他们的精彩人生,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顶礼膜拜,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心潮汹涌。客家人与闽南人一样,善于开拓进取,多飘洋过海,到南洋各国谋生,或务工,或经商,背井离乡,坚韧拼打,发迹了,归乡了,必要盖一座红转厝,兴尽财力,修起了恰如其分的隆重。在如今闽南人,客家人居住的村落里,还能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归侨建造的老厝。
南洋风格的,欧洲风格的,中西合璧的,比比皆是。

五、在历史的长河里,闽南人和客家人结合地区,也流传着闽,客通婚的佳话,甚至还产生了新的姓氏。
明代成化(1465-1487)年间,云霄五通庙邓家厝虎公后裔二房六世再辉公,到今诏安县官彼坪寨村当私塾先生,当地(客家人聚住地)廖化公单生一女,名曰碧娘,端庄贤淑,诵读诗书。
廖公见再辉公英姿义气,忠厚风雅,敬而慕之,因而赘为东床。再辉公在官彼与廖氏生一子,友来公,友来生四子:永安、永宁,永传,永祖。此后,子孙繁盛,衍派四出,成为望族。
再辉公临终嘱咐友来公:“吾深受汝外祖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日后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㱲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如今在诏安县的官陂官、霞䈓、秀篆、太平、官北、顶安、北坑等村镇,张廖姓氏多达20多万人,辐射广东潮汕,梅州大埔,五华,兴宁等县。现在,闽、粤、台、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张廖,简姓均源于此,人口数十万,超过本土人口。
明末清初迁界时,又有人从广东梅州五华、兴宁迁至广西,四川成都洛带、张家湾等地。客家人,闽南人,潮汕人重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具有“忠孝传家国,读书训子孙”的优良传统。在财力上侨胞乡贤,慷慨解囊,捐资兴教,让人心里产生由衷的敬重!他们建大学,中学,成立奖学基金会,对考上大学的莘莘学子给予现金奖励,鼓励学生早日成才,报效国家。
如今我们洛宁县张营村,西山底村的张姓子弟,也享受东山县樟塘村的新加坡侨胞奖学基金会提供的奖学金。

六、客家人,闽南人的文化信仰,大体也相同。
妈祖信仰,关帝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是他们共同的信仰。客家人多了定光佛信仰,闽南人多了开漳文化(即陈政,陈元光文化)信仰。闽南人,客家人各种神明诞辰之日,则把神明雕像抬至人烟稠密的闹市区,进行声势浩大的神明巡游活动,爆竹不绝,锣鼓喧天,千人参与,万人膜拜,场面令人震撼。晚上唱大戏,则把神明供在舞台的广场中心,面向舞台,与芸芸众生一起看戏,希望神明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家人平安,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在闽南生活的六年时光里,我觉得闽南话比客家话难懂。相对来说客家话较接近现在的中原话。
我在漳州龙海市角美台资工厂里,曾结识了两名台湾的企业管理人员郑承豪、游梓瑜先生。闲暇时聊天,郑先生知道我来自河南洛阳,兴奋地说,我们台湾的郑姓源于河南荥阳,是随从唐末王审知入闽南,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再迁到台湾彰化的。我们台湾那边先祖地的墓碑上都刻着:荥阳郑氏多少世,明諱之墓!
所以,河南是我们的祖庭,有时间一定要到河南荥阳看看,祭拜祖先!

游先生是台湾苗栗人,他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来台商投资区五年了!他说他是客家人,先祖是从中原地区迁到闽西永定的。明末又从永定迁到台湾苗栗。
他说:在台湾苗栗、新竹、桃园分布着大量的客家人。台湾70%是闽南人,25%是客家人,闽南话、客家话是台湾的通用语言。
游先生说:中原河洛,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故乡。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到时候你给我做导游,可以么?我欣然应允。
闽南师范大学的张嘉星老师是闽南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她说:闽南话保留了最多唐代的古中原语音,客家话保留了宋代以后的古中原语音,这都是古代中原语音的活化石!
小张,你是闽南人的后裔,有闽南人的基因,要学学闽南话。
现在,我也会讲一些简单的闽南语,客家话。客家人,闽南人都源自河洛。自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因躲避战乱,中原士族,拖家带口,衣冠南渡,或府兵来此平叛,或流放的官员等等,这些流落数千里之外的河洛郎,经过千年融合演化,逐渐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客家民系和闽南民系。
他们世世代代在南国繁衍生息,传播中原文化,光大河洛文明;为了化解他们的故国乡愁,便把中原的地名镶嵌在闽南大地上,如泉州的洛阳江、洛阳镇、洛江区、洛阳桥、晋江等。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的洛滨村,村里的房子称洛阳厝,以此来寄托他们对故国祖地,心灵家园的刻骨铭思!

七、2020年的9月份,我又到东山岛樟塘祖地一趟,参加福建省张氏委员会东山县张氏联络处成立大会。
参会代表200多人,有来自福建省、厦门、泉州、漳州及漳州各县的张氏宗亲代表,大家欢聚一堂,气氛异常热烈,并结识了好几名客家代表。
张源渊,诏安县官䏢人,客家人,属于我们虎公的派下,其祖上是云霄二房再辉公派下张国初,漳州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人,和他攀谈中得知,他是南靖的客家人,祖上是元末明初,由闽西汀州府迁入南靖,属于张化孙派下。
现在南靖已发展到近十万人。张荣仁,南靖县人,福建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乡情未老》,《兰谷追梦》等多部著作。荣仁先生得知我是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来参加会议时,兴奋地握住我的手说:我也属虎公派下,我们同祖同宗,你们洛阳我到过,我们南靖土楼旅游产品推介会的时候,我在那里呆了半个月。洛阳牡丹,名扬天下!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都去了,洛阳不愧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美丽大气,令人向往!
我接着回应道:如今洛阳的应天门、天堂、明堂、丽景门、九龙池也都建好了,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盛景,今年的中秋晚会将在应天门向全世界华人现场直播,大家都爽朗回道,一定准时收看。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这是客家精神。而闽南人,潮汕人也具备了这种精神。在闽南,潮汕地区的台胞,侨胞,和客家精英一样,捐资建校,修桥铺路,创建医院,投资办厂,开发桑梓,助推经济,回馈父老,报效家乡,让人由衷敬佩!张国初、张渊源、邱建国、郑伟平、林俊、陈舜才、张荣仁这些客家知己,闽南朋友,都和我保持着联系。
前几天和张初先生通话,我说:洛阳市正在全力以赴争取承办第33届世界客属垦亲大会时,他兴奋地回应道:好,千年帝都,客家祖源,早该承办一届世界客属大会了,到时候我们一定组团去参加,顺便到洛宁看看你们的将军府。
我也爽快地回答道:小张欢迎你们,河南洛阳欢迎你们——河洛郎回家!

张振杰作品集锦

地名,凝聚着我们的乡情

简说客家人与闽南人

洛河、洛神——河洛人的精神守望

闽营人迁居中原的历史由来

洛宁县赵村镇张营村张姓家族简史

从中原“三王”到福建“闽王”——从福建迁至洛宁屯田的王氏渊源

作者简介:张振杰,1968年生。赵村镇张营村人。1992年高中毕业。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热爱文学,爱写散文。先后在《中州统战》《三门峡报》《县域经济》《闽南日报》《新洛宁》等报刊上发表作品。现在在江苏南京打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闽南人和客家人,到底有哪些不同?
从边缘看客家:闽南客家研究
为什么南方人说广东看起来像三个省
河南县城,客家人和闽南人的共同老家
大田
中国最强四大方言,皆可再存百年 (历史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