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那件事 我终生难忘

那年那件事 我终生难忘

胡天武

五十年前的1972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问了中国,改变了之前中美外交关系上长期的敌对状态,开辟了随后二十年的两国蜜月般的外交关系。二是那一年春天,国家首次从农村知识青年中选拔了一批青年干部,为国家干部队伍输入了一批新鲜血液。这部分人后来都成为国家基层干部队伍中的栋梁之材,这些后来被称之为老三届中的佼佼者,都造福一方,惠及后人。今天,我要说的就是第二件事,在选拔青年干部中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件事几十年来在我的心上一直像烙印般地无法抹去。它对我一生的影响之深,打击之大,无以复加。它对我的人生有可能本该是光鲜亮丽的,而变成了完全不能相比的这样一个样子。也许我极有可能同那些幸运者一样,成为一个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成为县里边的一个基层干部,甚至更好。父母,儿女们都会因我而自豪、骄傲。但我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因他一时的一段偏激的话,使我跌落悬崖,抱恨终生。使我将一个农民的身份保持至今。
这件事成为我一生中永久的记忆,几十年来不断想起,记忆犹新。但我却始终不与他人诉说,因为它是我心理上的巨大伤痛,说出来就如同把我心上血淋淋的伤口展示给他人看,使我自己重新痛苦一回。同时,也怕影响到故事中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时间能抚平一切伤疤,如今,这件事已经整整过去了五十年,故事中的人大都已作古,而我自己也已年逾古稀。现在儿女孝顺,子孙满堂,我也随儿子定居在洛阳城中多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近年来,看到不少同龄人写出了回忆录、诗篇,来描述那个年代的往事。想想国家的机密文件三十年后就可以解密了,我也决定把这件事披露出来,与大家共享。见仁见智,一睹为快。
文中的故事完全真实,绝无虚构,所属人物全部使用化名。所涉及到的人物及其后代,见之若有不适,敬请谅解。
如今,半个世纪已过,一切尽可化作烟云散去。
《一》
一九七二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作为大队一个新上任的会计,正在大队办公室里忙碌,大队副支部书记王兵,从外面领进来两个干部模样的人。他告诉我:这是县里的两个干部,一个姓王,王局长,一个姓李,李主任。来咱大队办点事,让我负责安排他们的吃住。这是我的份内事。我赶忙把办公室收拾了一下,让他们二人坐下休息,随即出门去生产队安排晚饭。等我再回到办公室时,屋子里就只剩两位干部了。我问二位此次的来意,李主任说,这次县里准备从农村选拔一批青年干部,他们是来做调查的。
我问:这次选拔的条件是啥?
李主任说:主要是三条,一是初中毕业以上学历,且在农村锻炼三年以上;二是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三是出身要好,无不良社会关系。
我问:像我从高中毕业回来到现在正好三年,但我这三年一直是当民师的,算不算参加劳动锻炼?
他说:那当然算了,都是参加农村锻炼了嘛!我心中一喜。
他又说:方式是明天召开大会,每个生产队参加三个人,队长、会计、贫农代表,还有全体大队干部,进行评议。
晚饭时我回到家,向父亲说了此事。我说:按照条件,这几条我都符合,我1968年底毕业回来,今年正好三年。他是初中毕业,而我是高中毕业。年龄,我今年23岁,全都符合要求,成分咱是贫农,社会关系咱没有啥毛病。
听我说完,父亲对我说:这事儿你去跟魁安扎句话,咱村贫农代表是魁,这人是有名的“大炮,”不敢叫他到时候瞎摆。
吃罢晚饭,我就往大队梨园子里跑,魁是在大队梨园子里看护园子的。按农村辈份,我该叫他魁哥。来到梨园,魁哥正好在。
闲聊了一会儿后我说:魁哥,我给你说件事:明天大队开会,一个生产队参加三个人,队长、会计、贫农代表,会议是评议三个选干人员,其中有我。你是咱村的贫农代表,明天开会时,要多说好话,别说跑题了,这事对我很重要的。
他听后说:我知道了,你清放心了。
夜里我前后想了一遍,觉得我在三个候选人之间,条件算是最好的。另外两个都是初中毕业,唯我是高中毕业,又是省重点高中毕业。心想没问题的,我的机会来了!天生吾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的出头之日到了!
第二天上午的会议我没参加,因为要避嫌。下午,我去到大队部,王、李二位干部准备要走。我问李主任:上午的会议结果怎样?
他沉吟了一下说:定下了,是梁耀。你的问题主要是大家认为你这几年一直在教学,没有参加劳动锻炼……他顿了一下说,你还年轻,以后机会会有的。我木然了,后悔这几年当民师,失去了这个机会。
旁边的王局长说:你才二十三岁,还很年轻,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国家建设很需要像你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前途是光明的!听他这样说,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送走两位干部,我一下午都没有缓过劲儿来。好在新接手的会计工作,新鲜忙碌又充满生机,我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大队的日常工作去了,把这件事逐渐忘掉了。
《二》
地里的麦子一天比一天发黄了,天气明显地燥热起来。这天上午,大队组织进行估产。这是麦子成熟前每年都要进行的工作。那时,每年麦子成熟前,都要对各生产队的麦子产量进行评估。这片地有多少亩,每亩单产有多少斤,这一片地总产量有多少,然后,全生产队今年夏季能收获多少斤麦子,都要先做个预估、预算,以防止各生产队对当年的产量少报,这就是估产。参加的人员是全体大队干部。
当天,十几人在支书带领下,东坡上西坡下。逐个地块进行评估。当天上午,烈日当空,热浪袭人,一行人上到西坡,来到一棵大柿树下。柿树高大粗壮,树叶浓密如盖,浓荫之下凉意嗖嗖,大家就坐在树下歇息乘凉。
大队妇联主任高玉肖擦着汗说:"哎呀,中和,我真走不动了,你们上去看看算了,我跟天武坐这儿歇歇!"
大队长中和说:"中,中!你是女的要照顾。天武最小,你俩人歇歇,我们上去看看。"
于是,我和玉肖就继续坐下休息,不想,一个惊天秘密就此揭开了。
玉肖是我们大队多年的妇联主任,比我大七八岁,是我的一个远方亲戚,我叫她嫂子,她开口说:"你这场事儿,清清叫你村魁弄坏了!"
我吃了一惊!"啥?叫他弄坏事儿了?"
于是,她开口说了下面的一段话,直惊得我目瞪口呆,万万没有想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这么一个足以影响我一生的,对我打击最大的一件事,竟是这么产生的!她的这段话我记忆了几十年,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每逢触及此事,回想起来,我都会呼吸急促,心肌发疼。
她这样对我说:那天的会义我参加了,大队干部就你没去,其他人都去了。咱大队是14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3个人,共42个人。9个大队干部,加上人家两个县干部,一共50多人,三间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王局长首先说了会议精神,提名了二个候选人,就开始讨论。咱大队是全公社最大的大队,一共是三个候选人,你是第一个,提出你的名字后就说,大家发表一下意见,看有无啥意见,大家都发发言。满屋子人还没有一个人说话,你村魁就站起来发言了。
他说这个人我知道,我们是一个村的,他爹弟兄五个,排行是老五。过去在我们村是一霸。弟兄五个,人多势众。旧社会那一年,天下猛雨,村里大水要从他家门口过,他爹不叫过,他弟兄五个和我们全村人打架。他二伯手里拿着一把钢锨,要铲我的头……
后来,他们家和西山恶霸王几里结下了孽库。王几里要杀他全家。他四伯就是那时被打死的。他二伯家孩子天生,被撵得跑到了北山,鞋都跑掉了,光着脚跑了几十里,半年没敢回来。他爹被人家拿着枪压到了关庙,非要打死他不可。瞅个空子他跳崖跑了。人家撵到河边,瞄住啪啪打了几枪,没打住,他钻沟跑了。后来,他跑到崖底村,参加了治安队……
治安队是什么组织?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治安队是洛宁县解放前地方上的一个武装组织,由有权有势的土豪劣绅掌握,有枪支弹药。名为防范土匪扰民,实则尽干坏事。属于敌对势力。当时,我父亲被仇家追杀,走投无路,无奈之下跑到崖底村。治安队有个叫赵四的我爹认识,跑到他那里躲了一阵子,这咋能是参加治安队?后来,赵四劝我爹去洛阳告状。说没有别的办法,人家势力太大,你在这里也不能常住。于是,我爹和我二伯,背上干粮就准备上洛阳告状。走到半路,听人说解放军打下洛阳了,政府官员都跑了,他俩人又回来了。这件事当时是我父亲为了活命,找地方避难。如今被说成是参加治安队,问题就大了。他这一说,大家都觉得说扒了。
玉肖继续说:满屋子人一时都哑口无言,静悄悄地没有人敢吭声。人们就开始往门外溜,一个一个都去到院子里了,屋子里只剩下两个干部和他。时也不坐了,起身两脚蹲到了板凳上,手舞足蹈,满口唾沫星子溅老远,声音又大又响亮。别看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人家可不是口迟嘴笨之人,说起话来满嘴喷沫,滔滔不绝,不管有人听没人听,越说越有劲儿
两个干部见屋子里没人了,着急起来。对着门外喊,都回来,都回来!开会哩,你们都出去干啥?院子里的人一个一个又回来了。干部说:开会要遵守纪律,不能出去乱跑!待大家都坐下后干部又说,那是这,既然这个人大家有意见,那咱先放一放,继续往下进行。
第二个候选人是现任副支书王兵,先看年龄,属羊的,29岁,超龄,不说了。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梁耀,上门女婿,是大队卫生室抓药的。年龄25岁,成分,贫农,学历,初中毕业。没毛病,有人说,这人好,整天笑呵呵的,早晚抓个药,早叫早到,晚叫晚到,态度可好,没意见,中!
于是,梢头结大瓜,这最后一个就行。两个干部见任务完成了,把名字一写。散会!
玉肖说完了,两眼盯住我,不再说话。我气得胸膛一起一伏,半天才说出一句话:"原来是这样的!"
我一生仅有的一次最好的机会,就这样被葬送了。玉肖见我不说话,又说:"魁这个人是个大炮,是个憨胆大,啥都敢说,敢说敢撂。说出话来,没人敢接。文化大革命那一年,选举革委会主任,大家觉得他造反精神大,要他当革委会主任,他上台讲话:我是革委会主任,今后都得听我的话。谁不听我的话,就是不听毛主席的话。大家一听,都笑了,去球吧,你下去吧!把他撵下来了。
《三》
我是1965年考上偃师高中的。这所著名的豫西地区河南省重点高中与著名的洛阳市洛一高齐名,当年,我以第6名的成绩考入该校。自进入学校后,信心爆棚,心中的目标便是,三年后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在那个文化人缺少的年代,家乡人都说村里出了个秀才,纷纷传颂,一时名声大震,妇孺皆知。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毕业时,上山下乡成了我们最光荣的唯一去处。1968年底,大学停止招生,高中一、二、三年级同时毕业。全体教师、学生各回各家,学校校址也卖给了中央邮电部,改成了摩托车厂,生产黄河牌大摩托。
我的大学梦破灭了,因为我是农村户口,回你的家就是了,也算不上是下乡知青,回到家就成了农民。
第二年春天,我当了个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三年。三年的民办教师,我倒是干的有声有色。那时,我只比我执教的初中学生大三、四岁。有的只比我小一两岁,小学时都是同学,这时是亦师亦友,不分大小。滚瓜烂熟的中学数学,我闭着眼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每日里和学生上课讲书,下课踢毽子,倒也快乐无比。
但我的理想,我的愿望,岂能就此磨灭?三年期间,总盼望着啥时候有机会能去当兵,或是当个工人,总不能当一辈子农民吧!那时的民办教师,一个月工资七块钱。教学的头一年,我教一年级,每月只挣三块钱。我怎能甘居此地!可我盼望的机会总是屡见屡失,原因大都是由于自己不是商品粮户口,没有资格,或是消息知道得晚,加上没人提携,指标总被别人抢去。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一一选干。感觉这次国家就是专门要选拔我们这批毕业生的。年龄、学历、经历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条件,一旦被选中,我就成为国家干部了,一步跳龙门。可是,可是就由于他,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一个村里人都送外号“大炮”的人,一个说话“管撂不管接”的莽汉子,一通没经过任何推敲,没任何考证的话,而彻底葬送了我的一生。
那天,从地里估产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父亲,他一听大怒,正要去找魁,他正好来了。
我爹劈头就问:"你咋说我那年去崖底是参加了治安队?你不知道我那时是去避难的?"
魁笑着说:"五舅,天武这事清叫青水弄坏了!不是我说你参加过治安队,是青水说的。"
我爹一惊:"咋?是青水说的?"
魁说:"听青水说,旧社会你参加过治安队,我是听他说的。"
他嘴里说的青水,是当时大队的大队长。
我爹说:"他青水咋胡说哩?他青水能不知道那年我跑到崖底是去避难的?他现在咋能这么说,害了天武一辈子!我去寻他。"
我这时倒是很冷静:"爹!咱别去了,事儿已经过去了,你现在去找他,他即使承认他错了,这事儿也回不来了,这事已经无法改变了。算咱没那命,以后等机会吧!"
事后,我又安慰父亲说:"算咱没那命!人家青水是大队长,我又刚进大队部,以后要长期相处,伤了和气,我的工作就不好干了。况且,人家到底说没说过这话,又是怎么说的,魁哥能说清楚嘛?这事过去了就算了,以后日子长着哩!"
父亲的脸色好久都没有变过来,经常是一声不吭,出门进门,闷声不语。我怕父亲生气,经常给他说些大队发生的事给他听:上午陈村的发奎去大队找我,说他儿媳妇生了孩子,要开证明去公社领布票。那时候,买布做衣服是要有布票的。他说能多领点儿吗?我说跟你写成双胞胎不就行了!他高兴极了,连连夸奖我。又说下午大队卖桐树苗儿了,邻村一个同学来找我买树苗儿,对我一个劲儿说好话,说我现在有权了,比干民办教师强。父亲见我干得高兴,脸上逐渐有了笑容。
这件对我当时影响最大的事,在我后来的几十年中不时被想起。那些被提了干的人,后来有的当了县委书记,有的当了副县长。许多人当了局长,最差的也当了副局长或副乡长。
每逢想起这些,我的心都会伤痛一阵子,悔恨我当年不会办事,人太老实。那个魁哥其实也是个好人,在这往后的几十年里,每逢我家有活儿有啥事,我爹一叫他,他就到。不怕脏不怕累,风风火火,舍身舍力。我知道他不是心坏,而是说话口无遮拦,想到说出。只顾说时眼前痛快,哪怕过后洪水滔天。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往事都已成了历史,文中所涉及的人大都已作古。魁哥死了三十年了,玉肖嫂子也死了。曾经干到县委书记的同学四十多岁上也死了。和我同为候选人的两个人,一个在大队干到退休,本来身体还算硬朗,前年突患癌症,三个月后死了。提拔上去的梁耀,我们关系一直很好。后来干到公社书记,也死了二十七年了。他媳妇是我得远房亲戚黑姐,黑姐至今寡居,随儿子居住在县城。
那次,说起当年耀哥提干之事,她说:"其实你耀哥那时也超龄了,他是属鸡的,那年他二十七岁,和我结婚时瞒了年龄,少报两岁,怕我嫌他大。"
我心里一紧……
《四》
几十年来,这件事我虽不时想起,但我从没对外人叙说过,至今,鲜为人知。我不愿提起此事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影响到故事中人物的后人;二是我偶然想起,都会鼻子发酸,心痛一阵子。在我的老乡和朋友之间,知道此事的也仅寥寥几人。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内幕早可以解密了,现在,我把它写出来,已无关利害。望看到此文故事中的有关人物的后人,若有不快,亦多加原谅。这是历史的原因,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无关人心的丑美。大家阅毕,茶余饭后,尽可一笑了之。
2022年11月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浠蕲事20:白条岁月
(长篇连载)柳叶 ——献给遥远的爱人 (第二章) | 张学武
九堢村的阶级斗争材料汇集
生产队挣工分的一些记忆
散文||我的1978(下)
稷山 胡根庆//风雨彩虹一一长篇小说连载(四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