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宁卫姓的三个家族群落

在整理自己家谱的过程中,我同时见到并了解到了同姓的其它两个家谱,由此,在洛宁我发现了三个卫姓家族群落,虽同姓却不同宗,现将三家族谱比较和评论,今作详细介绍。

三个卫姓家族群落原始地分别是:卫家凹族群、中原和方村族群、涧口和南位族群。三个族谱均记始迁祖是在明初,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而来。卫家凹族始迁祖则是先迁居陕县石塬,复而迁居柏原,再后迁于现居地——卫家凹。
中原、方村族始迁祖最早生活在景阳川峪口西侧的孟村,三世祖一代兄弟二人分别迁方村和中原。涧口和南位族先祖明初迁居洛宁何处?无考。始迁祖之后分为两支,一支落户涧口村,一支落户南位村。三家族群始迁祖虽同来自山西,时间也相差不远,结合当时实际条件,来自山西同一地方,且同宗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可以断定这三个卫姓家谱始迁祖是同姓但不同宗。
另外,卫家凹族始迁祖祖谱上有名字:约,而另外两族始迁祖则没有留下名字。
中国民间家谱盛行、且传入我们洛宁这个偏远的山区小城是在明中、晚期。我们涧口和南位村族家谱今已续至第二十世,另外两族谱均续至第十七、十八世,大约可以推断家谱从明中晚期的嘉靖朝往后,洛宁才风行续家谱,而此时距家族始迁祖时代已过一百多年,很多事情已不记得了,所以,三个家谱上始迁祖至一世祖之间有断代,相隔多远?中间隔几辈?都无法知晓。
卫家凹族谱资料保存的最完整,有光绪年的旧本,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续抄本,二零二二年又有了新续、新印本,资料完备齐全、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卫家凹卫氏家族族群兴旺,后代已达千余口,人才辈出,除了卫家凹还散居在洛宁的中河、柏原 、上戈、下峪,山西的平陆、陕西的西安、武工、澄城、大荔等地。优秀的文化传承诞生着家族的强大凝聚力。近年,又在老家庙旧址上新建新家庙,庄严雄伟、气宇不凡、古色古香。
据传,回族镇中原村和赵村镇方村卫氏族始祖也是洪洞移民,谱系统成书于一九九四年,之前,只有中原村卫姓立祖世序和家族祭祖碑等重要家族资料,一九九四年的家谱编写才更加系统和完整。中原和方村卫姓原是三世祖两兄弟。二零一七年中原和方村卫氏族谱再次新续编,本系家族除了洛宁还散居在洛阳、焦作、陕西宝鸡、浙江温州、四川成都、新疆昌吉、乌鲁木齐、甘肃天水、宝岛台湾等地。

涧口村和南位村卫氏族,先祖于明初洪武年随大批山西洪洞移民迁入洛宁,现存民国初年的家庙残碑记载:
“……(残缺)通迁永邑,分为两支,(发展至立家庙碑时)涧口村一百多户,南位村二百多家。”可见涧口村和南位村卫氏族在一百年前的民国初年时候就已有三百多户近四百户人家,过去每户至少四口人以上,所以合计至少一千多口至近二千口人。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南位村这个在洛宁已消失一百多年的村子,《洛宁县志》记载,南位村位于洛河北岸、洛宁县城(老城东关)以东约六里,即现在王协大桥北位置。南位村又称南卫,乾隆三十七年卫氏族始祖碑上记载是“南卫”,而民国初年家庙残碑记载变成了“南位”,可见南位村在明代和清代前期一直叫南卫,也证明南卫村和卫氏族密切相关联。南位村卫氏于明代前期、和涧口分支后出现了一家十门,十兄弟,都成家立业传后,传承数百年至今。
卫氏族谱形成于明中期以后,距“十门”一代还有距离,具体相差几代也是未知数。我院东村卫氏族谱抄本在起始就点明“先祖世居南卫,于清朝迁居院东,本族共十门,吾系第五门。”南位村卫氏族即是根在南位、由南位村迁出的“十门”后辈人,虽然这些卫氏族谱上看不到共同的先祖,但他们有一个共同标签、“十门后人”。卫氏家庙残碑记载南位村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被洛河大洪水完全冲毁:“毫厘未有,片瓦莫存”,南位村居民搬迁至今城郊北寨村以北的山沟口。南位卫氏族家庙旧址就在这里,家庙在哪里,家族大本营一定就在哪里,现在北寨村有卫氏族十门后人共七门。
我院东卫氏族家谱是南位村卫氏族十门之一支,抄本上没有时间,不知道抄写于何时,而今重续家谱,却找不到十门的真实门系资料,北寨卫氏族谱几十年前被火灾烧毁,涧口村卫氏族没有系统族谱,我保存的院东村卫氏族谱抄本是孤本。
但十分幸运的是我发现了北寨卫氏族始祖碑和家庙残碑,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特别是清乾隆三十七年的卫氏始祖碑,记载了二百五十年前(1772年),散居洛宁各地的南位村十门后人,共同积资在北寨卫氏族始祖茔地修坟、置地、建房、立碑等事宜,碑文还记载了卫氏族始祖茔地位置、风水、环境等,详细且文笔优美。
更加重要的是碑文记载了南位村十门后人分散在“南位村、院东村、孙洞村、高村,西山,”为我找寻其它十门支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高村即现在的底张乡中高村和下高村,二百五十年前,高村可能还没有分上、中、下三个自然村。
乾隆三十年,南位十门后人就在各地形成了族居群落,说明此时距离迁出南位村已经很久了,至少四代及以上、一百多年时间才能在迁居地形成族居群,所以可以推定南位村部分十门后人,迁出南位的时间应该是在明末和清初时间段。
孙洞和高村卫氏族现在还有很多户,彼此知道自己同族,由于年代久远,和其它同族人联系渐渐中断,族人只记得老辈人说,其它同族人是涧口村卫氏族,家族人历史上是在“洛河沿上搬来的”,但现在已不清楚“南位”和“十门”,更不知道自己是十门中的第几门。
今年春,孙洞村和高村卫氏族一行,随我一起查看了始祖碑、家庙碑、家庙旧址等,对自己本族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在他们那里我也知道了始祖碑上提到的西山是现在兴华南村,当地人小范围称西山,南村确曾有一户卫姓家庭和孙洞、高村卫氏族同族,上辈人一直有联系,直到近年,随着老辈人离世,女儿出嫁,西山的这支卫姓十门后人确定没人了。
涧口村和南位村卫氏族分开两支、及稍后的十门分开系很早,距今已五百多年,遥远时间将家族记忆消磨殆尽,民国初年的家庙立碑,可能是南位村卫氏十门最后的一次相聚,家庙碑文记述立碑就是为了“人俱迁于四方”的南位十门后人,将来不至于“自己者不识自己一家”。
在这次续修家谱的同时,我格外将其它同族资料收集在一起,其它同族虽没有完整的家谱,却有后整理的断代残谱。根据掌握的资料,我分析整理了明初至一世祖之间的断代谱系结构,力求整个大族谱系明晰完整。整理家谱是一项系统工程,操作起来才知道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涧口卫氏族整体现情况我还在调查整理。卫氏十门后人现在还散居在县城东关、西街、柴巷、卢氏,宜阳张午、洛阳、郑州、上海、云南昆明等地。
洛宁卫氏这三个家族群落,明代起始只是三户人家,六百年的发展,现在成为数千人口的规模,我们不禁感叹:大河奔流,沧海桑田。在此昌隆盛世、国泰民安的历史时刻,用心为自己的家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今生无憾。
卫光明作品集锦
南卫寻踪
蒸肉飘香
洛宁聚魁楼
探访卫家凹
一件军大衣
洛宁卫氏家训
洛宁卫氏“老十门”
春光明媚 春山之行
洛宁涧口白马石狮
《红楼梦》中的河洛文化元素
清乾隆三十七年仲春卫氏始祖冢碑文

作者简介:卫光明,洛宁涧口院西人,六九鸡,漂泊打工半生,工作之余,读书、码字、自娱自乐,资深红楼迷,自号、网名追梦人、红楼为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沧州文化研究】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东光周邦与《周氏宗谱》
贵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河南濮阳五星乡大井万氏祖茔碑志
寻访一代帝师王东槐故里
【总第1293期】【特别推荐】高朝阳丨碑刻内外的家风
​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郭店镇支楼村 支氏家族修谱序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