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宁县下峪镇崇阳村松阳故关


从历史遗迹上说永宁,熟悉永宁历史沿革,才能掌握永宁历史,不会把家乡历史搞错。洛宁是人类最早的群聚地区之一,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新石器时期洛河沿岸的方村、古村、马店、唐坡、西王村、坡头、寨子、陆地等形成了远古文化中心。历史上洛宁夏属豫州,商为金门,周归召伯,战国属韩,春秋为三川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2年)建宜阳县。东汉属河南郡,三国属魏,东晋属司州。西晋,弘农郡,渑池县治蠡城,今洛宁县旧县村。十六国,后赵公元(359年-351年)石勒,豫州河南郡,前赵11年(328年)后赵主石勒杀刘翟后,永宁归后赵。永宁元年(350年)后赵灭。永宁属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冉魏灭,永宁属前燕。建熙十年(369年)洛阳陷,永宁归前秦。前秦弘农郡,渑池县在蠡城。
北魏延昌二年(513年),在今洛宁西,置南陕县,以此为陕县。沿长水城,属司州恒农郡。洛河南置金门县,属宜阳郡。 
西魏,义州金门郡设北陆县(陈吴北)。崤县大通六年治所陕县南县村。南渑池县治所蠡城今旧县。金门县陈吴乡北部。北宜阳县今阳州。宜阳郡熊耳县治所黄枦城(大明城村一带)。义州弘农郡长渊县今西长水村。
东魏置金门郡(534年),治金门县城,属阳州领南渑池、金门、南陕县、卢氏四县。兴和年间崤县属义州恒农郡,南渑池、金门属义州宜阳郡。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文帝时置北宜阳县,治所黄栌,属义州宜阳郡。废帝元年(552年)南陕县更名长渊,属义州弘农郡。次年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仍属义州宜阳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置崤郡,领陕中、北陕、崤三县。武帝保定五年(565年),在同轨县城置同轨郡,属东京,领熊耳,渑池两县。周改南渑池为昌洛,隋改昌洛为洛水。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宜阳,同轨二郡。熊耳改属河南郡,熊耳县徙于同轨城。同轨城,今杨坡城头一带。大业初(605年)废崤,洛水二县并入熊耳。
唐武德元年(618年),更熊耳为永宁,治所永固城。改长渊为长水,两县属河南道河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在大宋,刀环之间设函州,属永宁。在卢氏设虢州,长水属虢州。武德八年(625年)函州废,永宁改属熊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熊州,长水、永宁属谷州。后县治数次迁徙,武德八年于同轨。贞观十四年(640年)于莎栅,十七年于鹿桥驿。显庆二年(657年)废谷州,永宁、长水改洛州。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洛州称河南府,永宁、长水属河南府。
五代永宁,长水两县分治,属河南府。
宋代永宁,长水属河南府,隶京西北路。北宋咸平元年(998年),永宁县迁徙回永固城。1126年金军破京师,宋都南迁,永宁属金南京路。属韶州,长水属嵩州,隶南京路。正隆元年(1156年),永宁改属嵩州管辖。
元代永宁、长水两县皆属河南路河南府。至元三年(1266年),长水、永宁合并,称永宁县,治所在永固城。
明、清两代永宁属河南府,隶属河南行省。清道光元年(1821年),避宣宗景宁讳,称永宁“宁”为永寧。

洛宁县西部历史上设松阳关,查历史该关于隋初开皇二年(582年)设。松阳关初设于松阳沟口,因隋朝刚建立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在主要地区设立关卡。任务是掌握军事情报,社会动态以及流动人员,巡查检验地方动向,揖捕盗贼,巩固隋朝政权。关令的职责是“掌禁末游,伺奸慝(tè,邪恶之意),凡行人与车马往来,必据过所(注:通行凭证)以勘之。”
松阳关位于全宝山北,因全宝山北峰名松阳山,松阳山溪水又称松阳溪水。从松阳山发源的松阳溪水沿山流淌汇同各沟溪水,逐渐汇聚变大形成松阳河。松阳河沟深47里,最高峰为船板山即今全宝山,海拔2103.2米。松阳沟内有名沟72道,无名沟多如牛毛。松阳河出沟口进入松阳盆地即今崇阳村,松阳河水流经崇东寨阳坡、北坡、下河约五公里经茅草凹下庄河滩和兴华北寨后河滩汇入洛河。

《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舆地考六处。有熊耳山、嶕崤山、榖水、高门关、松阳关、鹈鹕关。又有回溪,冯异败师处......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 河南三俱有巡司志云:县西六十里有松阳关,尤险厄。
《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舆地考六有熊耳山、嶕嶢山、榖水、高门关、松阳关、鹈鹕关。又有回溪,冯异败师处长水 ...《水经注释》第4部分。
作经杨当作阳方舆纪要云宁县西六十里有松阳关极险阨下松阳山同,又东合黄城溪水......
《大清一统志》地理志卷二0六记载;松阳故关旧志高门在永宁西百二十里即古高门城。又崇阳关在县西八十里旧皆置巡司。崇阳即松阳之说也。
民国六年县志记载:唐松阳关《唐书.地理志》长水有松阳关。
《方舆纪要》:永宁西八十里有崇阳镇,关有巡检司。
洛宁县地名志载:《方舆纪要》永宁西八十里有松阳镇、关,有巡检司。
《河南府志》唐松阳,《方舆纪要》作崇阳。《明史.地理志》亦作崇阳,实一地也。

松阳关在今下峪镇崇阳村一带。
松阳关始建在松阳山口设松阳关巡检司。有司长、副司长各一人,官居九品,巡检司人员八人,巡检司的軍卒由府以上官府招募。巡检司衙门低于知县,还置有属吏录事、典事等。关令的职责是“掌禁末游,伺奸慝(tè,邪恶之意),凡行人与车马往来,必据过所(注:通行凭证)以勘之。”主要任务是:揖捕盗贼,盘诘奸伪,查验出入松阳山人员,并负责抓捕当朝违犯律理的犯人。
松阳关在唐朝初期关口共有十二人,有司长一人,副司长一人,巡检军卒八人。军卒由马三宝将军从所属驻军抽调,松阳关归唐马三宝管辖。随着国家的稳定,唐贞观元年以后(公元620年),松阳关归地方郡府管辖,军卒由地方府郡招募,任务不变。
宋时松阳关军卒不变,由地方郡府一级管辖,军卒从招募中配备,任务不变。
元朝沿用宋朝管理办法,松阳关归河南府路管辖。军卒从府路招募配置,任务不变。
明朝景泰元年,松阳关由松阳沟口迁崇阳镇北建松阳关衙门。军卒由河南府招募管辖,任务不变。清朝沿用明朝办法管理松阳关。
从 隋、唐、宋、金、元、明一直设置于松阳沟口。至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改松阳村为崇阳镇,松阳关衙门改设在崇阳镇松阳河西岸,这里有东、西、南、北大街,东大街路北为巡检司衙门,对面现在学校为关帝阁。衙门设东、西、南、北四门。再北明时建有铁梁桥现还存,此桥为大方石砌筑内穿铁梁十二根。这座石桥原名叫铁梁桥。后来又叫聚仙桥,这里还流传着很多鬼怪故事。

铁梁桥呈拱形,中间稍高,跨度一丈八尺,高两丈,宽两丈四尺,长两丈六尺,还有南北引桥。桥两边的条石都用铁板把住,再用石灰浆砌灌。桥东有一块黑麻子石,太大太重就趁势砌在引桥东边。桥建成后,夏季年轻人干脆就在桥上过夜,醒来后听见有人说话但却看不到人影。还有的人本来睡在石桥上,醒来后却发现在庄稼地里。有人在黑麻子石上睡一晚上,起来后就浑身疼患病。远方看桥上灯火闪烁,但到跟前却啥也看不见。还有一天夜里,河东一苗姓人回家,看到石桥上有人唱戏。很多人挤来挤去他喊着让人让路,结果看戏的人都不见了。第二天他约些人来到石桥处偷看,他们半闭着眼看到有人在唱、跳很疯狂,再一细看这些唱戏的都长有尾巴。他们止不住喊了一声,就不见唱跳的人了,但手一摸黑麻子石,却滚汤滚汤的热。据传,这里是狐狸精出入的一道大门。
后来村里人商量着在铁梁桥对面建了关帝阁,上层供奉文曲魁星;中层供奉关公、周仓、关平像;下层是南北通道,面向石桥。人们又叫它过路楼,后来又叫过街楼。自从关帝阁建成后。铁梁桥上再没出现奇怪的事情。现在铁梁桥己被街道整修时被水泥覆盖,成了地下文物。
松阳关设松阳关巡检司衙门,巡检司衙门于明景泰元年,由松阳沟口迁建于崇阳镇北头十字街口称崇阳镇松阳关,巡检司衙门有房十六间,衙门分东、南、西、北四个门,在明朝以前松阳关巡检司权力很大。衙门外有;各种商号、商行从事贸易,有竹木市场、粮食市场、牛羊市场、山货市场、还有棉布衣帽市场。东至葫芦峪西至故县,这里是西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松阳关西二十五里是高门关,关下无脊岭十里是高门故城即故县;《方舆纪要》谓高门关在永宁西十八盘岭北。高门关在今故县镇关上村与关帝河之间。现被水库湮没。《明史.地理志》永宁有高门关巡检司。西十里是旧故《古赀谷》柳林镇即今下峪西五里是旧硖石;西二里是明朝的鹅凹,这里明朝出过牛娘娘,牛太师,牛太师死后一次出殡十三副陵,最远的埋在邙山岭上。上世纪的1976年农业学大寨,在鹅凹挖出一个牛太师墓后洛阳文物研究所抢救性挖掘,内有三间房子大,有正厅室,侧室,但没有人骨及陪葬品,只有一个大铜旱烟袋锅,其它什么也没有。
站在松阳关西的凉水泉岭上,可窥视崇阳镇全貌及松阳沟口、望夫楼、全宝山北的松阳山和全宝山主峰。
历史上的松阳关,从隋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至清朝灭亡的1911年共经历了隋、唐、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松阳关历经1330年。为各个朝代都建立了丰功业绩,而今各个朝代的文史史志都记载着松阳关的名字。当今,我们更要牢记松阳关的这些历史。

程卫东作品集锦:

温旭阳
香山寺
李宗白
登莲花顶
清官师佐
历史洛宁
话说寻峪
洛宁文庙
马三宝传奇
洛宁铁佛寺
仓颉造字台
永远的怀念
城村张九思
千年太子柏

王范登云桥

武德将军韦仪
上戈乔家大院
全宝山的传说
全宝山祖师庙
草庙岭郭家大院
嶕峣风景甲洛邑
一棵古槐的叙述
不能忘却的记忆
纪念碑前思英烈
龙头山千年古刹
洛宁老城城隍庙
洛宁长水二郎山

高凹坪彭姓的传说

柳林镇里王家大院
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
洛宁县上戈镇双龙寺
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
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
洛宁原著民——顿姓
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
洛宁县凤翼山石婆庙
洛宁东宋马村马陵道
赵翥轶事——初试锋芒
赵翥轶事——试探学问
赵翥轶事——推上重位
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
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
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
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
烽火春秋——记澎仲韬同志
洛宁县陈吴乡金门川的传说
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
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弥佗净土寺
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
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洛宁城事媒体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原地名探究——洛水安宁——洛宁
永宁[河南省洛宁县古称]
河南省1个县,县名1300年不变,后因与四川“永宁道”重名而改名
赵永康《人文三泸》连载20:奢王世家
湖北这五个县,均以“阳”为名,都为千年古县,有你家乡吗?
温州人须知的温州发展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