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牛渠村,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4月11日,雨过天晴,我怀着满满的激情,带着追寻历史的心愿,和洛宁历史研究者周流宗、雷冰、马红军和洛阳张启龙一行五人到牛渠村考察历史遗存文物,因为我早已被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

在考察中,我们意外发现清乾隆二十九年残碑,模糊辨认出,是加固修缮石桥沟石桥的石碑,记载石桥“北通山陕,南达荆江",佐证了牛渠石桥是古时崤山南道必经之道。
“山陕"应是山西,陕西的总称,这里指是西北方。“荆江"应是湖北、湖南一带,这里指是南方。石桥沟桥不大,但承担了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是古都西安至九朝洛阳连接襟带之一。今日石桥由于年代已久,风化剥落,却依然承载着时代巨轮重压,而岿然不动。

古时南崤道从陕州出发,沿青龙涧河、交口、菜园、过雁翎关、宫前,过陕县空相寺,再沿连昌河东行,经牛渠石桥,到三乡、宜阳,沿洛河向东到洛阳。南崤道贯穿青龙涧河、连昌河和洛河三条河谷,地势相对平坦,便于驷乘大车奔驰,是古时连接东西的主要官道,夏代时就已开通,盛唐时达到顶峰,御辇銮驾通过南崤道往来于两京之间,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牛渠石桥曾繁荣一时,为中华民族默默承载着厚重历史。

读懂中国《研学洛阳》记载:连昌河,一条河承载着多少历史,一条河带来多少美好的回忆,连昌河就是这样的一条河。这条长有20Km左右,宽不足1km的河谷,以前也是一条洛阳到西安的商旅交通要道。出洛阳,沿洛河水西行,进入昌谷,过雁翎关,西上秦陇东下吴越,号称南崤道,也是秦楚孔道。虽说昌谷面积不大,却是有很多名胜古迹在里面。从昌谷口,宜阳三乡镇的唐基宋塔五花寺塔,到汉山顶上的汉光武庙,再到洛宁县牛渠村的千佛寺、城头村的同轨城、刀环村的虎头寺。在这条谷里,流传着刘秀摆脱王莽追兵的窑头村,诉说着陶将军为了剿匪而中箭身亡的陶峪沟,更有陈庚、谢富治带领解放军攻打杨坡寨的激烈战场。《研学洛阳》上的诸多人文轶事,离了牛渠石桥,都将成为功亏一篑。

牛渠村西隅最近发现仰韶遗址,村内可见古时食具石臼四个,石碾盘四个。东汉创造千佛寺院,距今近二千年。张坡斜小娃街有明显遗址,本人观点应是秦朝时期。村内早期史姓应与安史之乱的史思明有割不断的联系。村域遗存有众多秦汉时期或将更早墓葬及遗物。

牛渠村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如今,较好保存下来的千佛寺现存石碑多通,北周保定五年、明天顺、清同治、乾隆、雍正、道光、光绪及清太学生墓碑多通,已经成为该村宝贵的文化财富。漫步于村内,我宛如置身于陌生而久远的年代,穿越时空隧道。
牛渠村历史文化厚重,每个热爱家乡的人,都要守护自己的家园。祝愿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吴电智作品集锦

寻找杨坡骡马寺

牛渠村史姓兴衰记

勿忘牛渠古刹千佛寺

历史上吴姓德望轶事

话说河底牛渠村王姓

昔日迁坟德望与今日盗墓悲剧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吴氏漫谈

连昌河畔——牛渠历史上的古迹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古文化传说

牛渠来了工作队 村容村貌大变样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吴氏迁徙情况

宜阳三乡五花寺塔和魁星楼的传说

古时驿道崤山路 三座石桥新佐证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千佛寺创建年代探讨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吴氏家族研究浅说

回眸村史改天换地,还看今朝前程似锦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吴姓迁徙传说寻问记

石门高矗 村魂同铸——祝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石门楼落成

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党员群众齐心干,乡村振兴走在前

作者简介:吴电智,洛宁县河底镇牛渠村人,热衷于家族文化研究,现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阳桥,建于一千年前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命题】安昌河石桥铺闸坝记(未定稿)
河图洛书出处揭秘(下)
回望洛河::河洛文化网
【原创】行走在洛浦东段
爱上洛阳,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