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更、把守城门

记得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有这样一幕:
漆黑的夜晚,一位老人敲着锣,走走喊喊:“平安无事啰”,“平安无事啰”。
这敲锣的老人,以前就叫“更夫”,更夫每晚巡迴视察,用敲锣或敲梆子的方法,向人们报时报平安。更夫敲锣值班,就叫“打更”。
夜里打更,自古就有。不过,以前打更,打的是鼓,正所谓“暮鼓晨钟”。城门楼上,瞭望敌情、存放更鼓的楼阁就叫谯楼。击打更鼓,主要起报时作用。从夜里八点多开始,打第一次更鼓,以后每隔两个小时,打一次更鼓。一夜打五次更鼓天就快明了。戏中经常唱道:“只听得谯楼上鼓打三更”,打三更鼓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说明夜已深了。书上也常说,军队“四更造饭,五更出发”,就是凌晨两点左右做饭,黎明四点多出发。所以说,人们听到打几更鼓,也就知道大约是晚上啥时候了。
打更,除了具有向人们报时的功能外,还有通过更夫到各处巡视,起到夜里及时发现情况,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地方平安的作用。
一九四七年,洛宁县城解放,解放初期,社会还不够稳定。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那段时间,地方治安还需要居民配合。所以,县城百姓还保持着值班打更的习惯。值更人员巡夜到天明,防匪防盗,以保障居民安全。由于打更的人晚上不能休息,所以更夫由各住户轮流担当,一晚一换人。挨住谁家打更,谁家就派壮劳力出更。不准误事。该出更的人家,家里如果有事,这天不能出更,可以经过批准,同别人互换出更时间,各自方便。
解放初期,洛宁县城,城墙、城门还在。两三丈高、厚厚的土城墙,深深的、砖砌的城门洞。县城内,东城门到西城门的正街与文庙前的南北路相交,把县城分为四个居民区。分别称为东北隅、东南隅、西北隅、西南隅。后来也叫东北村、东南村、西北村、西南村。县城里边,夜里值班打更的任务,就由四个方隅的村民承担。每个方隅,每天晚上,都有两三个人在各自区域内巡视值更。按时敲锣报平安。县城东北角的城墙边,有个许多窑洞组成的大天井院,当时是拘留所,城墙上有哨兵日夜值班,加上村民打更巡视,城内就安全许多。

但是,值班打更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事。首先,更夫得是“贫下中农”,立场坚定,根正苗红。政治上有问题的人是不允许出更的。其次,更夫得身强力壮,能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再者,更夫得反应敏捷,能及时发现并通报情况。这样一来,也就只有一部分人有资格充当更夫啦。那些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是无缘值更的。毕竟打更是关乎到公众安全的大事。
除了夜晚有人值班打更,白天,也有人“把城门”,保障安全。
所谓“把城门”,就是在县城的城门口,派人值岗把守。对过往行人进行盘查。县城以前没有北城门,人们认为北边是“蝎子山”,不利风水。后来,人们为了来往方便,就在城墙上挖开了“北门”。不过,老百姓还是认为北门不吉利,直到现在,谁家过红白大事,都不走北门。这样,县城连同北门在内,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都是要把守的。

后来,时局渐趋稳定,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平常已经不再有人把城门。只在农忙季节,才派人值岗,把守各个城门口,对行人的挎篓、背包、布袋等进行检查,看有没有偷盗庄稼或携带违禁物品。
“把城门”也和打更一样,是由四个方隅分担,居民轮流值班的。不过,“把城门”不像打更那样严格筛选,体力稍弱的,也可以参加。
我就参加过一次“把城门”,是替人临时当值的。把的是北城门。那时,北城墙南边墙根,有一条五六尺宽的小道,是以前为守城军士快马传递信息用的,俗称“后马道”。穿过后马道向西,就到了北城门。把城门时,大部分过往行人都自觉接受检查,只有个别人,在人们挨队等待检查时,不愿久等,或者看检查的不是成年人,径直通过。
那次把城门的时间是下午。眨眼就到傍晚,天开始昏暗起来,从地里回城的人也几乎没有了。夜幕降临,风声呼呼,眼前一片黑咕咚。俗话说“人不过三十胆不全”,这时独自一人值岗,开始害怕起来。又想到北城壕地堰边,几孔烂窑里放着的棺材,仿佛就有鬼魂从里边出来,更加重了恐惧感,不由得直打冷颤。可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坚持到有人接替。不管如何总算完成了任务,回想起来,也算经受了一次锻炼。
打更和把城门,随着国家大局稳定,不长时间就取消了。但在那时,也算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治安上,起了一定作用。

金玉国作品集锦
后 妈
赏菊
麦熟杏
三瞻古塔
寇准神迁
宜阳拉煤
一方墓誌
红薯啊红薯
家乡的名片
送米的故事
米面从哪里来
戏说洛宁方言
福昌阁前观庙会
洛宁老城的担水堂
一位书画家的佛缘
县令免税民感恩
戏说洛宁方言(二)
运河明珠拱宸桥
皇城小镇清河坊
观今忆古赞孤山
游游大唐不夜城
来自杭州的报告
人才济济话底张
美哉,伶伦大桥
路边那棵皂荚树
东南佛国话佛寺
渠通水流话清淤
辛丑春节游卫坡
瞻前顾后话“赊销”
地图上的“奎楼村”
洛宁张仙沟的故事
认知洛宁七字歌
彩色古塬春日颂
反哺母校的义举
清明时节观古碑
洛宁概况三字经
渡阳河畔觅旧踪
山环水绕赞边城
游览故居说富商
林木深处观艺展
县城百姓看电影
为了粮食的丰收
心系洛宁 地图传情
忠于职守的老校工
洛宁大堰沟的传说
夏日冲凉话“飞渡”
走出记忆的摇篮曲
一方励志的教泽碑
金玉国观景小吟抒怀
侄儿参军的那天晚上
洛宁新进秀才谢师礼
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由“青出于蓝"想到的
洛宁金氏福山支系简介
清代金氏族谱序言两则
浓浓书画意 深深校友情
洛宁县城东关石婆庙的故事
捐宅献地显孝心 感恩戴德立族规
洛宁传说故事——有福女的传说
殷殷寻根情——山东即墨金氏洛阳洛宁寻亲记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座600多年的古城墙,寄托了多少兴宁人的荣耀与理想!
看蓬莱上水门遗址,感受当年老登州府城的壮观
100年前的惠州归善县城北门和城墙
襄阳城墙
上海滩历史人文系列问答参考 (五)
兴宁明代古城探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