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露兄何来 | 茶专栏

茶,亦荼,亦槚,亦荈,亦茗,号不夜侯,号清友,号涤烦子,号余甘氏,称消毒臣,称清风使,称森伯,称苦口师,称叶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说:“荼(tú),苦茶也。从草,余声。”“荼”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此处“荼”是否为茶,莫衷一是。晋人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蜀人名之苦荼。”讲的是茶树的特征,此“荼”即为茶。

意为茶的字还有:

“槚”(jiǎ)、“荈”(chuǎn)、“蔎”(shè)、“茗”(míng),这几个字虽然都指向茶,但意思有所侧重。“槚”指茶树,“荈”是晚采的老茶叶,“蔎”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而“茗”,大约在东汉时开始用来表示茶,与茶相比,“茗”多了一份雅致。我在陆羽《茶经》中看到:“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茶圣从味觉的角度对这几个字加以了区分,十分微妙。


咬文嚼字一番,我对茶的雅称更有兴趣。段位初级的,多着眼茶的功能。

称提神醒脑的茶为“不夜侯”。王旭烽《茶人三部曲》里的第二部是《不夜之侯》,指的即是茶。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称入口回甘的茶为“余甘氏”。“沾牙旧姓余甘氏”,余甘氏,听起来仿佛古代女子的称呼。宋人李郛《纬文琐语》里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称清热解毒的茶为“消毒臣”。据唐代《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 因而称茶为“消毒臣”。

类似的称呼有“苦口师”。说是雅号,可雅的程度,似乎不及“茗”。

更高段位的雅称,则由茶的生理感受上升到心理感受,这是茶让人着迷的深层原因。唐代《唐国史补》载:“常鲁公随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何物?’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因呼茶为涤烦子。”唐人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据《清异录》载,五代时,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唐代卢全的茶歌中有饮到七碗茶的感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而茶的雅称“清友”和“森伯”,则要生僻许多,纵然有“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吟咏,还是曲高和寡了些。

“叶嘉”,这是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茶的名号。《茶经》开篇首句:“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又因茶之用于世者主要在叶,爱茶的苏轼便取茶别名为“叶嘉”并作《叶嘉传》。此传为古来颂茶散文名篇,用拟人手法,刻画出一位貌如削铁、志图挺立的清白自守之士:“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盛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评也。”在苏轼这里,茶被高度人格化、形象化,茶的内在精神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诠释。

一日闲翻《陶庵梦忆》,里面讲张岱为朋友开的茶馆写了一篇高深的文案,茶馆取名“露兄”,觉得好玩之至。这个“露兄”出自北宋书法家米芾,水淫有一次作诗,有“饭白云留子,茶甘露有兄”之句,有人不解“露兄”何意,他轻松作答:“只是甘露哥哥耳。”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夜气著物为露,甘露二字,让人浮想。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茶以露名,如恩施玉露、蒙顶甘露,也是有的。一代茶痴张岱,由米芾的诗句而雅称茶为“露兄”,别有一番闲趣。把盏香茗,称兄道弟,直呼其名,亲切随和,也是人与茶关系的一种升华。


郑子语

前媒体人,《普洱》杂志创办者之一,近年偏安云南小城,平日喝茶写字,闲云野鹤,晴耕雨读,深信好茶与两三人同饮,可抵十年尘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茶的雅号别称来看茶的三重境界
【禅茶修行】茶之雅称
茶的别称雅号竟然这么多!
茶究竟有多少名字?
茶的雅称,你知道几个?
茶的雅号别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