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美的觉醒

美学,脱胎于18世纪的哲学,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他认为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觉学),后来,爱美到骨子里的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美学”。

孟子说:“美是一种本能,它蛰伏在我们心灵深处,被一种东西遮蔽了、压抑了。”因为我们太忙了,而美的天敌就是忙。忙字,拆开,心都死了,还能感觉到美吗?茶,为你留白,让你驻足。

康德说:“美,就是无目的的快乐。”很多人在无目的品茶中,品出了人生百味,走向了觉醒。“觉”字,一个神奇的字,一则睡觉,一则觉醒,一个人,要么睡觉要么觉醒,总占其一。茶,就是美的觉醒,一条美的不归路。

茶,最初征服我的,就是一个美字。美,背后的能量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品茶,就是品人生百味。会品茶的人有一种特别品位,"品味”二字,和吃有关,英文的品位是“taste”,法文的品味“Le gout” 也和吃有关。

可见品味,要从吃训练起来,舌尖的甜,常唤醒你童年的甜美和宠爱,舌边的酸,常让人想起苦苦追求欲求不得的心酸,舌根的苦,人最排斥。但苦,却是人生的必修课,他是为无常做的最好的准备。最后,成就大美的,往往是这个“苦”字。

美国甜品比法国甜很多,因为历史短,吃的苦还不够多,在他的文化里没有太多的沧桑感。在法国,他们会告诉你小孩才会吃甜乳酪,真正顶级的是长霉的有绿毛很臭的乳酪,法国人艺术感很强,品味极高,他们认为:“一个民族不够老,就不会懂得吃臭。”因为曾经食物少,那种已经腐烂了的,还不得不去吃他,那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并努力和世界的其他东西共存。

人也是一样,一个没太吃过苦的人,突然让他吃很大的苦,往往承受不起。因此,平时要做苦的功课。所以欧洲顶级的咖啡和顶级的茶,都是苦的,不苦不涩不为茶,只有苦后回甘的甜,才是真正的甜。懂苦味的人,才有真正的品味。一个喜欢普洱茶苦味的人,和一个喜欢绿茶清甜的人,他们的品位偏好,构成了不同的美学格调。 

美学,绝对不是附庸风雅,一个看得懂世界名画,却无法在生活中找到美的人,他离美还很远。因为美,永远从生活中来,他是和我们生命底层的共振。

美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我们可以拥有很多,但我们应该有种美的素养,选择自己应该拥有的,放弃那些不该拥有的。我可以吃很多,但我不愿消耗自己的福报;我可以开车,但我会选择骑行,让地球更干净;孩子做错事,我有理由责备,但我会用爱语,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可以赚更多钱,但我知道不能过度消耗自己。

茶,美的功课。借由品茶,训练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打开自己麻木的感官,不逃避任何一种味道,人生怎么可能想要什么味道就有什么味道,五味俱全,完整接纳,才能完成美的库存,假以时日,美就会由内而外自然生发。

在每日茶道美学的熏陶下,我渐渐的开始读懂了艺术之美。一副书法作品,透过他的笔墨线条,穿透这个人的灵魂,写字的人是否有火气,造作的成分多不多,自我表现自我修饰的成分有多少,创作想要表达什么,那些机心满满的字画,立刻可以觉察到用心过度,因为不再用眼睛去看字,而是用心去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用心是精髓。当你看到一幅浑然天成的作品时,会瞬间被惊艳到,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那就是美的力量,瞬间征服人,无需任何言语。

吴冠中说:“我们这个时代,文盲不多了,美盲还很多。” 但我们未必要去音乐会去画廊特意去学习美学,在生活中,在吃饭和喝茶中,就可以完成美的功课,这才是美学真正的基本功。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过:“美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他提出“美育救国”的理念,震惊国人,因为美,可以是一种救赎,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高度。

茶之美,最终导向禅,就像日本禅宗大师山上宗二说:“茶汤风采尽在禅也。”美学境界,离不开禅的境界,而禅的境界,离不开人心的境界。茶者,禅也,禅者,心也。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学茶,学到一定阶段,只能修行,修行重在修心,世间一切问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青桐丨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美学》合集
中国茶艺学三百问(六)
这些顶级酒店里的日式餐厅,将日式美学表现的这般淋漓尽致,怎一个美字了得!!
茶禅一味,品悟人生
【转载】一人一茶一境界,一字一诗一人生
茶的18种层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