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稷山 冯民选//​我为什么不舍得浪费一粒粮食(下)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年元旦,我们开始整理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2022,我们将继续。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1)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一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二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三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四辑)
后稷文苑新年寄语
稷山夕阳红文集(2021.12.26)
从漫步黄土坡到后稷文苑(2017.6-2022.1总目录)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稷山 冯民选//我的故乡:山西省稷山县清河村(一)
稷山 冯民选//我的故乡:山西省稷山县清河村(二)
稷山 冯民选//我的故乡:山西省稷山县清河村(三)

我为什么不舍得浪费一粒粮食

(下)

稷山 冯民选

5.“菜、菜,嗦嗦筷”

由于长期没有肉、没有油,一年四季家中的饭,顿顿都是包谷面、高粱面(黍子面是最好的面)要么蒸发糕、蒸窝窝头,要么蒸成菜疙瘩,熬成糊糊或是包谷珍,要么压成钢丝面,煮不烂嚼不动,怎么做都不好吃,不过总比三年困难时期没有一点点粮食好;孩子们非常渴望吃到菜,奶奶过个把月,炒一个鸡蛋,六口人吃,奶奶教育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菜、菜,嗦嗦筷”,主要的菜是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芥菜,冬天再发酵成酸菜,顿顿吃,天天吃,我们家条件好,有时可以加点粉条。

6.六十年代的邻居们

弟弟曾告诉我,他们班中午在学校吃自带的干粮时,一个发小由于家里没有发糕可带,就坐在地上一边吃土一边哭,这事我记在心里60年。

那时我村西门外经常可以看到用小席子一卷扔掉的死孩子,有的尸体被野狗啃食。

还经常可以看到衣不遮体,满脸满身浮肿的老年人,记得一次遇上冯z  m的爷爷,这位老人当时也就60来岁,身高在175公分左右,原来个子高很魁梧,当时瘦的皮包骨头。在村外走路,向前走三步向后退两步,没有几天就死掉啦,那个印象太刻骨铭心啦。

那年头,河南安徽由于浮夸风和遭灾严重,到山西逃荒的人非常多,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在村外崖边自打窑洞栖身,不时有可怜的乞丐走进家门要饭,有的甚至顺手牵羊,叫人防不胜防。

1968年底,回村接受再教育,生产队给水浇地周边打土围墙,我正年轻,一用劲就可以将一大铁锨土扔到正在高度达4米的打墙夹板里去,本家远房大哥冯s l不到50岁,生了5个孩子,由于家里穷,中午饭每顿都是包谷糊糊,打墙扔土没有劲,每天喝一片正痛片鼓劲,每扔一铁锨土,就“呆”的叫一声,不到60岁就撒手人寰!我的堂三伯父,人高马大,个子足有1米8,老伴年轻时就去世,他一人单过,日子过的很艰难,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半年吃,就常年吃红薯,清醒的记得老人家告诉我:红薯沾盐就麻椒(辣椒)的吃法,我心酸了好长时间,原本没有啥疾病的三伯父长期营养不良,瘦的皮包骨头,63岁去世,引来众多邻居哀叹。

那个时候家中生活条件好,吃的好的要么是村干部、生产队干部、生产队个别饲养员,以及“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些人家的孩子,在学校是受学生仰视的。

有人老说那时候社会秩序怎么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唉,小偷到家里偷什么?直到1970年底,我们村没有电,家家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在100多米的深井里用辘轳把搅水喝;没有油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我家里没有自行车、没有缝纫机、没有架子车,没有半年的存粮,没有一分钱存款,父亲每月寄回的钱都去买粮食吃;穿的衣服都是母亲用土布做的鞋袜、衬衫、外罩裤子,老大穿完老二穿;全家老少三代7口人挤住在两栋共计45.75平方的土房子里,能偷什么?

7.当年小偷小摸司空见惯

野菜挖光啦,家庭出身成分好的社员们就利用夜色到生产队地里偷牲口吃的苜蓿或油菜,有的胆子大的甚至到麦田偷撅麦苗。我们生产队一位贫农社员,晚上到地里“偷”油菜,被值班看地的民兵看见,黑暗中抱着枪追赶他,并且朝天放枪,他被吓得从5、6米高土崖掉下去,摔断一条腿,有好事者就编排讽刺他:“下定决心偷油菜,不拍牺牲跳下崖(方言读nai)排除万难抬回来,争取胜利就活埋”。

“饥寒生盗心”,农村还有少数偷盗惯犯屡教不改,尽管大队经常召开大会,批斗投机倒把和盗窃犯,村x巷的xxx弟兄俩人,白天被戴上大牌子游街,夜晚照样去偷其他队的粮食……

那时不光在黑市上买高价粮,有时本队或外队饲养员也偷偷往外倒卖牲口饲料,有句俗语说:“牛哭哩猪笑哩,饲养员在那里偷料哩”。

8.1968年11月到1974年

从1968年到1974年,由于我们姊妹陆续成长起来,昔日的欠款户,成了分钱户,家里的日子慢慢缓和起来;但是,一年中也就是正月初一可以饱饱吃一顿大肉馅饺子,初二初三可以饱饱吃两天白面馍馍,其余时间,又恢复了包谷面发糕、高粱面发糕、包谷面高粱面的钢丝面、野菜窝窝头;那时没有冰箱,每家每户蒸的发糕或窝头,都是放在大铁圈里存放,一般是一周时间蒸一次,冬天好办,春天其他时间都是三四天就长毛,开始长白毛,最后就是绿毛。妈妈拿出来一擦,溜一下就又吃啦,家家都是如此,那个年代农村肝癌胃癌患者非常多,是否和常年吃发霉馍馍窝头有关不得而知啊。

由于青少年时代自己都是在困难时期度过的,因此,对粮食有一种天然的爱惜,有一种骨子里的抠索,一丝一毫不舍得浪费,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单位就餐,或是出差会餐,碗里不会剩下一粒米,不会剩下一口馍,也绝对不会倒掉一点饭菜;孩子们老是说我,剩饭剩菜不能存冰箱,必须倒掉,自己就是舍不得,我是守财奴吗?不是,我只是永远记住了60年代的饥荒和饿死的逝者!

感恩小平同志让我们吃饱了肚子!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党的共同富裕好政策!

九月二日 于冯河东陋室



冯民选  中共党员  山西省稷山县清河村人,原中铁一局集团退休职工,退休前系中铁一局集团建安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年,我在生产队的生活
高粱面发糕的做法
永济遗事--2--中条山的回忆
纪实散文/挖路基
【散文】王卫权/童年拾春
生产队记事: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