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看不够的家乡戏

2023年

4月29日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农历三月初十  星期六

看不够的家乡戏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

那天,去朋友家串门,看到一本《襄汾县戏剧志》,顿时产生一种想法,作为戏剧大县的稷山,有没有这种书?我不知道。但家乡的戏剧的确是源远流长、可圈可点的。
前些年听到坊间有人撂干:“河津店、侯马饭,稷山剧团不能看。”我心说,外县的店和饭我不了解,你夜蝙蝠随着滴溜溜(老鹰)转,妄评稷山戏,说的这叫人话吗?不值得费口水与他们这些“憨货”争辩。自己作为一名戏迷,尽管已离开家乡快六十年,耳闻目睹,对家乡戏曲了解只能算星星点点,已足以证明家乡戏熠熠生辉,真不简单。  
人们常说XXX是科班出身。再早的不敢说,清末民初,在稷山县马家巷、稷王庙有过“娃娃班”培训戏曲人才,并走出了吴永胜、牛小顺、张盛义等蒲剧名家。吴永胜被称为“晋南名丑”,敢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除师傅吕庚仁外,没有出其右者。吴老师蒲剧唱得好,更让人称奇的是,京剧、评剧也唱得有模有样,晋剧也能应工,曾为名旦牛桂英配戏。“没有真功夫,不敢出门游江湖”,凭着一身硬功夫,参与了电影《窦娥冤》的拍摄,在“五大名演员”为首的晋南地区团献艺直到退休。牛小顺当年作为当红刀马旦,身手利练,飒爽英姿,早年间坤角稀缺,他男扮女角,倾倒了众多观众。张盛义祖居河南,能来稷山学艺,说明“娃娃班”的声誉和培训质量。他后来成为晋南名须生,“名师出高徒”,在临汾艺校培养出郭泽民这样的好把式。
解放前后,三界庄姓娃班为不少县剧团输送了人才。张四德在邻省宜川团献艺好评如潮;阎喜登是夏县团的名武生,享有盛名;被称为“一声雷”“小杨虎山”的学员张大魁,大学毕业后初心不改,回到夏县剧团,担任编剧。当年在三界庄教戏的靳古雷先生德艺双馨,把蒲剧“吃草”绝技传给青年演员,避免了绝技湮灭佚失。
稷山蒲剧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代有才人,一大批钟爱戏曲的演职员,薪火相传,粉墨春秋,献身氍毹,成为稷山“名片””。创始人、老团长李子丹,放弃当乡团委书记的“官职”身份,把自家的耕牛卖掉办剧团,含冤入狱,错案平反后,痴心不改,又回到剧团。县剧团出人才、出好戏,人才兴团,好戏撑团。大跃进年代,乡亲们评价“麻子红、下庙红,永爱乱弹真好听。”上完小时,我在西社公社舞台下,见到留着大背头,穿一身黑条绒的“麻子红”真有派头,演员们穿着印有“稷蒲”二字的秋衣令人好生眼热。
听在县团工作过的一位朋友说过,有一年地区汇演,咱县上的戏是《打金枝》,开场“麻子红”和多儿两位唱的那儿句,台下王天明给予极高评价,说一般演员弄不了那两下。任金枝好正旦,不仅喝红晋南,在豫西、西安、渭南也叫得很响。须生高志选,曾向阎逢春大师学艺,他的剧照在照相馆厨窗陈列,英武帅气,至今仍有印象。女小生、大个子三花脸都是乡亲心目中的好把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咱县剧团赴省城太原演出《白袍将》获得好评,《山西日报》的剧评对该剧用纱幕创新手法给予称赞。因我的班主任与团长孙润生是同村,这方面信息渠道快捷翔实。“文革”期间,县团眉户《红心朝阳》演红陕西,某县专场组织各村饲养员观看。
团领导从李子丹、孙润生,到后来知道的任国成、曹静、贾金艺等,爱才、惜才。仅举两例,一是当年管照明点汽灯的那位师傅,身手不凡,虽是驼背,关键时刻,变戏法似的敲一下就好了,从不误事。有人说他故意要显摆露手,话说回来,还是有两下子。二是贾永爱当年从县团调往晋南青年团时,团领导安排炊事员,“多煮几颗鸡蛋,让娃路上吃。”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李子丹后来成为运城地蒲首任团长,任国成成为地区文化局戏曲科长。运城市七朵“梅花”,王艺毕、吉有芳这两朵都是从稷山团走出去的,贾菊兰也有过在县团献艺的经历。
稷山团接地气,聚民气,演传统戏也演现代戏,蒲剧主打,也唱眉户,传承的同时也移植、自编。诸如音乐设计宁尧铭一类的鼓师、琴师成双配套,人人怀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我看过的戏少之又少,都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有四进士、三义亭、打金枝、骂殿、牧羊卷、教子、三世仇、石人泪、关公与貂蝉、张连卖布、传孙楼、五福临门等剧目。“文革”时期我探亲回村,村里高音喇叭一有空就播放县团名演唱段,如《智取威虎山》“几天来摸敌情收获不小”,《沙家浜》“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有乡亲说笑:非把“麻子红”那几个把式使死了不行。我总感到百听不厌。
近年来,得知县团贾金艺团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自己入中戏深造,好把式许巧风、席武英、王海端崭露头角。连排出《枣儿谣》《党的女儿》《清官姚天福》多出大戏好戏。许巧凤参加陕山眉户大赛,让人想不到蒲剧演员眉户能唱得让观众如痴如醉,评委给予“无可挑剔”的最高评价。我住的这座城市近郊东庄村,看中了咱县团的戏,逢演必邀。有一次,该村一位老朋友见面告诉我,你老家的戏在村里唱哩,你快来看。我故意问了句,唱得昨样?他以近乎怼人的口气说,唱得不好我还能告你?呼朋唤友看了几场,场场爆满,不时响起掌声。更令人难忘的是,最后一场谢幕前,让各行当名演员每人拣拿手的清唱一段,副团长、琴师板胡独奏一段。散戏后听到的都是赞美声,一路听着,心里真是高兴。.
稷山团满堂红,支援外县或在外团工作的稷山人也是数不胜数。管礼老师当年是地区团弹拨权威,参加了蒲剧《窦娥冤》和眉户《一颗红心》电影拍摄的伴奏;贾志甫(中社人)曾在临汾民声剧团任文化教员,后任大宁团团长多年;史清泉(请河人)曾任永济虹光蒲剧团团长,让该团风生水起,走出困境;冯文良(清河人)献艺洪洞大槐树团,是名须生孙伯友的得意高足;田迎春(县城西关人)是新绛团、临汾地区团名小旦,她的侄女在临汾小梅花团崭露头角,可望青胜于蓝;张广爱是运城戏校高级讲师;张志勇是运城市团音乐编导。我知道的还有任长安、郑京虎、兰红英、张蓉、曹东兰、黄根忠、卫东保、王永莲、杨学民、段刚果、韩变琴等,都曾在或正在兄弟县团献艺,均是硬梆梆能撑门面的台柱子。难怪张志勇老师说,稷山从事戏曲专业的人,不下几百人,这些人在县里成立两个团、三个团也足够了。 
稷山戏曲专业团体硬实,帅旗高擎,人才济济。民间乡村家戏自乐班也是百舸争流,群星灿烂。自己孤陋寡闻,已知小阳、熏重、西位、仁义村、太杜、中社、三界庄、杨赵、桐上、平陇等村的家戏都唱得很好。得益于村民热情高,更得益于县团、文化馆老师热心指导帮教,他们啥都不图,有求必应,以“戏”结缘,在乡亲、戏迷口中广为赞誉,留下很好口碑。桐上村历史上闹家戏一直是唱眉户,名声鹊起。解放初期乡宁县曾派人联系,计划集体转制备案,成立乡宁县眉户团,因故没办成,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家戏班子水平不一般。
此外,秦家庄有康姓父子三人均热爱戏曲,父亲曾在曲沃“老少迷”剧田弹三弦,兄弟俩都曾在兄弟县团献艺,特别是哥哥老大,板胡功夫过硬,有厚实的音乐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晋南专区数次戏曲汇演,拍电报专请他参与帮忙。这一家人还有制作戏曲鼓板的技术。稷山还有一户人家制作戏装靴子,眉户名家范琳专程登门为刚入戏校的孙子范凯置办。
近年来,我曾专门坐火车回县看过戏迷比赛,看过老年大学年终戏曲学员、戏迷演唱。曾在县团工作过的刘新贤老师化妆演唱的一段《山村母亲》,真叫精彩。不少在职或退下的领导临场打气加油,场面火爆热烈,着实让人过了把戏瘾,久久感动。
拉拉杂杂、东拉西扯写了这么多,就是觉着稷山人好,戏好,剧团好,家乡的戏受看、耐看、看不够。

张占魁,1949年1月11日出生于稷山县桐上村,1964年考入铁路中专,1968年参加铁路工作,2008年退休。退休后,热心参与关工委工作,参加老年人戏曲演唱,宣传歌颂共产党好丶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不平凡的完小生(一)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不平凡的完小生(二)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不平凡的完小生(三)

稷山桐上村 张占魁//不平凡的完小生(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艺:河东曾有“关汉卿”
「人间慧娘」背后的故事:蒲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
喜看梨园展新枝
山西省运城市板胡大师王向超
刘乃崇谈临汾蒲剧院老院长赵乙
《氍毹背后话当年》之夜访阎逢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