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稷山文苑】观展听讲受益多// 稷山 王娟

以文载道  以文会友  以文抒怀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投稿邮箱:

653003869@qq.com

稷山文苑欢迎您 *


摄影:王永东

观展听讲受益多

稷山  王娟

  观展

摄影:王永东

从“稷山美术馆”公众号上得知,2019年6月21日上午稷山县美术馆承办“纪念姚奠中先生诞辰106周年专题书画展和原旭东有关“正大书风的传承和影响”的讲座。

先前只知道姚奠中先生是我们稷山县南阳村人;是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家;是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与鲁迅等名家师出同门。其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对于这样的国学大家,早已是如雷贯耳,高山仰止。

 可是既然要去看姚大师的书画展,我觉得仅仅知道这些高大上的名号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先看看与大师有关的资料,于是我去百度。

  姚先生的百岁人生波澜壮阔,是学者的一生。他6岁开始随伯父到村学堂上学,从此迈开学习的脚步,22岁成为章太炎的弟子,24岁获聘为讲师,讲授文学史,从此开始了国学研究及教学生涯。先后发表130余篇论文,出版23种著作(包括主编的高校教材),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著作亦等身。

27岁在大别山教书时,他不畏权贵,怒斥教育厅长,逼迫离开大别山,远赴重庆,身无分文,却拒绝国民政府的“重金支助”。可见其一介儒雅书生,却正义凛然,铁骨铮铮。

五十年初期,39岁的姚先生离开贵州大学,返回家乡,任教于山西大学,从此扎根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一干就是60多年。虽然姚先生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却也没能逃脱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划为“右派”,遭受很多不公平待遇。

 多年以后,姚先生谈起文革中说:“我扫厕所扫得最干净,裱糊顶棚裱糊得最好,烧锅炉烧得最暖和,人不管干什么,都要认真踏实地把事情办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段话让我深深的感动。

姚先生执教60多年,教过的课程多达20多门,多数课程属于自编教材,这在20世纪国学教育史上都十分少见。

 姚先生80岁时,这样自述“八十之年,忽焉已至。蓦然回首,恍若隔世。坎坷蹭蹬,曾无芥蒂。不见成功,忧思难已。寄情文史,余力游艺。聊以卒岁,忘年存义。”可见其是怎样胸怀坦荡,心怀大义的人。

 姚先生98岁时,捐资100万,发起创办“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以此奖励后学。

姚先生100岁时,依然每天坚持看书,写字,会客,授业。中国人大国学院院长冯其庸这样评价先生:“雄才博学百年身,四海堂堂第一人。我敬寿翁千盏酒,梅花愈老愈精神。”

姚先生的人生经历与他的学问修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无论怎样的困境,都能够积极向上,胸怀天下,自强不息,最终成为德艺双馨的一代大师。

 搜查各类有关姚先生的资料,崇敬之情愈发强烈,而今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亲近欣赏姚先生的书画,自然欣欣然,谦谦然,趋趋然。

其实对于不懂书法的我来说,按我的浅薄之见,我觉得好看的,就是好书法。果真,站在姚先生的每副书画作品前,怎么端详都觉得好看。姚先生无论是楷书隶书行书草书,无论哪个年代的作品,看着都让人舒服养眼。

姚先生在100岁时,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写了千字文,真是了不起。百岁书家写千字文成为书坛佳话。

虽然姚先生的书画我不敢妄加评论,怕懂行的笑话。但我拍了好多的照片,让朋友们看。有的说,气韵浑然天成,妙趣匠心独具;有的说笔酣墨饱;有的说行云流水……怎一个赞字了得!

  听讲

摄影:王永东

 跟随着众多的参观者,一边欣赏姚先生的书画,一边听原旭东老师的讲解,对书画艺术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更让我欣喜收获的是,随后聆听原老师的讲座,更是提高了我对书画艺术的认识。

主讲原旭东是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的弟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姚奠中艺术馆馆长…稷山文联主席。头衔太多,…处省略若干。

讲座的题目是“正大书风的传承和影响”。 

正大书风,那么什么是“正大”?原老师说《易.大壮》中注解,正大,弘正极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书法作为承载体,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承载着文化与哲学,其中蕴涵着做人的道理。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丰富载体。

 听讲座者座无虚席,人手一本《论书》。《论书》署名“老樗chu”,是姚先生的别署。惭愧的很,这个字我竟然不认得。原老师讲解:《逍遥游》里,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樗,臭椿的意思,比喻无用之材,多用于自谦之词,也作樗材。由此可见姚先生是多么谦逊的一个人。

说起姚先生,原老师讲起他拜姚先生为师时的情景,画面感极强。他的神情让人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他对恩师的仰慕、恭敬和怀念。他说拜师是很郑重很隆重的事,当时在老家稷山蒸了大大的花馍,抬了食盒去先生太原的府上,作为拜师的礼物;先生端坐在椅子上,他规规矩矩在先生面前磕了三个头,平身,是为拜师礼成。然后侧立一旁问先生‘写好字有什么方法和诀窍?’。只见先生眼睛一闭,微微一笑,用带有浓重的稷山口音的普通话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要说呢,就是‘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磕三个头,换来八个字,换来原老师与先生一生的师徒情缘,也换来原老师一生的勤奋努力。

继续回到“正大书风”,原老师讲,书法本身不仅仅是写字,而是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能移人性情,要避免俗、弱、媚、软。这一点,我想所有练习书法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书法,不仅仅是单纯的写字,需要结合文词意境,进行艺术构想,艺术处理。比如有人来向姚先生求字,他要问明是什么职业,是医生吧,可写‘医术仁心’;是教师吧,可写‘教善播德’;不能每个人来,都千篇一律写一幅‘厚德载物’。

 说起‘厚德载物’,原老师讲起姚先生文革期间的一段经历,那时姚先生每天参加完批斗,不抱怨,不气馁,认真干完规定的活后,还坚持在牛棚里写小篆,背写了几十首毛主席诗词,可谓是学术功深而心境达观。

“立异矜奇只自陶,无根花木必萧条。劝君两脚踏实地,切莫随风逐浪涛”。原老师讲解姚先生的诗句,浅显易懂,做人的道理已然明了。

 写字如做人,做人如写字。从姚先生的诗句联系到做人的道理,由做人的道理联系到书法的练习。讲到兴致处,原老师手执钢笔,演示挥毫泼墨的样子,潇洒而矫健。从中我也懂得了,书法和素描同样讲究先收后放,当有了功底之后,才可先放后收。

正如姚先生当年在创办“菿汉国学讲习班”,时制定的十条“教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正是正大书风的真谛!

 而原旭东作为姚先生的门生,正在用实际行动积极服务社会,影响着更多的人热爱学习传统文化。

原老师说起姚先生时,满怀深情;讲起书法时,侃侃而谈,从理论到实践,从生活到艺术,博学、风趣。还没感觉到时间的流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就结束了,真是令人意犹未尽。

摄影:王永东

摄影:王永东

摄影:王永东


作者简介:如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从断舍离后,我顿悟了这3个人生真相
最好的活法:心静则明,心宽则安,心善则顺
“天下第一善书”,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5个字,让你永远不生病!
人生有两宝:吃苦和吃亏
现实生活中的金玉良言(1)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