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稷山文苑】 走进蔺涛// 裴海涛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即日起,《后稷文苑》平台征集《欢欢喜喜过大年》原创小说、散文、诗歌,旨在收集整理传统文化“年”元素、“家”情结,反映今日新生活。稿件将在《后稷文苑》平台陆续刊出。

截稿日期2020年3月1日,截稿后,将择优结集发行《文苑撷英》第二辑。

欢迎你的参与!

——发刊制作:薛前发

投稿邮箱:653003869@qq.com


2019年11月18日,时任山西省省长的楼阳生书记参加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大会,并在会上做了50分左右的重要讲话,楼阳生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绛州澄泥砚,对绛州澄泥砚给予诸多赞誉和很高评价。
 2019年12月5日,在第四届山西文博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称:绛州澄泥砚、推光漆,珐华器是当之无愧的“山西三宝”。


“山西三宝”遂成为2019年收官的一个滚烫的新热词。

 绛州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中国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绛州澄泥砚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澄泥砚的领军人物,蔺涛不仅使传统的制砚技术浴火重生,更是对古老传统技艺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传承是一种文化自信,创新是一种自我表达。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届“大国工匠”,中国制砚艺术大师和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及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蔺涛开辟了澄泥砚思想、艺术与人生一方全新的高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蔺涛

 

裴海涛

走进蔺涛,你便走进了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融融泄泄的世界。

走进蔺涛,你便走进了一所五彩斑斓的绚灿的艺术殿堂。

走进蔺涛,你便走进了泱泱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隧道。

开口一个“您好”,闭口一声“谢谢”!佛颜善目,文质彬彬;谦和友善,气质儒雅;身负盛名,大智若愚;敏于思而健于行,却又拙于言表。

有人说他是生活上的弱智,有人说他是事业中的狂人。

大道至简。

正如一位编辑所言:在一群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中间,或许您很难识别出哪一位就是“工艺美术大师”蔺涛;在一群卓而不凡的艺术家之中,您也很难感受出哪一位就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大师”蔺涛。     

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一路辉煌。

正是他,几经岁月磨砺,使我国四大名砚——“绛州澄泥砚”穿越千年风云华光,如浴如洗,圣洁而高贵的矗立于文明的殿堂,宁静而温婉:



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独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砚台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砚台行业唯一山西省的唯一“轻工大国工匠”;

四度蝉联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艺术珍品;

五度蝉联中国文房四宝行业最高奖项——“国之宝”称号;

六度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先后获得百余项国家国际大奖,

……

“绛州澄泥砚”镌刻着绛州的古韵、汾河的积淀、历史的烟云,跨越时空,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驰名品牌,成为代表河东、代表三晋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使者,滋养着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

一个人既是一本书。

走进蔺涛,你便走进了一种生命哲理的沉思与颖悟。

一个村落为他涂抹的人生底色

蔺涛,生长于古老文化底蕴深厚的新绛县光村。

古村落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石器仰昭文化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村北的福胜寺,始建于北齐,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 大修,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光村之美,在于林、在于寺、在于城、在于街、在于那院连院、房连房的凄美的古建,更在于这一切的浑然天成。光村深厚古老的文化积淀,更体现在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绛州澄泥砚、绛州木版年画、面塑、剪纸、书画、雕塑等等,它们作为光村文化的载体,是造就一代代光村优秀人才的文化基石。

受光村文化的浸润濡染,蔺涛充满童趣的时光,便比同龄人多了几份内涵与厚重。小时候他就在父亲蔺永茂的熏陶下研读书法圣品《绛帖》,学习绘画、篆刻艺术,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膝行而前。

蔺氏家族血脉流淌的无畏基因 

蔺涛乃战国名相蔺相如后裔,其父蔺永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 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世界非遗大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蔺老多年从事美术创作,潜心版画艺术的学习研究,先后创作出一大批版画、漆刻作品。 “飞渡龙门”“稻香千里”“今日汾河湾”“山道弯弯”等一批作品,赴京展出。其中版画作品“吊金钟”“和平颂”赴法国、日本展出,获得一致赞誉。 

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著作,读懂了他,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父亲无疑是蔺涛人生和艺术生涯的引导者,擎旗人。

1986年,年仅18岁的蔺涛中师毕业,分配到县城负有名气的西街小学任教美术课。专业对口,发挥所长,颇有“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归,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的风采。恰此时,其父蔺永茂正踌躇满怀,埋头于研制绛州澄泥砚的复苏工程。父亲深感势单力薄,决定让蔺涛同他联手攻关。

失传300余年,一无资金,二无资料,三无样品,复苏澄泥砚谈何容易?蔺涛惊诧了!然而,说起复苏计划,父亲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他说自己是书画家、博物馆馆长、又是绛州人,国宝复苏不仅是自己的夙愿,更是一项历史使命。蔺涛为其父 “完璧归赵”的那种自信、那种豪迈所折服。从此,父子双双全力以赴,开始了研制绛州澄泥砚的艰难历程。

他们冒着酷暑严寒,攀崖下河;摸索烧制工艺,博览群书,拜师访友。广泛涉猎外围知识,融物理、化学、雕塑、文学、书法、绘画于一炉。为了采到最佳泥土,跋涉急流险滩,几次命悬一线;在焙烧中夜以继日,烟熏火燎,连眉毛也曾被火一烧而光;最可怕的是窑崩,顷刻间砖土飞扬,一切化为乌有。他们坚持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发愤忘食,锲而不舍,义无反顾。

父子俩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勇气,独守心中的理想与责任。

1993年丹桂飘香的日子,他们试制成功了!尽管当时只存三块成品,但它却凝聚着蔺氏父子两代人的汗水与心血。

浴火重生,澄泥涅槃,蔺氏父子喜极而泣!

天地大观澄泥砚,今古无多父子兵。

2006年,蔺氏父子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2009年7月18日,首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蔺氏父子双双荣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

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  

绛州澄泥砚,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自唐代起历代皆为贡品。

新绛县古属绛州,地处山西西南部,自北而南纵贯山西的汾河在绛州区域折向西流,河面渐阔,水流变缓,河泥易于沉淀,其中含有钾、铁、铜、镁、铅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河泥得太岳、吕梁两山之灵气,孕汾水之丰腴,加工成砚,质坚如石,色彩瑰丽,生津润墨,叩之若金,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

纸寿千年,砚传百世。

蔺涛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他崇尚孔圣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观。他谦虚、执著,拜能者为师,向显达学习,到基层取经,天南地北,周游四方。

功夫在砚外,作为青年制砚家,他充分吸取陶艺现代雕塑造型的手段和技巧,发挥文史绘画、雕塑特长,运用精湛刀法,尽情表达古老传统的工艺和时代特色。

“用心鉴石方成玉,着意淘沙始现金”蔺涛的思绪在澄泥砚制作中辗转畅游,大胆创意,巧夺天工。

绛州澄泥砚形状各异:圆形、长方形、龟形、钟形、海螺形等等达百余种;大的半米见方,小的形如拳头;重者以吨计量,轻者仅仅几两;砚体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绚丽色彩。

    设计理念与主题,或取材于地域特色和历史人物:如桐叶封晋砚、平遥古城砚、应县古塔砚、舜吟南风砚、鹳雀楼砚、龙兴宝塔砚、桐乡凤舞砚、鱼跃龙门砚;精忠报国砚、司马光砸缸砚、后稷教民稼穑砚、草堂松风砚、嫦娥奔月砚、关公夜读春秋砚、弟子规砚等。或以祈福纳祥为内容:如福寿砚、桃源仙境砚、寿比南山砚、子孙万代砚、情侣砚、月是故乡明砚、云海腾蛟砚、海天浴日砚、长城雄风砚、天圆地方砚等。或以大型纪念活动及红色革命圣地而命名:如奥运砚、鸟巢砚、宝塔山砚、韶山冲砚、井冈山砚等。

还有祖国万岁砚、盛世中华砚、五星出东方砚等纪念祖国华诞系列砚;廉政建设系列砚;山西省一县一品系列砚;太行系列砚;黄河系列砚;生肖砚系列等组合砚。

一方泥砚,将诸多文化景观和人文名流孕育在方圆之间,摄人魂魄,引人入胜;

一方泥砚,就象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百读不厌的美文,给人以无限遐想。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北京印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等均将蔺涛的“绛州澄泥砚”列为珍品,予以收藏。各地古砚收藏家莫不争相寻求,得者为宝。

澄泥名砚俏神州。

2005年11月, “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向全世界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蔺涛为大会免费制作的“和谐砚”,得到了我国领导人及各驻华使节的一致称赞。2009年,“和谐砚”被定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活动指定礼品。2010年绛州澄泥砚——“东方之冠砚”被上海世博局选为订制国礼,全世界150个国家的元首和元首级贵宾得以珍藏;2013年关帝圣象赴台巡游,“关帝夜读春秋砚”也成为一条联结海峡两岸的红纽带。

蔺涛还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参加日本、新加坡、印度、尼泊尔、匈牙利、美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荷兰、阿联酋、巴西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绛州澄泥砚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绛州澄泥砚随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犹如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越天地间,为生活增添一抹亮丽,为人类搭建一座友谊桥梁,向世界传递着一种文明一种爱!

追求无止境。

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秉承“团结、务实、开拓 、拼搏、奉献”的黄河文化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在澄泥砚日臻完善、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蔺涛为中华文化的吐故纳新,如饥似渴、殚精竭虑。

专业为王,精益求精,这是蔺涛的座右铭。他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委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高端领军人才”,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专家考评组专家”。作为中国砚台行业的专家、领跑者、排头兵,在为文化传承与繁荣奉献着青春热血。

舜帝故里濡染的大德大爱

河东为舜帝故里,虞舜文化,是以大德大孝为精神内核。蔺涛是一个大儒,他喜欢读孔子,从儒家思想中汲取道德力量。他主张做人讲诚信、守规矩、有约束、怀仁爱;他尊重劳动,崇尚节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他信奉佛教,广结善缘;尊崇道法自然,体悟天人合一;并确立了自警自强自重自律的君子品格。

光村有一位李天保,从小喜爱书法,颇有功力,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右手、右腿行动不便,给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曾想放弃人生。蔺涛与他长谈,鼓励其虽身残志坚,但绝不言放弃,一定要发挥自己的长处,苦练口书、左手书写的绝技,成就了一技之长。他三次出资帮助天保在新绛县举办参加个人书法展并获得社会各界好评。2015年12月,李天保还作为优秀乡村文化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会,李天保作为唯一的书法家表演了左笔书法和口笔书法,引起了众多媒体的追逐和全体与会嘉宾的喝彩。李天保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召着每一个人,成为山西省残疾人群中的一面旗帜。赠人玫瑰,爱心传递,李天保还在闲暇之余,帮左邻右舍婚丧大事编写对联,从需要别人帮助,到主动帮助他人,李天宝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活出了人生精彩。先后被评为新绛好人,新绛县道德模范,新绛县五一劳动奖章。

诗人付振虎,身患绝症,人生最大心愿想出本诗集。蔺涛百忙之中,欣然承担了这份生命的重托。

作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名人,蔺涛一刻没有忘记给予他无限支持与厚爱的父老乡亲。他身在农村,倾听民声,为他们排忧解难。村里修路、建校,他慷慨捐资;谁家有困难,他主动上门。乡亲们都视他为自家人,有什么困难都找他帮忙,而他,无论再苦再累再忙,只要乡亲有事,他总是全力以赴。

他积极推动研制所成立了工会、团组织,开设文体活动场地;40 多名的制砚团队,他记着每一位员工的生日;传统节日里,他与妻子同员工们一起欢度;所里的一砖一瓦一颗树,一灯一墙一照壁,都渗透着一种理念、一种和谐、一种文化。

在这个艺术当歌的年代,作为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转型跨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运城市政协常委、中国民盟新绛县副主委、新绛县工商联副主席、蔺涛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职责,撰写多篇提案。并利用多次外出交流的机会,宣传新绛,介绍新绛,扩大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

一方砚推介一座城,新绛县也因此声名远播;

 蔺涛,一位谦和的工艺美术大师,德艺双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走进了世界的窗口。

相濡以沫携手同心的夫妻搭档

蔺涛与其妻解玉霞相识相爱自当年的稷山师范,夫妻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同行更是战友。

解玉霞:素面朝天、温文尔雅、聪慧贤淑。一位纤纤女性却冠以诸多头衔:中国文房四宝之言艺术大师,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山西省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女企协“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九省市妇联“环渤海区域杰出创业女性”、“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运城市十大女杰”、”巾帼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玉霞是蔺家第三位大师。

一家两代,父子夫妻,三位大师,实属罕见。

女人心中有梦,即使平凡如叶,仍能创造叶的美丽

稷山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后,解玉霞继续求学,到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深造。她爱好广泛,书法、绘画、雕刻、文学创作等均有涉猎,并有作品见诸报端。尤擅长绛州澄泥砚的设计与雕刻。

临水人洁,近荷心香。

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爱好,使他们成为了恋人与夫妻。原以为这样柔弱诗情的女子,应该小家碧玉坐在闺房读书写字,嫁一个喜欢的男子相夫教子足矣。却不知她同样执着于事业,无论多么艰难,也从不放弃。

1986年,与丈夫蔺涛一起夫唱妇随,开始研制绛州澄泥砚。风雨人生,一路相伴,她陪着他共同查阅资料,创设制作工艺流程,用她的灵性与智慧,从事制砚科技攻关与新砚型的设计开发工作,她亲手设计图案、制坯、雕刻、烧制等,其砚作取舍得当,别有情趣,或古朴大方,或雅俗共赏,得到了收藏家及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二十余年艰辛历程,她与丈夫蔺涛共同创造了绛州澄泥砚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2007年两人携手清华,参加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进修项目(山西班)学习,零距离地亲近清华,感受清华的博大与厚重。

 在两岸清华学府携手百年校庆的美好时刻,蔺涛与玉霞因百方“荷塘月色砚”再次走进了两岸清华,用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互通与交流。

回望现今的绛州澄泥砚文化园,北庭耸立,气势恢宏;东西展厅,各具特色;俯视整个园区,青砖灰瓦,亭转廊回,竹              影荷韵,小桥流水,古色古香。

此情此景,不由想起了宋人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从三分地的家庭作坊,到占地15亩的生产基地,再到占地40余亩的澄泥砚文化双创园区,绛州澄泥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质的蜕变。绛州鼓乐、新绛云雕、木版年画、青铜器、宫灯等十余家非遗文化企业陆续入驻文化园区,开展了非遗+文旅+会展+教育+文创+电商等活动,构建了文化加旅游的非遗体验平台。

这座投资5000万元的文化园,已经成为集文化交流,非遗展演,艺术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产业集群园区。

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人生目标一旦确定,便如日月经天,前行不辍。

楼阳生书记的评价使蔺涛备受鼓舞。伫立文化园区,沐浴

着和煦的阳光,蔺涛的信心满满,思绪飞扬。   (作者 裴海涛)  



 作者简介:裴海涛,1960年12月出生,山西省稷山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先后任山西省稷山师范副校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副院长、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曾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作协理事,稷山县第九、十届政协委员。为河东教育、公安、环保、煤炭等系统采写报告文学达上百万字,出书四本。其中《平平淡淡才是真》荣获“共和国的脊梁”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流金岁月》荣获“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全国大型报告文学征文三等奖。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奇古砚工艺失传 蔺涛让绛州澄泥砚重放光彩
他们父子下河挖泥、历时5年,成功复原失传近300年的烧制技艺
绛州澄泥砚
山西非遗丨涅槃重生,一方砚台讲述一方水土
烂泥也扶得上墙,经过山西大爷70道工序后,价值翻了1000倍
澄泥砚制作大师为您解读绛州澄泥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