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稷山郭云辉//碾麦,是麦收环节中最幸福的时光。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点击下面链接,品读作者昔日美文 :

稷山郭云辉//祖母一生无儿无女,更和我们没有任何血缘……

稷山郭云辉//乡村有我的双亲,我的家……


麦穗儿黄 麦粒儿饱
 

稷山  郭云辉

晋南六月天,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麦香的芳味。缕缕清香,令人陶醉。布谷鸟从早到晚山南山北不厌其烦地飞翔着、鸣叫着。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谷雨麦挑旗,肥多秸秆壮。小满半截仁,遇雨颗粒饱。

前多年,农业机械化程度还不高,纯手工收麦。到麦收,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累”字了得。

那时候的麦收农忙少则半月二十天,多则一个月。忙天忙地,累死累活。不像现在的机收,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分分钟的事。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烤麦天加上干热风,麦子熟得很快。人常说:“龙口夺食”。收麦是早一天不行,晚一天也不行。收的早,麦子浆没有灌饱,麦粒干瘪瘪的,磨起面来,麸皮多,白面少。收的晚,麦壳儿一炸,圆咕噜噜的粒儿蹦到地里,你就是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收不回来。

开镰割麦,家庭劳力多的,一字排开,选一个快的拉行,其他人争先恐后紧随其后。再有一个麻利的殿后打捆。一会一大片,这叫气势,也是心劲。割麦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麦茬高低一般,打捆粗细均匀。家庭劳力少的,越割越没劲,只能望麦兴叹。割麦常常是腰酸腿疼,熬到地头,埝头一倚,长舒腰腿,惬意多多。缓一下接着割,不敢多歇,歇多了再干,那腰真疼。小的时候,随大人们割麦,开始时是兴致。时间久了是地狱。看看割割,停停瞅瞅,越落后越没劲。这时候,大人们就常常鼓动说:“赶紧割,小娃哪有腰”。后来,漫漫地大了,“下苦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自己也成了家里的主劳力。这些庄稼活,样样拿手。

割好的麦子在空旷的地里凉上一两晌,用牛车运回到打麦场。这时候的田间小路车水马龙,“吱呜、吱呜”的下坡使刹声此起彼伏,回荡在田野。年轻人驱赶的马车,一路狂奔,扬尘而去。小的时候,爷爷装车码麦,我负责上递。这活我爱干,一不用弯腰割麦,二还能自驾牛车,悠哉乐呵。后来稍大些,装车码麦成了我的活,这活根本没有我之前想的那么简单。记得自己当年装的第一车,到半路全侧掉落了。麦捆滑,粗细又不匀,装的过程不注意咬茬,加上用绳不紧。侧落甚至翻车是常有的事。麦捆散落一地,干哗哗地,麦粒儿遍地,真叫人心疼。

拉回来的麦子,先是一股脑下一地,有闲人时再一个一个跺起来晒。割倒的麦子常会回性,拉回来要再晒再凉。跺满打麦场的小麦成了孩子们理想的藏身之所,躲迷藏、“抓特务”游戏耍闹,引来一阵阵斥责声、吓唬声。大概晒个一两天,选一个打卖场的边角积麦。收麦,老百姓盼的是好天气。这个阶段,要是有天雨打搅,那真是折腾人。有时候在地里割麦,天突然变了,全家赶紧往回撤,满场跺的麦子往麦垛上积,等麦子积好,盖上油布,过不了多会雨停了,晴天丽日。这时又要揭掉油布,重新下积跺麦。这种情况,有的年景雨多些,有的也只是干打雷不下雨,但你得这样翻来覆去,让人破烦。

碾麦,是麦收环节中最幸福的时光。日上三竿,打麦场晒热了,开始摊麦,刚开始那会,为了让麦子好碾快碾,摊麦也得多半天,用镰刀把麦腰子割开,两手抓一把麦穗,弯腰在地上一折,直起身来码成通透的麦场。到后来,人们图省事,干脆把麦子摆满打麦场,腰子一割就完事了。大概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凉干了晒透了,开始套上牛拉的碌碡碾麦,碾一遍,翻一遍,再碾两次,腾两次。碾毛的麦秆起走,积成麦草垛。然后就是把满场的麦壳和麦粒集中堆堆。日头越毒,麦子越容易碾利落,如果天赐微风,起场时,腾翻的麦秆,舞飘的麦粒壳,风吹凉意,越干越带劲。要问孩童最闹腾,风风火火碾麦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碾好的麦秆,柔软舒适,翻跟斗,打把势,大人干活,他们添乱。一天碾两场甚至三场,农忙时分,不分白昼夜晚,几乎是连轴转。晚饭后,挑灯扇麦。扇麦至少四个人,少一个都扇不成。两个人踩扇车,一个摇簸箕一个搭。晚风吹拂,麦粒成堆,幸福喜悦,溢满麦场。

最后的一道工序是晒麦,一大早起来,打扫好打麦场,十点钟左右,出麦,晒麦。麦粒摊得薄薄的,之间要来回翻腾多次。还得用扫帚不停地扫残余的麦壳,或捡拾一些小土块或杂物。下午三四点钟,滚烫的麦粒,收拾入囤。晒麦期间,人大多闲不住,或早间,或傍晚,或到地里拾麦,或犁地蓄雨。或是有些雨水,在地里复播些小杂粮。忙得不亦乐乎。

麦收时节,天雨打搅,家家不歇乏,户户不闲着。或摊椒叶煎饼,或煮油疙瘩。大巷小胡同处处飘溢着浓浓的香味。一来改善生活吃嘴,二来祭拜天地祖仙,祈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待麦收结束,择一吉日,出嫁的女儿回门走娘家,翁婿共庆丰收之喜。共叙农忙佳话。其乐融融。

今非昔比,那时候的收麦,累并快乐着。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家乡的一大特色,农民的一大收入。田间偶尔有几块麦地,却陡增一些麻雀飞鸟蚕食,还得专人看管驱赶。原来是龙口夺食,现在却变得与鸟争食。呜呼悲哉。

麦田是大自然的皮肤,天与地互相凝视,互相友善。麦田携着天地的灵气与生命力,更能带给人们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归属感。

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农业机械化的与时跟进,淡出人们视野的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麦收农具,更淡化的是哪一种天人合一,春播秋收,精耕细作,颗粒归仓的农耕文化、农耕传统和农耕精神。



郭云辉,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稷山县下王尹村,运城市优秀班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太阳初中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童年麦收》陈财喜
心盈 | 岁月手掌(第一部分:镰刀篇、铡刀篇、麦场篇、笸箩篇)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当年割麦忙》
散文||麦 香
有声读物丨麦收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