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车八斗//写在《枣乡文友“五魁首”》之后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点击下面链接,阅读相关文章:

宁水龙//枣乡文友“五魁首”


写在《枣乡文友“五魁首”》之后
 

五车八斗

说实话,《枣乡文友“五魁首”》这个标题很吸引为文和喜文者。有语云:“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又云:“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见标题的好赖对文章的至关影响和作用。我就是奔着这个标题才去点开和阅读这篇文章的。

该文作者宁水龙先生,与我同为稷山乡党,又系同姓,祖先是兄弟二人当中的老二(据我村的家谱记载,有待考究)。知道宁先生是蔡村乡东蒲村人,是1995年那时。具体信息来源,现在已记不大清楚了,反正不是从什么文字信息中获知就是从他人口中得知,无二。最早见到宁先生的大名“宁水龙”三个字,是来自《山西农民报》上面的一篇小小说,这篇小说的题目叫《我的她和另外一个她》,署名作者为“宁水龙”。该小说短小精悍,耐人寻味,隐隐中透着一股在破庙中由衰败破落书生、一代古典文学巨匠曹雪芹大师辛苦十载写成的中国迄今为止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笔调和技法。当时,还不知道宁先生与我同是地地道道的“正宗”稷山人,且还错误以为他在发表该篇小说时的实际年龄为二三十岁,后来才知道,其时他的岁数已过不惑。后来,又在黄振庭和杨明有两位文友接手后的《稷山报》的版面报眉的“责编”署名上看到有他的名字,还有与我同镇文友“杨继红”的名字。我1995年在县邮电局做乡邮员时,稷山邮电局的分管生产副局长叫宁社印(后升迁至河津市邮政局局长),与宁先生一样也是东蒲村人,其同村小舅子蛋娃也在邮电局上班,专送干线邮件。也不知是他们告诉我的还是我从其他人口中间接得知亦或是从文字信息中了解到,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后来又进一步知道,宁先生是在稷山县百货公司或者百纺公司上班,该公司好像归稷山县二轻局管辖。再后来,又在某些文字印刷品上看到有消息说,宁先生创作的某部长篇小说或者剧本是被中央级某影视机构改编(拍摄)成电视剧了或者是在央视播出了云云。前不久,又在“美篇”平台上得知,宁先生截至目前已出版个人专著四部,也不知所著书籍是学术著作还是文艺著作。再补充一点,东蒲村还有一个大笔杆子,名叫宁昌龙。据1995年本人在稷山县城稷峰大街上的一个路边修理自行车的地摊跟前与其蔡村乡郝壁村的岳父闲聊,得知其曾经在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上发表过文章。

再说说安新明同乡。安先生,可能是稷峰镇马村人。安先生性情豪爽,为人义气、大方,平日总喜欢戴一幅黑架茶色大片镜。他做过县政府办主任、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和县经贸局局长。他是一位开拓型局长、记者型局长,为官之余爱好写作。他任稷山县广播电视局长那几年,稷山县广播实现了村村通全覆盖,是稷山县有史以来广播事业的最为鼎盛期。另外,本人早年在稷山县城浪迹时,曾在一本破损的封面已被撕去的旧书籍上看到有介绍安先生自学成才的先进事迹。

黄振庭大哥,是蔡村乡坑东村人。曾任稷山县委通讯组组长和稷山县新闻中心主任。他与同村的老一届村委主任黄淼庆是自小玩伴,黄淼庆曾戏称,说他们俩从小钻过同一个被窝(本人以前去坑东村采访过这位村主任)。我的通讯员证就是黄振庭大哥给颁发的,是让所在村给开了介绍信的。曾到稷山县委他的办公处兼居室拜访过几次,他为人很和蔼、很热情、很家常,他夫人也是。他教给我的判断新闻价值有效招数就是:要有宏观意识,要站在政府首脑的角度去衡量新闻事实。

杨明有大哥,是清河镇三交村人。他可以被称之为“2020年以前的稷山文字新闻一哥”。他可以说是稷山新闻战线上最为活跃的报道员,上到中央级各大新闻媒体,下到省市级各大报纸象和网络,都可以看到他独自采写或与记者合出的稿件。第一次与杨明有大哥见面,实属巧合。当时我是第一次慕名前去稷山县委去拜访通讯组。进入县委大院,我照着路牌箭头指示,往左弯进入“通讯组”大致区域。走了没几步,正好迎面走过来一位同志(是男是女现在记不清了),遂上前礼貌打问:“你好!咱们县委通讯组在哪儿?”“在那儿→”对方一边说一边把头转向右侧伸出食指往自己身后指了指,连声叫道:“老杨老杨(是称呼老杨还是直呼明有,已记不太清了),有人找!”“谁呀?”话音刚落,只见一个30岁左右的怀中正抱着个小小孩的年轻男子从屋里走出。“你好!请问咱们通讯组在哪儿?“”你找谁?有事?”“噢。我想办一张通讯员证。”“哟,找头儿呀!走,我带你过去。”“谢谢您!”“没事”真是雷厉风行、快人快语。我求之不得,很感激,遂紧随其后走向后排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份,他的和谐、幸福、美满家庭还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一个写了半辈子新闻的新闻人反倒成了新闻人物。

栗铁龙,太阳乡下王尹村人。稷山县新闻摄影第一人。我曾约请他到我们村给优秀果农岳水林拍摄苹果丰收照片,我俩深入到田间地头,给果农拍照,吃果农苹果和翟店半圆火烧。事后,我骑着自行车把他送到南吴路口。他当时已开始使用奢侈通讯工具——BP机了。



作者简介:五车八斗,本名宁一介,山西省稷山县西位村人氏。于1990年代涉足新闻圈。截至目前,已在全国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刊播新闻稿件和随笔文章数百篇。喜爱写作,与文化死磕,不折不挠追求文字表现力!人生追求是:今生能著一伟小说,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瞬间,看清一个人
老祖宗10句话,字字是财,句句是福!
惊人的弱者逻辑:一个人开始废掉的4个迹象
惊人的三大社交定律(深度好文)
从40岁开始到60岁,逼自己弄懂这6个“歪理”,将渡人渡己
敬畏金钱与不敬畏金钱,人生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