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西学中女中医的大彻大悟!不要光想着治疑难病,先把常见病治好再说

导语:“只要你愿意,我想把我这一生学的东西都教给你,我保证毫无保留,而且一分钱也不收你的。”老师又说:“不要上来就想治疑难病,一个医生首先要能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比如说首先要学会看感冒、发烧、咳嗽、便秘等等。”如果您真想学中医,这就是门径。

作者:李沂泽 

1、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这个是出自张元素的《此事难知》。方歌: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方子九味药,主要是用于风寒夹湿兼有里热的感冒发烧,发汗作用仅次于麻黄汤。只要有受凉史,以头疼为主诉,发烧、怕冷、不出汗的病人,都可以用。

羌活主要入足太阳膀胱经,治风湿相搏,搜风,发表祛湿。如果病人舌苔比较厚,白腻或者白厚苔,是湿比较重,把苍术加量。

根据病人头疼部位,太阴头痛是全头痛苍术加量;太阴和少阴头痛都是全头痛少阴头痛用细辛头两边,就是太阳穴,颞侧的头痛,是少阳经,用柴胡;整个头疼连着后脑勺,用藁本,藁本在《本草备要》中专治头疼连脑;脑门前额头痛,用白芷和葛根,还可以加川芎;左寸脉比较弱,无力,用点桂枝

九味羌活汤临床适用于以头疼为主诉,发烧、怕冷的病人,不用担心病人白细胞高低。血象最高的病人两万多,头疼、呕吐,怀疑脑炎,准备让他住院,先到我的门诊,一共给他开了两副,一天半吃完,当天出了汗,退了烧,痊愈了。

九味羌活汤和麻黄汤有什么区别?麻黄汤一般适用于体质非常壮实,皮肤比较紧致的人,而且脉浮紧,紧的力量比较强。如果力量不是那么强,有时候有的人会担心麻黄出汗太多。麻黄汤出汗以后就马上不能再服了,如果病人不听话,不小心喝多了,会出现大汗,然后出现心慌等症状,但是九味羌活汤就比较安全,不用担心出现这些问题。我一般都是给病人开两副,这两副分六次喝,一般来说三个小时喝一次,两到三个小时喝一次,喝到出汗为止,剩下的那些按照一天三次来喝。

麻醉科一个护士,她的父亲发烧、头疼,右侧的颈部疼痛,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一直是38.5℃以上,还伴有腰疼。最初刚发病时左边嗓子疼,左边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有肿大,他用了很多消炎药,又看了很多地方,但一直烧没有退下来,也吃了好多退烧药。我一摸脉象,浮而有力,但因为发烧时间比较长,出汗也比较多,他觉得已经浑身没力,走路都不是很有劲。我给他用了九味羌活汤,因考虑出汗比较多,有点伤气了加了人参。

颈部甲状腺地方摸起来,有一个像鸽子蛋稍微小一点的的包块,我建议做甲状腺彩超,然后再查甲功,我怀疑他是不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我一共就给他开了两副药,还没有抽血,当天晚上吃了,第二天早上已经退烧。第三天来的时候甲状腺结节就摸不到了,也没有查甲功,就好了。

他同时还伴有右侧颞部偏头痛,已经十几年了。在九味羌活汤中根据他的头痛部位,重点用了川芎30克,柴胡30克,同时加了僵蚕夏枯草,考虑他是甲状腺颈部归经问题。吃完药以后偏头痛也好了。他说十分病去了有七八分了。我又给他用了一副柴胡剂巩固了一下,考虑到久病入络,久病有瘀血,用了一点活血化瘀的药物。十几年的偏头痛包括两个月的发烧,五天就完全治愈了。

2、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是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中的一个方子。方歌:荆防败毒二活梗,柴前枳壳配川芎,茯苓薄荷甘草使,风寒夹湿有奇功。

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受寒以后的全身疼痛,恶寒没有汗,脉浮的人,舌苔一般是白稍微偏腻。病机是风寒夹湿,因为方子里面有茯苓,祛湿的药物。现在人喝牛奶、冰饮、水果比较多,所以夹湿比较多。我觉得单纯的用麻黄汤、桂枝汤,有的时候不如用上这个夹湿的效果会更好一下,比较有保证。

荆防败毒散不仅可以用来治受凉以后的全身疼痛发烧,对于平常人吹了空调以后头疼,半侧的肢体疼,胳膊疼,或者面肌痉挛、眼皮跳动,无论是不是发烧,都可以用。它的发汗作用比九味羌活汤要轻一点,但效果也是非常好。冬天常见的外感不是特别重的我很少用麻黄汤,就用荆防败毒散同样达到麻黄汤的作用。

荆防败毒散同时也是外科中最常用的一个方子。像各种的疮、疖,还有疡,如果有表证首先用荆防败毒散来解表。包括眼丹,就是眼部的小疖子,如果有红肿但是不疼,就用荆防败毒散,一般两到三副就可以把疖子消下去。如果小疖子是疼的,又红肿又疼,就考虑病变已经入里,用内疏黄连汤,也是两三副就可以消掉。

3、参苏饮

参苏饮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方子。方歌: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人参、紫苏、陈皮、枳壳、前胡、半夏、葛根、木香、甘草、桔梗、茯苓。从方歌就能看出是治疗虚人外感,伤了寒,同时夹痰,因方子里有二陈汤。主要适用于平常体质比较弱,或者老人,还有普通人发烧时间已经很长,反复的输液,以及应用解热镇痛药还有激素以后正气严重受损的患者。

公路局一领导,已经发烧十天,一直39℃以上,用了很多激素,全身大汗,非常乏力,来时都不能走路,是别人搀着过来的,也不能吃饭,就用了参苏饮。脉浮,没有力量,就用了参苏饮,也是一天半体温就正常了。一个发烧时间最长的高中学生,是个17岁男孩,已经发烧45天,在烟台某医院住院10天,反复输液,觉得特别乏力,脉象浮而无力,开了三剂,两天吃完,一天就完全正常了。

4、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是李东垣《脾胃论》里的方子。方歌:

麻黄人参芍药汤,桂枝五味麦冬襄。芪归甘草汗兼补,虚人外感服之康。

麻黄人参芍药,加上桂枝、五味子和麦冬,还有黄芪、当归、甘草,也是适用于虚人外感,主要是气阴两虚外感风寒。一般来说只要外感,脉都是浮的,对于参苏饮来说,脉搏相对来说比较有力,脉又不那么紧,没有麻黄汤或者说九味羌活汤那么紧得厉害,也是没有汗。麻黄人参芍药汤主要适合于平常体质比较弱的老人,气血不充足,恶寒一般比较重,但是恶寒因为气血不足,有时单用麻黄汤很有可能发不出汗来。另外,适用于发汗以后退了烧,刚退完烧以后又接着受了寒,也就是“重感”。重感的病人就比较难治。气血津液不充足,虽然有麻黄汤证,但是用麻黄汤却很难发出汗来,就很难退烧。这时就需要用补气血的方法来发汗,就可以用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和参苏饮的区别,这个需要发汗,参苏饮用于已经出过汗的病人。同样是虚人外感,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5、杏苏饮

杏苏饮是《医宗金鉴》的方子。方歌:

杏苏饮治风伤肺,杏仁紫苏前桔同,枳壳桑皮黄芩草,麦冬贝母和橘红。

杏苏饮,治受了风以后肺气受伤,伤风。杏仁、紫苏、前胡、桔梗、枳壳、桑皮、黄芩、甘草、麦冬、贝母还有橘红。杏苏饮,首先适用于小儿伤风,也是畏寒、发热。小孩发烧或者不发烧,只要是咳嗽有痰,通常是黄痰,因为里面有黄芩之类,有很多的小儿气管炎、肺炎,住院效果不好,一直反复咳嗽,有时会咳嗽一两个月都好不了。用杏苏饮一般三到五副就可以痊愈。

相对于大人,小儿的发热比较好治。因为小儿很少涉及到内伤。基本上就是一个调气机,一个是受凉,再一个就是食积。把这个气机一调,有时单纯用小柴胡汤或者用调肠胃的方子,大便一通,咳嗽就好了,肺和大肠相表里。大便不通的小孩可以加点牛蒡子,牛蒡子可以降肺气,利用滑肠的作用也可以通便。

对舌苔比较厚腻的小孩,有口气,用苍术和鸡矢藤用1:2的比例,可以熬汤也可以打成粉喝,就可以把大便通下来。

6、再造散

再造散是明朝陶华《伤寒六书》里的一个方子。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cān)。细辛加枣为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再造散的适应证感觉就是一个少阴证,比较类似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但是发汗因为没有用麻黄,这种阳虚的人,应该是少阴不得有汗,麻黄发汗力量大,麻黄附子细辛汤里有麻黄,所以说,发汗力量相对强一点,再造散里没有用麻黄,用羌活,羌活和防风,羌活的发汗作用比麻黄轻,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一般适用于阳虚无力,阳虚的人感冒以后,受了寒,脉通常是微,或者说沉,总之是一个阴脉,摸起来特别没有力。病人往往表现的比较倦怠、嗜卧,脸色非常苍白。这样的病人一定注意不能大汗,否则会损伤阳气,会死掉。实际上再造散在门诊上用的几率比较低,一般病房里比较重的病人用的比较多一些。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病人语言也比较低微,说话有气没力,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如果脉反而浮,一定是浮大无力,这是再造散的辨证要点。

7、十神汤

十神汤是唐朝孙思邈《千金翼方》里的方子。方歌:

十神汤里葛升麻,陈草芎苏白芷加,麻黄赤芍兼香附,时行感冒效堪夸。

十神汤一般用来治时行感冒。用在冬天刚过,春天刚来,温病还没有发作。或者是秋天刚冷,冬天还没有来的时候,是一个季节性的方子。

病人往往症状比较多,头疼,嗓子疼,或者是有生气上火,因为里面有香附。像春天、夏天,嗓子痛一般就要用银翘散。银翘散一般是嗓子疼,耳朵眼疼,就是咽鼓管疼痛的这种人效果比较好。因为已经属于温病了。温病一般来说是恶寒比较轻,微恶寒或者是不恶寒,主要以发热为主,用银翘散效果比较好。

8、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的方子。李东垣有一个观点“甘温除大热”。补中益气汤临床用于发热病人效果非常好。适用于发烧时间非常长,病人的脉比较弱,这时候可能就没有表证,脉也不浮,主要是没有力量比较弱的脉,可以有汗。病人几乎是除了发烧、出汗、食欲差、没有精神,没有什么别的症状没有恶风,没有表证,虽然出汗,但不是一个桂枝汤证。这样的病人可以发烧好几个月。

发烧最长的一个小伙子,已经发烧半年,准备去征兵,征兵前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查的体温就是38.5℃,别的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就这么一个没有力量的脉,没有劲,给他用补中益气汤。说来也挺有意思,一开始一个星期降下来0.1℃,从38.5℃到38.4℃,后来慢慢降的比较快了,用了一个半月,体温完全降到36.5℃,然后就去当兵了。

补中益气汤还可以用于感冒时间比较长,也就是说感冒好了,一个多月或者两个月都觉得浑身没劲,气虚乏力,食欲不振,就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善后,一般吃一个星期,如果比较轻,吃三五天,病人精神就会好转很多。

补中益气汤还适用于病毒性感染后白细胞降低。白细胞低的病人其实就是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升白效果比较好,也比较稳定。它和西医瑞白,就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不一样的,用了瑞白以后,白细胞虽然升高的很快,但是病人非常难受,浑身疼痛,浑身乏力,而用补中益气汤病人白细胞会比较稳定的上升,会好转的比较明显。

9、清咽利膈汤

清咽利膈汤找不到出处了,这是老师给我讲的一个方子。方歌:

清咽利膈喉痛消,疏风清热蒡连翘,荆防栀桔参连草,银花芩薄大黄硝。

清咽利膈汤主要用于急性喉炎,喉痹,急性扁桃体炎化脓肿大这种阳证的病人。这种阳证的扁桃体炎首先选择双侧的少商点刺放血,然后再服清咽利膈汤。两到三个小时喝一次,一般两剂,最多三剂病人就可以痊愈。

大黄和芒硝根据大便的情况酌情加。余浩老师有一个民间偏方,加上白英、威灵仙和青皮,对于扁桃体肿大效果非常好。我把它加进去以后比单用清咽利膈汤好得更快,一般两副就可以搞定。用清咽利膈汤治扁桃体化脓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这种阳性病人,阳热的,像扁桃体化脓,扁桃体炎,有的反复发作是一个阴证,舌淡、苔白、脉弱,那种情况不能用。

10、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是夏天,夏秋之交经常见的一个病证,主要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就是外面受了凉,吹了空调,内伤湿滞就是里面喝了冰啤酒,吃了海鲜,临床表现也是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比较白腻,可以浑身疼也可以肚子疼。如果肚子疼比较明显的话,可以针一下足三里,然后,再吃藿香正气散,或者不用熬汤,直接喝藿香正气水。只要是发热的病人都让他快喝,一般两三个小时喝一次,很快就会退烧,就会好了。

11、六一散

六一散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只有两味药滑石和生甘草,清暑利湿,一般适用于夏天发烧,夏天受了暑,感受暑气以后发热,浑身没劲,不爱吃饭,小便比较黄、少,尤其是小孩伤暑的用六一散,一般吃一副很快烧退就好了。

12、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主要用于受寒以后的咳嗽、喘,也是没有汗,脉浮紧有力。小青龙汤和麻黄汤比较起来,麻黄汤也可有咳嗽,但是麻黄汤里只有一个杏仁,但是它和小青龙汤那种发烧、咳嗽的鉴别,小青龙汤以发烧、咳嗽为主诉,咳嗽比较重,体温也可能比较高。里面有化水饮、化痰的办法。一般舌苔有时会比较白腻,这时用小青龙汤,一般来说也是一副到两副就可以退烧止咳。

13、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的一个主方,主要适用于太阳无汗兼烦躁,风温两解此方良。太阳无汗什么意思?就是受了寒,外面感受了很重寒邪,然后,不出汗,兼烦躁说明里面有内热,内热也很厉害,以致于非常烦躁。大青龙汤多见于体质非常强壮的人,体温比较高,一般都是高烧,体温在39.5℃以上,甚至到40℃,这是一个发热重症,病人口干比较明显,一般喝水会非常多,会很烦躁,这个时就不要手软,一定要用大青龙汤。前边比较轻的发热方剂就不可以用了。

一个病人在中医科住院,住了10天,一直是高烧、烦躁、口干,后来去看他,就是典型的一个脉浮大、紧,给他用了大青龙汤,一剂就出了汗,退了烧,口渴也缓解了。

注意事项

上面讲的就是临床中常用的一些退烧的方子,一般来说发热的病人用这些方子就可以搞定了。

现在说一下病人来的时候我们常见的注意事项。首先要问他是不是出汗,还要问他,你是发烧时自己出汗还是用退烧药以后才出的汗,这个必须要问。这个用退烧药以后出的汗这个退烧作用是不明显的,也是不稳定的,退了以后,这个汗出完以后,体温很快又会上去,这种情况下,病人往往你问他的时候,他还是觉得非常冷,他发烧的时候如果不用退烧药身上会感觉非常的干,我们要按无汗来对待,不能按照有汗来对待。

再一个要根据他的脉,脉静不静来辨传没传经,同时感觉脉是静还是不静,来决定是不是要用汗法。如果病人用了退烧药以后体温正常了,但是脉是不安静的,脉是很数很快的,或者说还是有力的,浮而有力,这时你一定要用汗法。因为,往往早晨的时候体温会正常,或者晚上病人吃了退烧药,他会出一些汗,早晨来找你看,这时候体温是正常的,我们就根据他的脉来判断他是不是真的好了,是不是需要用汗法,同时还可以判断能不能够再发烧,他的发烧是真好了,还是退烧药的暂时一个抑制作用。

还有一条就是用中药发汗之前,一般就是汗出热退,在退烧之前它有一个正邪交争的过程,体温反而会增高,这时候不要误判。正邪交争有时体温会升高的比较明显,尤其在晚上,有可能到39℃以上,这时候病人会比较着急,尤其是小儿发烧,家长会非常着急,这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不要用退烧药。通常我采取的办法就是让他用生姜捣出汁来给他搓后背,从大椎一直搓到尾巴根这个地方,用这个姜抹到脊柱上,从上往下推,反复的推。后面就是膀胱经,所以说风寒感冒的话用姜汁搓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不那么着急。如果家长没有一个办法,在体温上升这么高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坚持不住,他一定会用退烧药。给他姜汁搓后背的办法,他有点儿事干,就不会着急的用退烧药了。中医判断中药的退烧效果也比较好判断。

再一个就是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喝水。西医见发烧一定要多喝水来降温,实际上风寒感冒不需要喝水。强迫喝水的感觉就是加重病情。生病的孩子一般食欲不好,不要着急的强迫进食,更不能给他吃一些生冷食物,包括水果。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不吃饭,担心会营养不良,强迫孩子吃一些水果,或者蛋糕、面包、八宝粥之类,这样做的结果就会造成孩子呕吐。所以,发热的病人一定要让他饮食清淡,可以喝粥。这个体温只要一退,胃气恢复,马上就会想吃饭了。

刚才讲的很多的方子里面都有一对药,桔梗和枳壳,桔梗往上升,枳壳往下降,其实,发热的病人很多可以通过调气机,一升一降,气机流畅了病人就好了。(李莉 根据李沂泽老师2016-1-17在医学会的讲课录音整理)

李沂泽老师简介

      jian       jie   

   李沂泽,西医危重医学科主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临床工作18年,期间师从烟台中医外科名家吴世光学习。今年有幸遇宋柏杉,马新童等诸位老师,得悉心指教,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能用中医思维辩证论治临床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杂症。

食药两用脾肺肾都能补的好食品好药材——淮山药

山药有好多种,产地不同,药用效果也有差异。能够入药的山药当属地道的淮山药。

清代医家徐灵胎:“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成之地。”淮山药产于河南省焦作,属于山药中的上品。

淮山药,煲汤入口滋润柔滑,蒸熟瓤面有香气,最入脾胃。

民国大衣张锡纯最爱两种白色的药,一个是生石膏,另一个就是山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山药:“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多服久服,宜用生者煮汁饮之,不可炒用,以其蛋白质甚多,炒之则其蛋白质焦枯,服之无效。”张锡纯常以山药为君。每能救人于垂危,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吃怀山药?

只要对山药不过敏,无论男女老少,怀孕、哺乳期、生病时都可以吃,如果经常有下面这些症状,应该长期吃。

1、肚子肉软软,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肚子经常出现肠鸣音,也就是也就是肚子里有水响;喝了水没多久就要上厕所,喝水也不解渴;这种情况是脾虚,喝进去的水运化不了,不能为身体所用。

2、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大便经常有没消化的食物,稍微多吃一点,或者吃得油腻一点,就会大便不成形、拉肚子;这是因为脾虚导致消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下降。

3、在外面稍微吹了点儿凉风或者是空调稍微凉点儿,马上就会拉肚子。因为脾的阳气不足,脾胃容易积寒。

4、舌头胖,有齿痕,经常舌苔厚腻,身体发沉,懒得动,这是因为脾虚导致气血不足、湿气重。

5、老年人,人老了,五脏六腑都虚了,山药正好可以补各种虚,又平和,最为适合!

6、长期节食减肥的人,脾胃、气虚都虚,身体经常出现各种小毛病,但医院又检查不出问题,也即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

7、免疫力差,特别容易感冒,感冒了也不爱好,其实这在中医里叫正气不足,长期吃山药,可以补脾补肺气补肾,提升正气,正气足了,免疫力自然就好了。

8、脸色发黄,皮肤油腻,爱流口水,这是脾虚的表现,现在很多人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把脾补好了,不然什么护肤品都没用!

下面推荐的这款山药,是焦作正宗的垆土山药,得到许多网友的好评。广东一位民间知名老中医“医道天酬”先生试用后,大赞补脾有良效。

山药片分带皮的和不带皮的。带皮的是根据常州老中医刘先生的要求制作的,他的患者都用带皮的山药入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彩讲座:临床常用的13张外感退热方
精彩讲座:临床常用的13张外感退热方(二) (转载)
13个常用外感退热方
感冒发烧中成药 最详尽解析+教你明明白白治愈各种感冒!+常见感冒不同类型的八个实实在在的治疗方子+感冒分为几种?如何判断呢?
几个实用的治疗感冒方子
一个冬天就用这几个方子,来一个治一个,治一个好一个,没有拿不下的感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