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赛美:讲经方“上瘾”,因为“干货”多学员遍布国内外国内外,听的上瘾。她还是临床实战家

哪儿有好中医  天津篇

  李赛美对经方班的老师有三条简洁的要求:一是讲“干货”,即自己的临床心得,具有能“复制”特点,学员听后就能用。二是愿意分享,对于那些说到关键处就以“专利”回避,或是以“秘方”绕开的,不论名头多响光环多亮,均无缘经方班讲台。三是内容新,老师一定要讲从没有出现过的新内容,不换内容就换人。

 李赛美教授是我采访过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中医。她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十分显著,她的患者很多人是一家人组团去门诊求医。见过一家人一起外出游山玩水,没见过一家人一起找同一个医生看病吧。李赛美教授的门诊号真的是一号难求。李赛美教授在课堂上讲经方,在医院里面用经方,边讲边用的模式应该被全国的中医院校借鉴。她的学生不仅理论水平出色,临床水平也是一流。如果有志于中医的青年学子,选择到李赛美教授的门下求学,会少走很多弯路。

   李赛美教授的经方班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她见到她的老师时,依然坚持要行跪拜礼,这种刻进骨子里的尊师品德,在今天这个时代实属罕见。我的同乡在广中医的校办公室任职,那年在采访李赛美教授的间隙,我和同乡一起外出就餐,我问同乡,李赛美教授和邓铁涛大师谁的临床能力更强?同乡以为我有亲属需要求医,很真诚的对我说:论对外界的影响,邓铁涛的大,论临床实战,还是李赛美胜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李赛美教授虽然还没有国医大师之名,但是已经有过于国医大师的临床实力。巾帼不让须眉,说的就是李赛美教授呢,让我们向这位凭借中医经方雄居南方面向世界的长者致敬!
 糖尿病是现代病,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依据伤寒论用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在很多人看来是笑谈。但是李赛美教授以伤寒论中六经辨证为体系,在关注病证主要特征时,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方证对应,多方合用,药随症变,量随症变,使纯中药治2型糖尿病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一些国外学者初次接触李赛美教授,会误认为她治糖尿病只是把脉、开方,念几句经典语句。现实却让他们十分意外。李赛美教授并不排斥西医那些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并不是眼里只有中医经典的狭隘派,她让病人先用西医对糖尿病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查后,才开始服用中药,吃一疗程后,再进行相关指标检查,数据的差异十分明显。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糖尿病案例数据,外国学者既惊又喜。惊的是中医经典如此神奇,喜的是可以把李赛美的方法引到国外,让自己财源广进。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等中医经典是古董,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用起来不要。然而,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大都市,除了有人在过花红酒绿的资本生活,还有人在让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中医用经典的热潮:世界看中医,中医看经典,经典看伤寒。他们在学生寒暑假时是医师,在学生上课时是教师,人们称之为“双师”,李赛美教授是“双师”的典型代表。她上课教学讲经典,出诊给患者看病用经典。李赛美教授和她的团队用疗效生动地展现了经典回归临床后的巨大魅力。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伤寒、金匮、温病三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在第一附属医院都有一个专属病区。三个教研室和第一附医院的四,六,八内科构成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李赛美教授2010年任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

  “很多人不信中医,是因为没有看见中医的疗效”,李赛美教授说,“伤寒论之所以能成为中医经典,还是因为疗效”。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李赛美教授总是第一个走上讲台,“我是教研室主任,我不先上谁上?”。讲授伤寒论的方式就是现场“练兵”。如某学生身体不适或是某学生亲人的身体不适,李赛美教授用伤寒经典对病情现场分析,并现场根据经典理论开出药方,不收该同学的诊治费,前提是该学生要和同学们分享医治过程的感受。“就像开枪打靶一样,学生吃药后一定要见效,不然学生不会对中医产生信心。”

  用疗效说话,讲经典用经典,言行合一,是李赛美教授和她的团队的特色。李赛美1960年生,湖南长沙人,是2004年-2007年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班优秀学员。当时全国入选215名,结业时仅30名获优秀学员称号。全国优才班已经办了三届,而李赛美教授第一届是学员,在第二、三届时已经是《伤寒论》主讲老师。今天的李赛美教授,是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还是伤寒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伤寒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中医临床基础国家教学团队核心成员。
 李赛美教授常常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张仲景。李赛美认为张仲景有无私的大爱,把那么多、那么好的药方写在书中传给了后人,她作为中医教学、临床、科研三体合一的国家教员,弘扬经方,让更多的人学会使用经方,责无旁贷。

  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简称为经方班,国医大师邓铁涛,伤寒大家熊曼琪是最初创办的领头人,讲课的教师都是来自校内外专家,办班的初心是希望本校青年教师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包容更多的学术思想。李赛美教授从协助主持全国经方班工作到2010年创办国际经方班,至今已经是一个名满国际的响亮品牌。

  对于入学新生而言,它更像神圣的仪式,对学生进行灵魂最深处的洗礼,学生在被中医经典和中医大家风采所震憾的同时,还会在一瞬间迷上中医。相关数据显示,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毕业生87.5%的人,都选择了中医为终身职业。对于学校的青年教师们而言,不出校门,就见到了暗慕已久的“大家”,很多临床时的“心结”,常常被经方班的老师们三言两语化开。李赛美坦言,伴随着经方班的成长,自己已经“上瘾”。今天的经方班的听课对象,已不仅仅是本校青年教师和学生,有大量的基层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学员不仅遍布国内几十个省(包括港澳台同胞),还有大量来自境外的学员,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韩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

  李赛美对经方班的老师有三条简洁的要求:一是讲“干货”,即自己的临床心得,具有能“复制”特点,学员听后就能用。二是愿意分享,对于那些说到关键处就以“专利”回避,或是以“秘方”绕开的,不论名头多响光环多亮,均无缘经方班讲台。三是内容新,老师一定要讲从没有出现过的新内容,不换内容就换人。现今,很多专家以走上李赛美经方班的讲台为荣。有人说李赛美的经方班是中医人的黄埔军校,宣传中医,推广经典,培养人才,提高疗效,砌蹉技艺,全球共享。

  今天的李赛美正由内分泌代谢病向不孕症、肿瘤、皮肤病、肝病等方面拓展研修,突出“伤寒诠百病”的理念。她认为研究伤寒经典,不仅要研究张仲景的原著,还要研究对仲景学术思想有突破和延伸的大家,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进步科技丰富有效运用经典的手段,疗效就是话语权。她从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作用机制,反思中医病机理论,并反哺中医教学,使教学、临床与科研三结合,三不误。她深信,中医强,中国强,中国人更强。

李赛美教授行医多年,及擅长以中药降血糖


为大家分享一则李赛美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医案,使患者免于截肢之苦。
三分钟读完,学会治疗糖尿病。
2009.6.28
Joyokusumo,男,53岁,印尼人,入住本院六内科。
主诉:反复口干多饮10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右脚中趾坏死1月。
患者10余年前血糖升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1年后,一直服用中药,血糖控制不详。
1月前患者右脚中趾变色坏死、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当地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建议行右下肢截肢,并予2次肾透析。
患者于1周前至本市某院住院治疗,近1周使用诺和锐联合甘精腰岛素皮下注射(3餐前诺和锐20U,甘精胰岛素14U),血糖控制尚可。
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入住本科。
入院体查:t36.2℃,P96/分,R20次/分,BP154/90mmHg,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

右足中趾黑色坏死,局部皮温升高,第2趾与中趾间见坏死肉芽组织。
体重指数31,双足背动脉搏动稍减弱。
诊见:神消,精神疲倦,双下肢肿,右足中趾变色坏死,左足麻木,少许口干多饮,纳、寐可,小便多,夜尿3-4次,大便干结,舌淡边有点、薄白,脉弦滑。
入院后,在降糖、降压、抗感染综合治疗基础上,中药治以益气活血,健脾利湿,静脉滴注参附针益气温阳。
2009.7.3
主任查房:患者精神疲卷,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右足中趾黑色坏死,第2趾与中趾间见坏死肉芽组织,左足麻木。
唇甲色淡,汗多恶寒,咳嗽,咯清稀白痰,纳、寐尚可,夜尿3~4次,大便调,舌淡边有点、苔薄白,脉沉弦滑无力。
近5天血糖控制在4.0-12mmol/L。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FBG)8.37mmo/L,血清白蛋白(AIb)25.1g/L,血清肌酐(Cr)320μmol/L,血满y谷氨酰转肽酶(GGT)285U/L,尿素氮(BUN)13.0mmo/L,血沉(ESR)90mm/h,糖化血红蛋白(HbAl)8.0%,血白细胞(WBC)0.69×10°/L,血红蛋白(Hb)96g/L,尿蛋白(+++),尿隐血(+)。
四诊合参,中医诊为:水肿,坏疽。
证属太少两感,水湿瘀毒互结。
脾肾阳虚,运化失司,温煦失常,水液不循常道,泛溢皮肤则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兼夹表证,故恶寒咳;饮邪射肺,则咯痰色白,质清稀;湿邪阳络,脉道不利,瘀血阻络,则肢体麻木;
瘀久化热,灼伤经脉,故足趾坏死,红肿热痛。
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中药浸泡沐足,
外洗方以大黄、五倍子等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放疮为主,以清除局之热。
内服方拟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小青龙汤、当归补血汤合方加减。
处方:
熟附子15g,黄芪30g,当归30g生姜30g,茯苓20g,白术10g白芍10g,干姜10g,陈皮10g法半夏10g,丹参10g边条参(另炖)10g,细辛3g五味子6g,炙甘草6g。
每天1剂,水服。餐前注射甘硝素15U。
2009.7.06
精神转佳,双下鼓水肿、左足麻木好转,咳痰戒轻,夜尿减少至每晚1次,已能下床活动。
近3天FB控制在3.0-8.3mmol/L。
舌淡边有点、苔薄白,脉沉弦无力。
守方如法续服。
调整餐前甘精岛素为12U。
20097.12
FBG控制在3.8-6.2mmd/L。复查:Hb115g/L,血小板(BPC)399x10/L,BUN9.98mmol/L,Cr322lmo/L。
双下胶水肿消失,右足中趾分泌物减少,舌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脉较前有力。
温阳利水化饮已服1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为防伤阴,故在温阳同时加入阴药,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四物汤加味。
处方:
熟附子(先煎)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赤芍15g菟丝子15g,边条参(另炖)15g山药30g,茯苓20g,牡丹皮10g泽泻10g,桂枝10g,当归10g白术10g,连翘10g,川芎10g。
每天1剂,水煎服。局以蜈蚣粉研末外敷。
20097.18
患者精神好转,右脚中趾有感觉,可活动,皮温接近正常。停用抗生素,甘精胰岛素减为10U。
2009.7.22
复查血分析、血糖、肾功能基本正常,病情好转出院。
辨证思路
本案临床特点
一是病程长,糖尿病病史10余年,且合并坏疽1月余;
二是全身虚寒,局部温;
三是因拒绝截肢而由印尼来中国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点如下:
全程抓住温阳固本
本案邪盛十分明显:足趾坏疽,红肿热痛,咳,有痰,大便需服用通便剂,下肢水肿,实验检查示BUN、Cr、WBC升高,Hb、Alb偏低。
但病程长,正气不足,肢多汗,痰清稀,精神差,加之大量使用抗生素,损伤阳气。
故治疗始终抓住正虚,阳气不足病机。
首用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小青龙汤、当归补血汤合方加减,以温补肾牌肺,利水化饮降浊,气血双补。
继之,以金匮肾气丸合四物汤,阴中求阳,阴阳双补;稍佐寒凉,寒温并用,以少火生气;并适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停用抗生素,中病即止,防其损正。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正胜则能祛邪。
内外合治
对于右趾坏疽,在静脉滴注抗生素基础上,局采用清创换药、中药沐足、外洗,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敛疮为主,以清局阻之热悉。整体与局相互影晌,促使病情早趋稳定。
在肾功能、血糖明显改善基础上,全身症状基本消失,局肢体感觉增加,活动能力增强,患者十分满意。
辨证比较
患者咳嗽咯、清稀白痰,考虑阳虚兼表,《伤寒论》82条言:“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或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
此外仲景有“疮家不可发汗”之训。加之患者汗多,故取其法而不泥其方,竟直温阳为主,不用麻桂;化里饮则仿小青龙汤,用辛姜味夏,为防其药过温燥,故从轻取量。
而且患者大便不通,长期需服用通便茶,是否为燥结?此与阳明实证有别。除全身症状不符合外,局部无腹胀腹痛,尤其舌脉不支持。仍考虑与阴阳两虚有关,阳虚推动无力,阴虚肠道失润。

糖尿病临床必用药
降糖三黄片是我们糖尿病专科团队在熊曼琪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所开发的一个院内制剂。这个降糖三黄片的成分主要是《伤寒论》太阳蓄水证的桃核承气汤为基础方。
那为什么用桃核承气汤呢?
就是90年代初的时候,熊曼琪教授去美国进修,主要是研修糖尿病,后来以后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在临床上就发现中国主要是2型糖尿病为主,在临床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相当部分的病人是大便干结,发现大便一干血糖就高,经过中药治疗以后大便通了血糖就降了。
这是一个最直观的现象,发现这些病人往往都有燥热,燥实内结。
但是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而且糖尿病不单单是一个血糖的问题,其实最关键的是他的慢性并发症,对这个并发症的防治还是非常重要的。
那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哪些呢?
比如说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脑病、糖尿病足,这都是大血管的并发症。还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心肌病变,还有就是神经血管的病变。
这个反映在周围神经病变或者是内脏周围神经病变。
总的一句话就是在血管,中医讲作为慢性病就是一个久病入络,再加上在血管,心主血脉,时间一久一定有瘀血内结。
所以我们要考虑到病人的瘀和热,我们要找一个泻热通腑活血化瘀的方,一定是找《伤寒论》的方,我们伤寒的团队大家觉得最恰当的方就是桃核承气汤。
这里边有调味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的泻热通腑,以及桃仁配桂枝的活血化瘀。
这个方有不足的地方,扶正的药不多,就有一味甘草。
我们发现病人到了中后期往往气阴不足,所以我们要加强它扶正的作用,所以就加了增液汤,又加了黄芪,合起来叫加味承气汤。
所以这个方子的功效是益气养阴,泻热通腑,活血化瘀。
糖尿病人多有燥热,燥实内结,用泻热通腑活血化瘀之方,再加益气药,看似只讲了一味药,实际其中医理甚多,值得思考。
李赛美教授用事实告诉我们,纯中药治愈糖尿病不是梦。
糖尿病

许某,男,75岁。平素体健,并无大病,近1个月余口干多饮,多尿,自测随机血糖31mmol/L,未服用任何降糖西药,自服玉米须水,近期自测空腹血糖10.4mmol/L,餐后2h血糖20mmol/L。
2016年3月26日于当地医院曾做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12.2%,空腹血糖12.28mmol/L,餐后2h血糖20.91mmol/L。C肽空腹1.38ng/Ml,餐后2hC肽3.33ng/mL。就诊时全身皮肤瘙痒、皮疹,服“息斯敏”抗过敏后无瘙痒。纳眠可,小便调,舌淡红,有裂纹,苔白,脉弦滑。
方以葛根芩连汤加减,重在清阳明湿热,兼养阴生津。处方:
葛根30g,黄芩15g,黄连10g,炙甘草6g,玉米须20g,苍术30g淡附片5g,麦冬30g,生地黄20g,玄参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淫羊藿15g,西洋参10g.
处方7剂。
中成药:降糖三黄片每次8片,每日3次;黄连素片每次0.3g,每日3次,饭后服。嘱患者完善糖尿病专科检查。
2016年4月13日二诊
患者出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血浆胰岛素释放(INS)测定结果:空腹9.27μU/mL,餐后0.5h13.64μU/mL,餐后1h22.01μU/mL,餐后2h31.06μU/mL,
餐后3h16.56μU/mL;糖耐量试验结果:空腹14.21mmol/L,餐后0.5h15.23mmol/L,餐后1h20.71mmol/L,餐后2h24.87mmol/L,餐后3h21.36mmol/L。

一方治愈两年高热,中医就是有疗效!李XX,女,30岁,反反复复发烧1年零九个月。
患者于2016年11月份发高烧,输液三天,烧退,一周后又发烧,未用药自行退烧,就这样烧半个月停半个月。
去各大医院检查结果如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已有十年,肝功肾功尿常规正常,骨穿显示缺铁性贫血,白细胞三千多,血小板8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04,游离T3、T4、TSH正常。
刻诊:反反复复发烧快两年,发烧时四肢酸疼,无汗,怕冷,自诉经常尿路感染,感觉尿道存在感,稍一受凉咽喉疼痛,不红肿,经常干咳、有慢支炎病史,有时颈肩腰腿疼痛。
心烦,急躁易怒,血压90/70,时有头晕。
先后吃过龙胆泻肝汤,青蒿鳖甲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柴胡疏肝散,桂枝汤,柴桂温胆定志汤,已服中药1年,看过不少专家及经方大师,效差。
2018年8月6日找李赛美教授诊治,舌质偏红,尖红,舌苔黄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数,患者时而口干,口不苦,尿黄,大便正常,眠可,饮食可。
拟方:
柴胡20g、黄芩15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6g、西洋参10g/草果10g、槟榔15g、厚朴15g/葛根60g、半夏10g、生地20g/杏仁10g、苡仁30g、土茯苓30g、金钱草30g、赤芍10g。
11月5日,18付中药后。患者痊愈,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发烧了。

李赛美教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并出诊,请自行想法联系,本号目前没有联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赛美教授:辨治糖尿病只需要四步
李赛美查房
仝小林教授:除了辨证论治,还需对症治疗 | 一针一药
李赛美教授:''''糖尿病''''临床必用药
空腹血糖大于5.6、6.1、7,分别会有多严重?大家好,我是中医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讲糖尿病(二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