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夜爆红后 分答值乎是否会重蹈微博大V覆辙?|锋观点


而像罗振宇这样的自媒体大V,通过持续优质的内容输出,培养出具有认同感的用户,在输出读书品味的同时,顺利实现流量变现。据悉,2015年,罗振宇卖出了2亿元书,这还不包括500多万的会员费。并且,在去年的跨年脱口秀上,他还创下了两日入帐4500万的记录。目前逻辑思维估值翻3倍达13.2亿。按这个发展速度,未来对于知识精英而言,在通往网红的道路上,只会越走越快。

过去的一年里,朋友圈涌现的现象级产品,如足记、红包照片等不在少数。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新鲜之余,究竟能为我们留下什么。以分答为例,它由果壳网运营,吸引了知乎的一大批用户进驻,其问答方式也像极了知乎。

不过目前分答似乎还算不上是一款知识分享性质的成熟产品。它的内容可大致分为八卦、狭义的知识和观点三类。试想:仅靠一分钟的语音回答,很难有人能通过这种有偿的问答或者“偷听”来获取知识吧?一个真正有意义的知识传播,很可能是通过交流,进行观点互换,才能对问答双方有所获益。交互式交流更为科学及合理。

与分答和微博相比,人们往往更愿意将知乎作为一个专业的知识平台,而把分答和微博作为社交平台。尽管目前分答吸引了一批大V试水,但从长远看,在分答上靠知识赚钱的“马太效应”明显,备受瞩目的不是网红就是明星,普通人想一夜暴富似乎不太可能。

比如王思聪在分答上自曝八九年前曾让一个女孩意外怀孕做人流,称“当时是正确的选择”,现在保护措施做得很好。


截止5月29日,这个问题获得了8670人偷听,提问者也获得不错的奖励。王思聪短期内能在分答赚很多,除了人们对分答产品有好奇心外,在网络围观效应下,是人们的猎奇心理做崇,跟知识无关。

这种投机背后的八卦属性和娱乐社交属性更胜一筹。事实上,与其说分答是一个知识产品,不如说它是一种影响力社交下的产物。随着章子怡、佟大为、王思聪等人的入驻,分答更像一个为大V服务的平台。

吊诡的是,近日有媒体获取了某公关公司意外流出的知乎大V名单,这些知乎大V悉数被挖到了分答上。


这种大V集体“叛逃”的场景,像极了早年微博拉大V的做法。当初,微博正是通过大量明星和KOL引流,利用中V(医生等)消化长尾需求,进而实现了用户沉淀。

目前这种一分钟问答的提前付款方式,可以很快让大V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割韭菜”似的变现方式,难以摆脱本末倒置之嫌。这恰恰是一种最不利于内容生产者的模式。因为它很难为普通用户提供更有意义的路径和知识,似乎也与果壳或知乎分享知识的初衷背道而驰。

李开复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非常看好知识分享这个路径,并建议企业不要太快被一种模式锁定,而应该在多个模式间试水。目前想搭建一个知识市场的确困难重重,不仅要考虑用户问题,还要看大V是否乐意,平台的活跃度能否维系,也很难说。

如今,分答背靠果壳网,值乎背靠知乎,他们很可能也会不约而同地走微博中心化的老路,挖大V就是典型的依靠名人效应来实现中心化的做法,这是非常野蛮的生长方式。未来它们还会玩出什么新花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付费问答:别让娱乐驱逐知识
王思聪生财有道:答网友25问赚11万多
分答,一个用“生命”刷屏的爆款产品
分答“失踪”:42天估值过亿,不到俩月“憋大招”,到底怎么了? || 调查
在行&分答完成A轮融资,知识共享却成了伪命题?
百度发布“百度派”跟知乎抢生意?但故事可能要大得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