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继恩】拉 木 头

作者\郭继恩


点点滴滴忆下乡之21
拉  木  头

1969年春夏之交,生产队决定为我们知青和几户县城下来的市民建造新房。盖房子少不了用木头。很不幸,我们庄子连一棵树都没有,放眼四周,也同样看不到树木的影子。这一天,副队长卢向辉带领我们几个社员并一挂大车,到东南六七十里外的昌灵山去拉木头。同去的社员中,有位大个子叫廖永河。他的姐姐嫁到了昌灵山下,我们此去,连人带车,打算在她家落脚。当然这是要付给一定费用的。

下午,将近晚饭时分,我们来到了昌灵山下。

山里人就是山里人!这儿的房子都有着两米多宽的房檐,檐下还有立柱支撑;房檐的椽子粗细均匀、间隔稠密,哪像我们滩上,老远一根,稀稀拉拉。这种结构的房子,叫作“把廊房子”。坐在檐下抽烟,品茶,欣赏眼前纷纷扬扬的雨雪,何等清雅。进到屋里,什么桌椅板凳箱箱柜柜,更是一应俱全,连房顶椽上铺的也是清一色的木板;恍惚记得,墙壁仿佛也用木板拼成,简直来到了木头的世界。果然是以树木为邻,用起来就是大方啊!
次日天明,我们几个分头上山。

上山的路很长,我走的有点儿急,不一会儿就浑身冒汗。拐了两个弯儿,遇到一位护林员。护林员常年与山林为伴,大概渴望与人交流:他热情地招呼我,坐下休息。攀谈间,他指着远处山坡上一个扛着木头缓缓移动的人说:看,那就是偷山的。我问:能抓住吗?他答:等你赶到,他早就不见了,就算你接近他,他把木头一扔,躲在一边儿,你又扛不动,有啥办法?的确,看护这一大片山林,不容易呀。

护林员还说:一段较重的木头,在山里能够吃力地扛起来走动,拿到山外,你绝对搬不动它,屡试不爽。我寻思可能因为山里空气湿度大,比重也大,于是便产生了一定的“浮力”;反之,山外空气湿度小,比重自然也小,便不会产生什么“浮力”,木头就相对重了起来。外行愚见,不知有无道理。

告别了护林员,继续前行。

弯弯的山路越走越高,越走越窄,越走越暗。到后来,高大茂密的树冠交织在头顶,遮蔽了天空,只有几缕阳光勉强透下。疏疏落落照射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小道两旁,密不透风的林子里,不时传出异样的响动,听得人心惊胆战。

头一次见到这种神秘的原始森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偏离小道,钻了进去。刚迈进两三步,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几乎令人窒息。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枝枝杈杈,乱七八糟的挡在前面;疯长的野草,不知名的灌木,半人多高,将地面遮盖的严严实实,根本迈不开腿,找不到落脚之处;再里边,黑压压乌沉沉,暗无天日,深不可测,不知是否潜藏着什么山精树鬼。如此恐怖的所在,一旦深陷其中,必定是不辩东西南北,无法抽身退步,最后被活活吞噬。

我不由浑身打了个冷战,老老实实退了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王牌部队,戴安澜将军的机械化200师远征缅甸,与日寇作战,之后被英军出卖,不得已销毁全部重装备,只带轻武器,翻越野人山撤回国内。

这个缅甸,是我们南部的一个邻国。北回归线横穿北部,大部分国土处于热带,潮湿,多雨,非常适合植物疯长。尤其野人山,绝无人迹,莽莽原始森林,处处隐藏杀机,其凶险程度,绝非昌灵山的这片森林可比。而戴安澜的200师,八九千将士,没有向导,没有道路,没有补给,最后竟然能摆脱日寇阻击,翻越野人山,逃得四千多勇士归来,真格是九死一生,创造了亘古奇迹,太不可思议了。

在山上,同来的木匠师傅将看中的木头按尺寸锯好,除去枝杈,然后在一端凿一个孔洞,我们只需在孔洞处穿上绳索,套上牲口,拖到山下平处,装到车上即可。任务看似简单,然而一天早晚两次上山,体力消耗极大。尤其午休之后,浑身疲软,再次上山,真得咬牙鼓劲,犹如一次痛苦的考验。那些日子身上总是汗津津的,以致后来看着衬衣上面好像画了地图(油渍麻花的地图,看不出个名堂)。

拉木头的过程中,仅下了几滴零星小雨,基本上没有耽误工作。至于其他诸如与林场交涉、付款,办理相关手续等等,我们压根儿就不曾理会。
拉齐木头,装好车,踏上归途。这一程似乎是一路漫坡,车走得轻快。结束了劳累,人们心情愉快,说笑不断。回首昌灵山,云雾缭绕,好似轻纱蒙面。

前不久,廖家井乡亲来电话:自从海子滩引来黄河水浇灌土地,随之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房前屋后既栽杨柳,更种果树,海子滩面貌一新,绿起来了。

“要想富,多栽树”。现如今海子滩有了自己的树木,再盖新房,应该是就地取材了吧。那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了。真可谓多年的美好梦想,今日一朝成真啊!

2015年12月13日郭继恩于甘肃天水

注:前些日子和廖永旭通电话,说起盖房子。他讲道:现在农村盖房子一砖到顶,架上预制板,水泥一抹平展展的。再也不用什么房梁,檩子,椽子,桦柴,麦草,更不用兴师动众上房泥。再加塑钢窗户、配套的门,基本不用砍树做木工,省老事啦!
如此说来,房前屋后的这些树,完全不用担心被砍伐的命运。只须一心一意,为人们贡献果实,为大地增添绿色。和谐的大自然,和谐的乡村,海子滩,又进步了!


2022年5月3号郭继恩于上海临港

作者简介:郭继恩,男,汉族。1946年农历腊月初七,生于山西长治。1954年在甘肃入学,曾就读于夏官营、甘草店、兰州、打柴沟、武威、黄羊镇、古浪,1966年高中毕业于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文革在校两年后,1968年底到古浪县裴家营公社元庄大队廖家井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1年8月,招工到天水铁路电缆工厂,1998年退休,现在上海临港女儿家闲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靠山吃山 娄炳成
这只汪叼木棍成了瘾,捡回家的木头都能盖房子了
【怀念海子】郭远恒 | 写给海子:春暖花开想起你
旦增演唱诗人海子的九月,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用木头砖盖的房子,冬暖夏凉,8.5级地震都不会倒
一篇让人叹服的作文,当堂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