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尹小成】由今年收麦所想到的

文\尹小成

6月12号晚上,我给光明打了个电话,说今年给我收晚点,把村里人收完了叫我着,光明应允。为啥呢,一是地在村口,是个壕洼子,天一下雨,村道的水跑我地里了,有一块庄稼每年都比别人熟的睌。二是从12号到16号预报没雨,让麦子身干点,想少晾晒一天。

昨天是15号,我照常上会,明知赶集人稀少,卖不了几个钱,但比不卖强。现在这钱难挣,添不了斤总能添个两,尽量开门守店。感觉无聊的时候,看会儿手机。昨天气温高达32℃,手机发热,关机,让它凉一会儿。下午3时许,一朋友赶集来,与我聊天。说我发的文章中有个字弄错了。在“银灯结彩花成双,玉蟾移步过东墙”这句话中。他说蟾字在这里不对,蟾指的是赖哈蟆。我在手机上搜岀原唱视频字幕进行比对。字幕显示的是这个蝉字,他还说不对,这个蝉是一种昆虫。按文中意思来说,玉婵即指的是女子的形象美好又代指月亮。正确的应该是这个婵字。他引用苏轼的一句名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做补充说明。

我翻手机时,看有光明的未接电话。心想是叫我收麦子。当时手机关着,来电不知道。现在把电话回过去,人家没接,估计是正忙开收割机听不着。

朋友走后,我关了店门就往麦地里赶,让人家给我收割。再有两个来回就割完了,收割机却岀了故障。只好把割了的麦让三轮车拉回,剩下的光明说明早上割。

新割的麦不干,怕捂着发烧,就倒在门前水泥路上。晚上路灯亮着,我拿上筢筢把麦推开,扫箒扫一遍,筢筢搅一遍,干的没停。午夜零时许,人乏的不行,准备睡觉。睡前看了手机,预报16日早上5点钟有雨,降水概率是百分之十。我认为下雨的可能性不大,就睡了。

16日晨5点多醒来,天没下雨,我在心里感谢苍天怜悯,又把晾着的麦往干净里拾掇。到了6点,就往自己的麦田让收割机收剩下的麦。麦收回来,凑合着吃了点。接着搅麦落扫秕糠。时刻关注着手机上的天气情况,一会儿预报8点9点10点是多云,11点后是阴天。一会儿预报9点10点直到下午3点是睛天。一会儿又报,10点以后直到下午7点是阴天。事实是16日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阴着。下午2点许,鹏鹏打来电话说,地已经给我种了。让我有空的话把裸露的包谷种子盖上。我想,预报几天前都报17号18号有雨,雨后盖地势必影响岀苗率,今天就耍个胆大,把门前晾的麦撂下跑地里盖包谷种子。紧赶慢赶,用一个多小时盖完了。在回家的路上,看天阴的重了,远处的秦岭都被浓雾罩住,感觉气温越来越凉。饭都顾不得吃,赶忙叫正稳哥卫国哥给我帮忙收门前晾着的麦,他们随叫就到。他俩往口袋里装,我用老虎车往屋里搬运。晾在门前的麦刚收拾停当,天就下雨了,你看紧张不。

从昨天晚上和今天晾麦来看,我真是耍旋里。如果天下起雨来,我的麦肯定要遭水泡。好在天阴着却没下雨,我时间抓的很紧,加上乡亲们的及时援助,让我晾的麦颗免遭雨淋。真个是龙口夺食,心在嗓子眼里提着。

收庄稼的时候,既要看天的脸,又要赶时间收,抢时间种,节奏特别紧张,真有拚命三郎的精神。

今年5月下旬6月上旬,河南小麦进入成熟收割期,连阴雨下了10来天,眼看着到口的庄稼楞是烂在了地里。你说农民辛酸不辛酸,你说农业脆弱不脆弱。令人气愤的是,在前期天未下雨的时候,唐河高速岀口以索要车辆岀行证,跨区作业证,司机身份证等证件为由,把二百多台收割机从5月22号到5月28号拦在卡口不准下高速。庄稼人眼盼盼等不来收割机心急如焚,收割机手们干着急下不了高速,等问题解决了,成片成片的麦田成了泽国。麦子在地里发芽了,显绿了,发莓了。看了快手上发的视频,真叫人气愤,真让人心里难受啊!

无独有偶,河南某县在麦子抽穗灌浆期间,领导干部搞了一场小麦种植现场观摹秀,把个红地毯铺在正值孕育的麦田里,我真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吃什么长大的,就这样做贱庄稼。

今天中午,来了位顾客。他说,现在过麦里没意思,两三天工夫可收毕了。我说,这是好事。过去生产力低,麦子一月四十的收哩。先割菜籽,菜籽割了割场,场割了,泼场,压场,拖场。场面弄光了,割麦,拉麦,压集。然后摊场,碾场,翻场,拾麦苋,抬麦苋,扬场,戗粮,工序繁杂,把人能累日塌。碰到天下雨更是糟糕。其中之苦只有从事过那些劳动的人才能体会到。现在有了收割机,直接在地里收的就是麦颗,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劳力,还减少了许多工序,不知让人少岀多少闲力。粮食收回来,晒上几天就麦罢了。

收割机的岀现,对农村对农民来说真的是好事情。

如今存在的问题是粮食的价格很低,一斤小麦的价钱竟然没有一瓶饮料的价高。小麦价涨一分钱二分钱,就说给农民提价了,籽种的价格是粮食的几倍,一袋化肥一涨就是几十块。既没人管也没人问。难怪青年人都不愿意务农。一亩庄稼连夲带利卖的钱不如打工一月挣的多。你说守着土地的这些老农民,他们的幸福感,他们的希望在哪里?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教材上说,我们是农业大国。既然是农业大国,为什么我们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我们为啥不把生产的粮食向国外输岀一些赚取外汇?我们一直说农业是国之根基,为啥坑农害农事件频发?我们一直说重视农业支持三农,为什么当了多半辈农民的人日子还过得那么可怜?农民为国家辛辛苦苦生产粮食一辈子到老来生活还是没有保障,人家工人做工的时候就比农民的日子好过,退了休更是活得滋润。无所事事工资一拿就是四五千元,就这还年年的涨,更不用说那些当大官的了。

2023年6月16日午夜於家中


作者简介:尹小成,1965年生。陕西渭南崇凝镇人。长期以来热爱文学并从事文学创作,曾多次向陕西农民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渭南人民广播电合投稿并被采用。近年来尤喜诗词创作,并获“天籁杯”第14届、第15届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17年11月被中华当代文学学会、诗词世界杂志社、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组委会联合授于“德艺双馨中华诗词家”称号。2018年3月,被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

投稿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收割正当时,为何你的小麦会比别人少卖钱,里面道道还真不少
农民不容易!先是禁烧秸秆,再是土灶,现在收割麦子也成污染了!
种粮大户葛浩新
割麦污染环境?农民割麦得花钱喷淋降尘!
李志国​ | 哭泣的麦田
李松涛|今夏麦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