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 禾】 上 梁 的 糕 子

上梁的糕子

文/先禾

从前,我家前院有三间厦房,是斜着四十五度角的土山墙,立木盖起来的。屋檐朝里,房顶上瓦沟里的雨水流在自家院子里,是聚财的说法。大门口留出一片空地叫“门上”,就是“忙上”。厦房的墙根距离街道自然流淌的水沟大约有七八米。“门上”看起来空荡荡地闲置着,其实,常有趣味——

祖父是个细心人,在南墙不远的地方,栽了棵槐树。这棵槐树还是棵母槐树。因为这个槐树到了四五月会结出槐籽的。每年祖母从树上采摘一些槐籽,——椭圆型小小的颗粒,晾干后冲水喝;听说可以下火,也可以配成中药引子治病。最使人惊喜的是树上还生一种“槐虫”,全身是绿色的貌似蚕虫,蠕动着,苗条得很;槐虫从槐树的枝丫上衔着一条细细的丝,缒下来,爬上去,悬在半空中,耷拉着。这个时候就到夏季了;天气炎热,伙伴们把悬着的槐虫捉下来,抬起肱肘放在手腕上,感觉凉飕飕的,似乎可以降温。

不知是哪个祖辈?在距离厦房的墙根不远的地方留下了一口井,四方邻居都在这里搅水。每周星期天,这里搅水的人就多了,甚至排起长长的队。听说这口井有十八丈深,我有些怀疑,看着井绳是盘有一大堆。小时候我还掮不动它,还是小姑来掮它;小姑不让我把木桶和井绳衔在一块儿;她说:衔接井绳的扪互孪(名词存疑)是鲁班发明的,别小瞧,是圆环和扁环套起来的。不给我传授这个办法,还保密,怕我外传。为了这个事,我心里嫉恨她。以后,还是祖母偷偷地教给我:把最头的扁环套住两个圆环的其中一个,把木桶的桶梁套上,抖一下就行。学会了扪互孪,小姑惊讶地羡慕起我的聪明伶俐来。这口井里的水很甜,到了夏天,清澈冰凉的;很多人从地里回来,要端着最大的搪瓷缸子来井旁,打新鲜的凉水喝。

“门上”这片地方平时农忙的时候,确实是空闲着的。到了九、十点钟吃早饭的时候,人们就聚集在这片空地上,有的人蹲在地上,靠着槐树,一边吃饭,一边谝闲传;吵吵嚷嚷,给这片空地增添了活跃。到下午的时候,这片空地就显得更热闹。伙伴们放学后,就在这里作游戏。大多时候是大小伙伴搭配起来,分成小组,一只腿抬起,两手抱着脚,“金鸡独立”,表演斗鸡比赛;有些大人还在一旁喝彩,评价,其乐无穷。经过比赛,还预测谁家的小孩以后能干大事。好多时候,夸夸其谈,一笑而过。到了晚上,这片空地就分明的有些阒寂。凌晨五点去上学,经过这里的时候,黑黢黢的有些害怕。

可是,这片地方有个优势;站在这里就能看到城外向南的大路,可以眺望远处回村的祖父。在那个饥不择食的年代,最期盼的是祖父回家的日子。祖父是一位木匠,立木盖房算是大匠人。每次回家,带回来一个上梁的糕子。上梁的糕子是主家的亲戚盖房上梁的那一天送来的贺礼。上梁的时候,梁上要写大红的对联:“上梁大吉”“周文王在此”“鲁班造成”等。这一天是主家最高兴的一天,主家按风俗把亲戚送来的糕子作为感谢匠人的礼物。

送给祖父的糕子,祖父一定要带回来,一家人在一起享用。祖母每次含笑捧着这个特殊硕大的蒸馍,两侧做着褶皱,四个瓣儿点着朱红的糕子去厨房。用刀子十字切成四份,从中拿出一份仔细地切成五六毫米厚,又白又薄,一边是直角,一边呈圆型的薄块,每块还带着红点,象征着喜庆;用木条盘端过来,每人一块,这是“规矩”。一家人在一起吃糕子的时候,坐在炕上,小姑把她的那块留着,拿我的这块咬马,让我看。我也喜悦小姑咬的马,马的额头还留着红色的流苏似的;马的后腿还是奔腾状的。咬的马欣赏一时,就嬉笑着吞下去。小姑留的那一块也是过不了夜的,吃不完也是睡不着的,——大约是饥饿的原因吧。

说起上梁的糕子,家家都是有机会要蒸的。亲戚家上梁、娶媳妇,都要依照习俗蒸糕子。记得舅家上梁,祖母和母亲蒸糕子:饧面用的是七婶家的酵子,说是人望、财望;全馍是母亲全的,说是心善,蒸出来圆;还请来邻家嫂子手巧,用剪刀开的石榴嘴。用了一炷香的工夫,揭开了锅,蒸汽布满厨房,祖母一看,有两个糕子就像青蛙蛋。祖母生气地埋怨母亲烧火的时候,没有舍得用槐树上的硬柴火;母亲抱怨祖母,给灶君上了三炷香,没有给土地爷上香。俩个人还说得不好。最后说是蒸糕子的时候,因为没有关大门,汽圆了的时候,是三婶来过,可能带来的晦气,造成两个糕子成了青蛙蛋。为这个事,母亲说:“娘家兄弟会原谅的。”

可是,祖母不愿意,说:“被人笑话(这里的笑话是方言,揶揄的意思)的时候,说婆婆不会蒸糕子,不会笑话媳妇的。”

上梁的糕子没有蒸好,婆媳俩怨悔,一天都没有说话。舅家上梁那天,母亲悔羞的神色躲躲闪闪,心里惴惴不安,怕的是提起糕子的事。从此说起蒸糕子,祖母和母亲低头不语,觉得低人一筹。

祖父有一天回家,小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祖父琢磨一会儿,去了厨房。他点起一把麦草秸,放在灶膛里,拉一下风箱,只见麦草秸的火焰䑛到后锅,祖父终于明白了原因。又见他去后院和了些泥巴,拿半块土坯,堵在灶膛的构窝(灶膛和烟筒的咽喉处)。然后,含笑给祖母说:“我拾掇了一下构窝,你再试试看!”

正好姑母家表哥娶媳妇,需要蒸糕子。这一次,终于把六个糕子蒸得充满了丰度,褶皱均匀,层次分明,白皙圆润,四个石榴嘴染得朱红就像笑开了花。在亲戚们眼里大放异彩,赚回了好声誉。祖母和母亲高兴得脸颊上布满着笑容。这一次,蒸糕子的时候,小姑一直从前到后跟着的:和面,揉面,饧面,做石榴嘴,侧面的褶皱,都掌握住了。听祖母骄傲的说:“出嫁了,也算是一门手艺活。”

听她们在一块儿拉起家常的时候,我在一旁眨巴一双眼神,认真地谛听着......

多少年过去,上梁的糕子仍然还是上等的礼品。门前的那片空地上盖起了二层楼。唯有大槐树孑然一身突兀在蓝天里,记录一闪而逝的时光。祖父、祖母和母亲在一起的微笑甜甜的,就像一泓泉水滋润在心里......

二零一九年十月九日于汉城湖畔


作者简介:先禾,生于一九六三年,陕西岐山人。文学爱好者,新浪博客:追风的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小姑祖父、小姑祖母[七律]
我的父亲
朱朝敏:遁走曲(上)
【西散原创 • 半亩书舍】葛良琴作品 | 旧昔
【琴泉·散文】王蓉芳《父亲》
敖樱花|怀念祖父及其他亲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