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1930年5月,毛主席在江西寻乌县调研20多天,写下了两篇极为重要的调查文章——《寻乌报告》和《调查工作》,一直珍藏身边,后来《调查工作》因反“围剿”遗失,毛主席甚为痛惜。

直到20多年后,江西一位农民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油印本《调查工作》作为革命文物贡献出来,这篇“珍宝”才重现世间,毛主席得到消息后大喜:“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后来,这篇调研文章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被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毛主席

1929年12月28日,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古田会议”召开,在中共七大时落选了“前委书记”的毛主席,再次出山,被选举为新的红4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在工农红军的历史关头,毛主席重新挽救了处于狂澜之中的红4军,而古田这座山城小镇,也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名垂青史。

1930年1月,毛主席率红4军打破了国民党鼓噪已久的“三省会剿”,在赣西南大破国民党唐云山旅,唐旅全军覆没,被红军毙伤俘200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无数,红军获得大胜。

5月,毛主席命令红4军在赣南分兵游击,以扩大闽赣红色根据地。而他则利用这段时间,在寻乌县、安远县和广东平远县做大规模的调查工作。

毛主席之所以在此时此地开展调查工作,是因为从1929年开始,党内存在的“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又有新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党的有些负责人主张对剥削阶级实行烧杀政策,提出了“杀杀杀、杀尽一切反动派的头颅;烧烧烧,烧尽一切反动派的房屋”。

他们把土豪劣绅分子和他们的子女家属混为一谈,也不区别对待,将他们一律打倒。还有人宣传共产,把那些地主、富农等小资产阶级变为无产者,然后强迫他们革命。

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党内有些人在红军控制的地方乱烧乱杀,执行所谓“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土地政策,使人民的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也让地主、富农看不到出路,团结起来反对革命。

而在城市里,又主张对中、小商人和工商业兼地主的工商业资产实行没收的错误政策,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一般老百姓经营者和劳动者,一律筹款,这就使得扩红举步维艰。

基于上述情况,毛主席为了正确制定在农村对待富农和在城镇中对待小商业者的政策,亲自选定了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城,进行深入调查。这个县具有广大的代表性,只要摸清了这个县的情况,周围各县的情况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在寻乌县城南门外马蹄岗,有一座天主教堂,以前是天主教的地盘,红4军攻下寻乌县后,成为中共寻乌县委所在地,在调查前期,毛主席就住在这里。

这次调查,得到了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大力协助,毛主席不信教,只信唯物主义,讲究实事求,所以调查对象涉及各个阶层,职业齐全,又各具代表性。

毛主席在寻乌的旧址

调查的主要以开调查会和下乡走访的方式。在古柏的介绍下,毛泽东先是去拜访郭友梅、范大明两位老先生,这两人当过商会会长和老师,对寻乌县的历史、掌故、现状了如指掌,还给毛主席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材料。

在和两人的深入交谈中,毛主席问的非常详细,记录的也很清楚,这些事情他不让警卫员做,而是亲力亲为。谈话结束后,毛主席感激地说:

“这次到寻乌,靠着古柏的介绍,找到了你们两位老先生,多谢你们的指点,使我像小学生启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

虽然两人提供了大量材料,但毛主席仍觉不足,他搬出了天主教堂,来到县城南门外的一栋石砌楼房里住下,在这里和老百姓的距离就更近了。

他先后找来11人进行座谈,有普通工人、农民,也有县、区、乡的干部,有旧社会的商会会长,也有封建时期的穷秀才,还有在县衙门管过钱粮的小官吏,他们有老年、中年,青年全有,最大的62岁,最小的23岁。

毛主席热情地接待了每一位来访者,大家畅所欲言,无拘无束。毛主席详细了解了寻乌城内22个行业130商店的历史现状和主人的政治态度,以及全县21户大地主,110户中小地主的剥削手段和压迫群众、反对革命的劣性表现。

毛泽东每次开会,都是自己主持会议,自己发问,自己记录。此外,毛泽东还借阅了《寻乌县志》和有关材料,并走街串巷,深入到商店、作坊、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

每天晚上,他写调研报告都写到半夜,毛主席把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梳理,经过认真思索后,对仍觉有似懂非懂的地方,他又召开了先后有50多人参加的更为广泛的调查会,详尽地询问了一些不甚清楚的问题,方才结束了这次寻乌调查。

后来,毛主席把这次寻乌调查得来的情况,整理出一本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并一直珍藏着,经过长征,带到延安。

《寻乌调查》详细地记载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和各种剥削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的伟大土地革命斗争。因此,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是一部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著作。

经过对寻乌城的调查,毛主席深有感触的对古柏说:

“寻乌这个市场真是不能和以前比呀,从前寻乌城的生意比现在大一倍,光绪27年最为旺盛,那时候不但北半县的澄江要到寻乌城里来办货,就是南半县的篁乡、留车,甚至平远县的八尺也到寻乌城来办货。

可自从梅县的洋货生意和兴宁的布匹生意发展了,便把赣州的土制货的生意夺了去,不但东江以至八尺不到寻乌城办货了,就连南半县的留车等地也不到寻乌城办货了,市场变化了,洋货生意代替了土货生意,梅县生意代替了赣州生意寻乌城的市场,就开始衰落了,这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必然趋势。”

古柏十分佩服毛主席的学识,仅十几天的时间,毛主席就比他这个当地人还老还了解寻乌。

毛主席通过研究探查寻乌市场的历史和现状,力图找到兴衰的原因而制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毛主席对这次寻乌调查非常看重,对成果也颇为满意,他在《寻乌调查》的开头写道:

“我做的调查以这次为最大规模,我过去做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七个有系统的调查,湖南那五个调查放在我爱人杨开慧手里,损失掉别的任何东西,我不着急,损失衡山、永新两个调查,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会忘记。

可以说调查研究是领导者抉择的重要手段,毛主席开了我党调查研究之风的先河。

5月是寻乌城最美的季节,城内绿影婆娑、绿树成行,城外稻田阡陌纵横、禾苗青青,透露出阵阵生机,而在远处的山上,火红的酒,菊花星星点点的散落在漫山遍野之中,将怡人的风景衬托得更加美丽。

而在这秀美的季节里,寻乌的土地斗争汹涌澎湃,不断地向前发展,根据地扩展迅速,部队发展壮大,这一切都使毛主席感到无限的兴奋。

然而他总觉得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每当夜晚来临,毛主席就点燃油灯,看着桌上的文件陷入了沉思,他敏锐的感觉到:

自1930年初以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实际主持工作的同志脑袋发热了,一不听取意见,二不调查研究,还把全国10万红军说成比国民党几百万反动派还厉害,并制定出一套冒险主义的政策和策略。

该怎么办呢?这样下去红军就很危险了,寻乌调查得来的事实说明,如今形势很好,但任务仍然很艰巨,这种在党内盛行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不肃清,革命就要遭受重大损失呀!

根据自己调查经验,毛主席决定写一篇文章,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给当时头脑发热的领导人们在头上浇点冷水,让他清醒清醒一下,他就把文章的题目写作“调查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首先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

他写道:“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许多的同志都成天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可以闭着眼睛说瞎话一顿的吗?”

他越写越生气,奋笔疾呼:“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他的先头;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的,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的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

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毛主席还针对党内某些人热衷迷恋“本本”的思想,把这种思想信念戏谑为“本本主义”,不要认为书上写的就是对的,不在党内讨论问题,而是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毛主席从根本上阐明了“本本主义”的危害性和反对“本本主义”的重要性。

针对李立三等人的“冒险主义”错误主张,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主席还语重心长的告诫党内有些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共产党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他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毛主席的这些论断,真可谓是切中时弊,掷地有声。历史已经完全证明,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论断,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这篇文章,当时曾在红四军和中央苏区印成小册子,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了一股调查研究之风。

这本书内容包括很广,包括了社会情况、经济情况、地理情况、人口分布情况等等,遗憾的是,由于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调查工作》这篇文章就失传了。

直到1956年2月,福建省上杭县茶地镇官山村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三本《调查工作》捐献了出来,毛主席当年这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才重现世间。

《调查工作》原版

中国革命博物馆经过鉴定确认之后,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高兴,他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他对这篇文章非常重视,还专门写了一篇按语:

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

毛主席后来在广州的一次会议上说:“这一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

1964年,毛主席将调查工作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反对本本主义一文,1991年又将其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一卷。

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可以说,我们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主席还多次在党内倡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领导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

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了七点论断和调查方法:

一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二是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你就去调查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三是反对本本主义。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着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四是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你不相信这个结论吗?事实要强迫你信。

五是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六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七是调查的技术。开调查会作什么样式的调查?请些什么人?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哪些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

毛主席强调: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调查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希望这次全党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能够转变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能切中时弊,真真切切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到事物的政治本质
重温《反对本本主义》,毛主席手把手教我们调查研究!
反对本本主义
学习寻乌调查 大兴调查研究|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和毛泽东思想路线的形成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调研之父”:毛泽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