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发基金李耀柱:管理的6只基金及投资逻辑梳理

本文目录
1、李耀柱
2、管理的6只基金
3、广发科技动力股票
4、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
5、投资逻辑
6、后市观点

【P1 李耀柱】

提到广发的基金经理,大家熟悉的基本上是:刘格菘(成长风)、傅友兴(稳健价值风)

李耀柱:价值成长、国际投资背景

现任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兼任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理学硕士,曾任广发基金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员、国际业务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


P2 管理的6只基金】

累计任职时间:4年又330天
任职起始日期:2015-12-17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16.6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0.90%(广发科技动力,2018-05-31至今任职2年又163天)

目前管理的6只基金中:

管理时间最长的是: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002121)

规模最大的是广发科技动力股票(005777)

其他4只基金都是成立一年内的新基金:

广发瑞福精选混合,2020-10-21成立的新基金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2020-09-10成立

广发高股息优享混合,2020-01-20成立

历任基金比较多,有代表性的就是:广发纳指100(QDII-ETF)

2015-12-17 ~ 2020-02-14任职4年58天。

比如2020-09-10成立的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C规模加上一起就100亿元了。基金投资股票资产占比8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 80%

主要看下广发科技动力股票和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


P3 广发科技动力股票(005777)】

成 立 日:2018-05-31

基金类型:股票型

风险等级:高风险

基金规模:55.29亿元(2020-09-30)

1、机构钟情基金,成立2年以来机构持有份额比例12.57%

2、近2年收益翻倍

近期科技股受各种影响,最近3个月整体都在调整。

3、个股交易风格

个股交易风格,主要是换手率高,成立这2年以来,换手率从1倍到4倍,个股分布在平衡和价值之间,大盘和中盘之间

从持股看,A股包括科创板块,港股均持有,虽然不是专属沪港深基金:

2020-09-30持有港股比重增加,前十大包括美团,腾讯,小米

这7个报告期中,能连续持有7期的,也只有腾讯了,的确属于个股交易风格。


P4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002121)】

成 立 日:2016-11-02

基金类型:股票型

风险等级:高风险

基金评级:上海证券三年期四星

基金规模:52.00亿元(2020-09-30)

1、机构钟情基金,成立2年以来机构持有份额比例12.57%

2、虽然是沪港深新起点,和上面广发科技动力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港股的持股比重明显非常高,在2020-09-30的三季报中,前十重仓股都是港股。

按照基金募集说明书: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值占比不低于80%,其中投资于境内股票占比0-95%,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比0-95%。就是可以95%全部买A股,也可以95%全部买港股。

在统计的报告期中,持有11个报告期的是腾讯,10个报告期的是友邦保险。

3、从业绩看,受港股整体影响,近1年收益32.01%目前和投资A股的股票型基金逊色了。

不过考虑到机构配比高,应该是考虑不同市场配置

恒生指数18年以来,跌了12%左右,19年以来涨了3.13%,今年以来是-7.13%


P5 投资理念】

关于投资框架

李耀柱:更加关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进行结合。
自上而下,是通过宏观的架构去寻找出有哪些行业是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这个是传统自上而下的框架。但是当前宏观经济是进入一个低波动的状态,全球都是,所以单纯看宏观对行业带来的弹性,是不足于让我们去寻找投资机会的。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自上而下的框架,叫做以全球产业链视野去关注的投资机会。

以全球投资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去寻找哪些细分行业整个产业链里面具有最大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更容易地去寻找出一些长期有成长能力的细分行业。

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的投资环境,分析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所属行业的的商业模式,还有它的组织管理能力,去观察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全球的视野去把握细分行业的机会。

从全球视野出发,港股、A股、美股三个风格不同的市场,怎么把握投资策略?

李耀柱: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最根本的是要寻找可以长期成长的公司。长期成长的公司的共性是一样的。如果撇开A股的风格切换,行业轮动,以长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上市公司的成长路径。只要上市公司可以持续给股东创造价值,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就是非常大的,不管它在哪里上市,他最后给股东创造价值,这个事实是确定的。我们去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地把其他的一些干扰因素给剔除。

有哪些投资心得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李耀柱:最近几年更大的感受是,要以一个更长期的思维去看待公司。现在资本市场里面,优质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去卖出优质的公司,特别是对于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我们要以更加长期的思维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把整个企业成长起来。

成长股的理念?
李耀柱: 我自己是一位价值成长类的基金经理,我更加愿意去选择市场中增长确定性比较强、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白马股进行投资。

从行业的分布情况看,我更加愿意去选择科技、消费、医药这三个领域去进行长期的投资和研究。


P6 后市观点】

互联网科技、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仍是行业景气较高的细分方向,也是我们重点配置的方向。本报告期内,本
基金增加了高端制造、消费电子、面板等行业的配置。

提示:投资有风险,文中涉及的股票,基金等,仅作为文章说明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花花无缺的世界:

创作方向:基金投资分析;单只基金及基金持仓股分析,基金经理分析,投资感悟和理财配置。

如果您认为花花的文章能给您带来参考价值,那不妨动动小手,点下“在看”呗, “赞”也行呀!本文目录

1、李耀柱
2、管理的6只基金
3、广发科技动力股票
4、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
5、投资逻辑
6、后市观点

【P1 李耀柱】

提到广发的基金经理,大家熟悉的基本上是:刘格菘(成长风)、傅友兴(稳健价值风)

李耀柱:价值成长、国际投资背景

现任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兼任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理学硕士,曾任广发基金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员、国际业务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


P2 管理的6只基金】

累计任职时间:4年又330天
任职起始日期:2015-12-17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16.6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0.90%(广发科技动力,2018-05-31至今任职2年又163天)

目前管理的6只基金中:

管理时间最长的是: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002121)

规模最大的是广发科技动力股票(005777)

其他4只基金都是成立一年内的新基金:

广发瑞福精选混合,2020-10-21成立的新基金

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2020-09-10成立

广发高股息优享混合,2020-01-20成立

历任基金比较多,有代表性的就是:广发纳指100(QDII-ETF)

2015-12-17 ~ 2020-02-14任职4年58天。

比如2020-09-10成立的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C规模加上一起就100亿元了。基金投资股票资产占比8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 80%

主要看下广发科技动力股票和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


P3 广发科技动力股票(005777)】

成 立 日:2018-05-31

基金类型:股票型

风险等级:高风险

基金规模:55.29亿元(2020-09-30)

1、机构钟情基金,成立2年以来机构持有份额比例12.57%

2、近2年收益翻倍

近期科技股受各种影响,最近3个月整体都在调整。

3、个股交易风格

个股交易风格,主要是换手率高,成立这2年以来,换手率从1倍到4倍,个股分布在平衡和价值之间,大盘和中盘之间

从持股看,A股包括科创板块,港股均持有,虽然不是专属沪港深基金:

2020-09-30持有港股比重增加,前十大包括美团,腾讯,小米

这7个报告期中,能连续持有7期的,也只有腾讯了,的确属于个股交易风格。


P4 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002121)】

成 立 日:2016-11-02

基金类型:股票型

风险等级:高风险

基金评级:上海证券三年期四星

基金规模:52.00亿元(2020-09-30)

1、机构钟情基金,成立2年以来机构持有份额比例12.57%

2、虽然是沪港深新起点,和上面广发科技动力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港股的持股比重明显非常高,在2020-09-30的三季报中,前十重仓股都是港股。

按照基金募集说明书:投资组合中股票市值占比不低于80%,其中投资于境内股票占比0-95%,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比0-95%。就是可以95%全部买A股,也可以95%全部买港股。

在统计的报告期中,持有11个报告期的是腾讯,10个报告期的是友邦保险。

3、从业绩看,受港股整体影响,近1年收益32.01%目前和投资A股的股票型基金逊色了。

不过考虑到机构配比高,应该是考虑不同市场配置

恒生指数18年以来,跌了12%左右,19年以来涨了3.13%,今年以来是-7.13%


P5 投资理念】

关于投资框架

李耀柱:更加关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进行结合。
自上而下,是通过宏观的架构去寻找出有哪些行业是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这个是传统自上而下的框架。但是当前宏观经济是进入一个低波动的状态,全球都是,所以单纯看宏观对行业带来的弹性,是不足于让我们去寻找投资机会的。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自上而下的框架,叫做以全球产业链视野去关注的投资机会。

以全球投资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去寻找哪些细分行业整个产业链里面具有最大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更容易地去寻找出一些长期有成长能力的细分行业。

自下而上的投资框架,更多地是自下而上的投资环境,分析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格局,所属行业的的商业模式,还有它的组织管理能力,去观察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就可以从全球的视野去把握细分行业的机会。

从全球视野出发,港股、A股、美股三个风格不同的市场,怎么把握投资策略?

李耀柱: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最根本的是要寻找可以长期成长的公司。长期成长的公司的共性是一样的。如果撇开A股的风格切换,行业轮动,以长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上市公司的成长路径。只要上市公司可以持续给股东创造价值,这些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就是非常大的,不管它在哪里上市,他最后给股东创造价值,这个事实是确定的。我们去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地把其他的一些干扰因素给剔除。

有哪些投资心得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李耀柱:最近几年更大的感受是,要以一个更长期的思维去看待公司。现在资本市场里面,优质的公司是非常稀少的,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去卖出优质的公司,特别是对于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我们要以更加长期的思维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把整个企业成长起来。

成长股的理念?
李耀柱: 我自己是一位价值成长类的基金经理,我更加愿意去选择市场中增长确定性比较强、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的白马股进行投资。

从行业的分布情况看,我更加愿意去选择科技、消费、医药这三个领域去进行长期的投资和研究。


P6 后市观点】

互联网科技、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仍是行业景气较高的细分方向,也是我们重点配置的方向。本报告期内,本
基金增加了高端制造、消费电子、面板等行业的配置。

提示:投资有风险,文中涉及的股票,基金等,仅作为文章说明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忽略的投资机会:港股新经济代表指数今年涨幅超纳斯达克
广发基金李耀柱执掌新基金 A+H优选长期成长股
错过腾讯你还有机会,港股仍有上涨空间!悄悄告诉你,跑赢指数就靠它!
港股已跌入可投资区间,如何快速布局 题图 / 半亩方塘 作者 / 一石二鸟 标签 / 研究 相比于A...
来!!
广发基金李耀柱:看好美股,不怕什么“十年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