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核废水入海有什么影响,4点全告诉你。

​​

图片

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相关内阁会议,日本首相菅义伟正式宣布,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水排放入海。日本政府计划在两年后开始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污水,直到2041年至2051年左右核电站拆除为止

尽管多方都表态反对日本核废水入海,日本政府仍然正式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并声称已经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理解和支持。美国回应称其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但清华大学核污染研究专家王毅教授研究表示:“放射性危害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的人被照射一次可能就得癌症,日本核污水至少50年排海才算比较安全。”各国舆论对即将开始的排污忧心忡忡。

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更发出惊人言论,他声称:“处理过的核废水喝了也没什么问题”,这一骇人听闻的说辞引发舆论哗然,有日本网友声称:“要喝,你先去喝。”

那么,这些废水到底从何而来?到底有多大的放射性危害?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海鲜还能吃吗?本期易医生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01

核污水从哪里来?

这些污水都来源于福岛核泄露。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由东北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大量的放射性碘、铯以及其他裂变产物泄露到太平洋和陆地上。这场事故等级被定为核事故最高分级7级(特大事故)。至今,福岛核电站周围仍然无法正常住人。

事故发生多年后,除了发生爆炸的核反应堆附近的海域,其他地区的放射性已降低到了安全状态,但由于核反应堆持续发热,核电站需要不断使用水对其进行冷却,因此,这一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以及被污染的地下水都需要进行处理。然而,核废料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因为核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存在衰减周期,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是没有办法将其快速清除掉的。因此主要污染废水被存储在大型储水罐里。目前9成储水罐已经被装满,每天新增核废水约为140吨,预计2022年秋季将达到极限。

02

除了排放入海,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常见的应对核废料办法主要包括4种,有时候会多种方法共同应用:

第1种方法是储存,就是键存储罐,把核泄漏的水先进行放射性物质过滤,然后全部储存起来。也就是东京电力现在正在运用的方法。

第2种方法是注入地下,本质上也是一种储存,等待核废料随时间衰变。

第3种方法是蒸发释放,让核废料和水体混合来稀释浓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然后蒸发入大气。

第4种方法是排放入海,先稀释浓度然后达到标准后排入大海。

总结来说,对于核废水的处理,人类目前是缺乏手段的。无论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让时间来处理”。但是略有不同的是,封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核废料扩散,而排放则相反。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日本政府此举将构成典型的海洋污染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责任。

图片

03

排放入海的污水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数据,核废水中包涵63种放射性物质。其表示,经过处理,核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被清除,但是“氚”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并表明到时会将核废水的氚浓度稀释至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即1500贝克勒尔/升)是国际卫生组织设定饮用水标准10000贝克勒尔/升的1/7,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但是,截止2020年8月,经“多核素去除装置”设备处理后的73%的核废水仍含有超标的放射性元素,需要进行二次处理

这次日本选择排放入海,作为西太平洋国家,日本的核废料将直接排入太平洋。然而在太平洋的北太平洋环流和副极地环流作用下将会使整个北半球太平洋都被核污染。北太平洋北岸,除了日本,还有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等。

日本这次排污水入海,就是“以邻为壑”。只要1年,核污染将覆盖整个太平洋,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然无法避免。研究人员表明,在核废料排入大海140天后,含核废料的污水将进入到我国南海和东海领域,在2年内就会污染我国的大部分沿海区域,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海水产品主要来自太平洋,而且近些年产值一直在逐年上升。

图片

我国的海洋渔业重点大部分在海水养殖,目前海水养殖产值已经超过了捕捞产值。到时这些区域势必会收到核污水影响。

我们经常说的“核辐射”本质上是一种放射线,被称作“电离辐射”,对于生物体来说,核辐射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机体的各种有机分子,引发分子损伤和被破坏。辐射会导致核酸发生分离,造成核酸错误,干扰核酸合成——统称为“基因变异”。个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畸形。更会导致癌症,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在这种规模量的生命中发生辐射,会大大增加物种变异的概率

总而言之,核污染对海洋的危害程度和危害周期,包括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影响。都因海洋生态系统的庞大和特殊性,很难监测和全面评估。同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潜伏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危害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产业负面影响巨大

04

海鲜还能吃吗?

2018年3月5日,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的大熊町进行调查,在离岸约4公里海域的鱼身上检出放射性的铯元素,有500贝克勒尔的铯,已超出了日本国家标准逾2倍

海洋生物不仅通过新陈代谢从环境中吸收和积累放射性物质,而且会成为放射性物质的携带者与传播者。铯可以被肌肉或器官吸收,在动物体内停留数周或数月,锶类似于钙,可以在生物骨骼中存留数年。

中国地质大学刘恩涛教授表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实验表明,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气管、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图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将带来哪些危害?记者独家采访核生化专家|福岛|核污水|核废水
日本终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57天污染半个太平洋!全世界网友已炸...
10年前经历核泄漏的福岛,现在究竟有多恐怖?
日本核废水,能喝吗?
日本排核污水20小时后,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核污水排放入海,对我国影响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