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原创 | 春林:等你在这最美的地方

© 摄影:作者提供

 等你在这最美的地方 

 文/春林

© 摄影:作者提供

适逢五一小长假,我这个上了点年纪的人也跟着一伙徒步发烧友乘车来到江西武功山的脚下,晚上下榻龙山村逍遥农庄。这里是崇山峻岭间的一个小村落,前几天刚下过雨,宁静的山村像是被水洗过一般,空气格外清新。两股湍急的清溪沿着村子两边的山脚欢快的冲刷下来,别有一番情趣。夜暮降临,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民宿小楼渐渐消失在这迷一般的山色中。

第二天一早,在叽喳的鸟声欢送下,我们40多个背包客迎着初露的曙光就向武功山的方向出发了,这里是徒步抵达武功山景区的起点。我们要去的第一个中转地叫“发云界”。

让人意外的是,在我们的队伍中居然有那么多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小姑娘,有的还是初恋的学生情侣。这大自然该是有多么大的魅力,把这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凝结在一起。我也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的模样,浑身活力四射。

行走在龙山村背后的山脉,除了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背包客,深山里是死一般的沉寂,阴森森不见天日。行人要拨开拦路的荆棘或杂草,抓牢灌木枝条才能行走。在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攀爬之后,隐约传来哗哗的水声,一时间给这寂寞的山林带来一丝生气。水声越来越大,侧耳倾听,疑似天籁之音,一股幸福感,鲜明又温暖地拥抱过来。待走近前来,突见一股山泉顺着山石的夹缝,喧哗着吐着白沫飞泻而下,非常的壮观。唐代诗人程太虚有诗句描述这样的情景:“瀑布横飞翠壑间,泉声入耳送清寒;天然一曲非凡响,万颗明珠落玉盘。”

瀑布的喧哗声一时间振奋了全队的士气,我们相互招呼着踏过瀑布下的石头,继续攀登,山路七拐八弯,约莫再经过两个时辰的艰苦跋涉,终于摸索着来到了山顶。豁然开朗的境界让人心旷神怡,从茂密的山林里钻出来,感觉眼前一下子光明透亮,视野顿时开阔起来,满山是红艳艳的杜鹃花,之前还是高大的林木,此时已变成一望无际的草甸,景色宜人。我顺手摘下几枝杜鹃花,掐下花朵,去掉花蕾,就往嘴里送。

“这东西能吃吗,老伙计?”旁边的同伴惊呼。

“能吃,甜着呢,跟我小时候吃的味道一样”,我煞有介事的推荐起来。

一块“发云界”的界牌很醒目的立在前面不远处,昭示已经到了发云界的地盘了。山顶上没有树木,只有低矮的灌木和草甸,偶尔也能醒目的看到一棵松树孤零零的立于山包的草甸之上,显得是那样的鹤立鸡群和不和谐。

何以叫“发云界”?领队告诉我,说这儿是发现很多云的地方。这个说法太勉强了。

“云在哪儿?”我不解地向,因为我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见不到一丝云彩,只有明媚的阳光照着眼前九个大小不等的圆山包。这些一个紧挨一个的山包,就象则出锅的蒸熟的馒头。

“云在你的心中”,领队微笑着继续回答我,“你看这四周九个密密的紧挨着的小山包象不象九簇云朵?”我恍然大悟,又若有所思的半信半疑。

翻过一个小山包,看到前面有个“白鹤楼”客栈,那是发云界的补给点,我们在此稍事休整,等待队员们的陆续到来。吃了些东西,补充了一下能量,养足了精神,在“发云界”的石碑前一起拍了合影。这儿是海拔1628米。

© 摄影:作者提供

离开发云界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离我们下榻的客栈还远得很呢,我们必须赶在天黑之前到达预先约定的客栈,这是领队事先为我们算计好的事情。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峰,是一个个我们必须跨越和征服的险峰,感觉心底有点发凉,望而生畏。不过,既然来了,那就义无反顾。

顺坡而下,到了千丈岩,山路不远处有万丈深渊。我们无暇去探寻千丈岩的险峻,继续前行,时而攀高,时而下坡,最终下到一个很深的谷底,眼前有个一眼望不到顶的山坡挡去了去路,此坡名曰“好汉坡”。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言下之意,不翻过此坡也算不得一个好汉。待后面队员陆续赶到,我们重整行装,开始向好汉坡进发。然而这绝非易事,好汉坡很陡很长而且布满大小不一的碎石,碎石不但硌脚而且还不平稳,踩在上面极易摔倒。我们别无选择,每个人卯足了干劲,一步一步往上爬。

为了今晚的栖宿,爬!

为这已经画下的脚印,还有已耗下的生命,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登上了好汉坡的顶峰。还是转过头来打量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吧。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板踩踏过的天梯远看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画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的一端,紧系脚下。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不可思议,放眼望去,碧空如洗,阳光在缓缓流过。

拖着疲惫的身子,惊魂未定,我们继续前行。一路上的高山草甸,还有那些造型奇特矗立山道两旁的巨型山石,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一位粗犷的汉子扬着马鞭赶着一队骡马吆喝着缓步走来,马背上负载着沉重的货物。骡马铃声叮咚,马蹄嗒嗒有声,马儿们耷拉着脑袋目不斜视泰然前行。这些骡马可不是来徒步攀行的,也不是来欣赏这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它们是来干活的。山上客栈的物资要靠这些马匹背负上来,让人惊异的是,马队的后面还跟着一匹小马驹,好像还没断奶的样子,在后面蹦蹦跳跳的跟着。可怜的小马驹,还不知道世事的艰难,江湖的险恶,小小年纪,就跟父母出来闯荡天下。这让我们这些饱食终日的登山者肃然起敬,大家自觉给这队骡马让出一条道来。依次走过两个客栈,又到了下坡路,我们今晚住宿的地方就在最底下的山坳处,已隐约可见。山坳对面的山峰高耸入云,那是我们明天要翻越的绝望坡的所在。

夕阳西下,只留下一抹晚霞映照着这巍巍青山和我们这些徒步攀行者。黄昏,是我今生最爱的时刻,那边一轮血红的落日凄艳艳地沉了下去,霞光万丈,染红了半边天。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意外拥有这染红山坡植被的血色黄昏,还有这远离人声鼎沸的世外桃园。顺着坡道下到山坳谷底就到了今晚栖宿之所——鹏程客栈,一个迷人的梦一般的谷底山口。

山里的光影慢慢淡了下去,远山像一道黑色的屏障。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真是形态各异,像波浪, 像驼峰,像长龙,像美丽的睡美人。群山,魅力无限,陪我等待明天黎明的到来!

夜里,山口的风来势汹汹,气温也骤降。我们四十多个人很快把客栈的床位占据殆尽,有几个后来者在客栈门外空地支起了帐篷,看到一对年轻情侣,小伙子忙前忙后的勤劳地张罗着,用石头把帐篷四周压个严实,以防被呼呼的山风吹起来。对面高入云天的绝望坡,此刻陆续亮起了灯,一眼望去,像一条长龙攀爬在狭长的山脊上。一位年轻小伙气喘吁吁地从绝望坡走下来,他身上全副武装,只露出两只眼睛,背上负重如山。

“小伙子,绝望坡上怎么样?”我开始好奇地打探眼前那神秘的绝望坡。

“老哥,不怎么样”,小伙子一边喘气一边回答我,“如果您这年纪的人上去,定会让您爬的绝望,只怕要哭爹喊娘。”

我听了,心里一阵激灵,不觉打了个寒战,心里有点发虚。想着我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莫非这身老骨头,明天果真要丢在这绝望坡上?不能,我也绝不退宿,就是死了,也要做个“风流鬼”。

夜是如此的美,幽暗中冷风狂呼,更是任性的豪华。一轮明月高挂,满天繁星诡秘的泛巴着眼睛。“梦里不知身是客”,经过一天的疲劳远征,我已早早的酣然入睡。朦胧中,被一阵悦耳动听的歌声唤醒,是谁在唱“星星点灯”,歌声动情优雅,而且是集体的和声。窗户推开一点向外望去,原来门外燃起了篝火,一群人围在火堆旁,同时打开手机的照明灯,向对面绝望坡的明亮的游龙边唱边摇晃。他们是在向绝望坡上的寂寞攀行者发出安慰的呼喊,想用手中的灯光来照亮他们前进的路。多么温馨感人的一幕!

天已露出曙色,又是一天来临,朝阳的光芒不知何时悄悄的照进了山口。肆虐的山风渐渐减弱,温度也慢慢回升。门外空地那对情侣还在睡梦中,估计他们昨晚很晚入睡,这么冷的夜晚,还有那撕心裂肺的山风,在这薄薄的帐篷里能够入睡也算是个奇迹,所以实在不忍心大声说话去嘈醒他们。经过客栈门前的脚步声渐渐密集起来,背包客们已开始向绝望坡冲刺了。

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领队一声令下,我们也义无反顾的向绝望坡进发了。也许是休整了一晚上,养精蓄锐,实际攀爬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绝望坡其实有好几个坡组成,在最底下只看得见一个山坡,等费力登上一个山坡正要高兴的时候,又出现另一个小山坡,如此反复若干次,意志力再坚强的人也难免要绝望。两边是悬崖峭壁,我们低头攀爬在山脊上。不要向后看,也不要向两边看,一鼓作气,勇往直前。陆陆续续的,我们终于登上绝望坡的顶峰。再回头看去,顿觉人已在天上,似乎天庭触手可及。正如明朝有位诗人登武功山颠时感概:“蹑衣飞步上层巅,回首人间一惘然。千里渺茫云似水,诸峰罗列树连天。”

征服了绝望坡,马不停蹄,又翻过了几个小山包,地势平坦了很多。早上的空气清爽宜人,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整,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我们一路行进至吊马桩。吊马桩是攀登金顶,也就是武功山最高峰——白鹤峰的落脚点。至于“吊马桩”名字的由来,据说从远处看,此处就像一拴着天马的树桩,由此而得名。其实,白鹤峰并不难爬,相对绝望坡,要容易很多。只是,徒步者行至此地,已成强弩之末,有些人体力已不济,只能望顶兴叹,很多人到了吊马桩就坐缆车下山了。然而,无限风光在顶峰,我们是决心要冲顶的,再苦再累也要克服,绝不中途而废。在相互鼓励之下,除了少数几个坐缆车去山下等候,我们中的绝大数人都艰难登上了金顶——白鹤峰,体会了一把杜甫登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奇妙感觉。金顶上,一块刷了黑漆的木牌赫然写着:等你在这最美的地方。是的,我们来了,来到这海拔1918米的地方,来到这武功山的最高之巅。风很大,确有徐霞客所说“游人履步彩云间”的感觉,并且感觉人要飞起来,不是因为成了仙人而欲腾云驾雾而去,而是金顶上的大风感觉像要把人吹得飘起来。

在金顶上,与驴友塑像和金顶石牌合了影,领略了一下眼帘下连绵起伏的群山,遥望那些被我们脚板踩踏过的一个个山脊,忘情地让这山顶的劲风呼呼狂吹,那种登顶的喜悦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满足。由于等揽车的游人实在太多,我们再一次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迎着春日的暖阳,随着浩荡的人流,从景区正门徒步下山,耗时三个时辰。待下得山来,已是下午两点时分,返回的大巴车已等在不远处的游客中心。

回归大自然,觅得片刻的精神愉悦,洗刷疲惫不堪的灵魂,这是此次徒步武功山的最大收获。虽然浑身骨头好像要散了架,腿肚子酸疼的举步维艰,但痛并快乐着,这种感觉只有真正热爱大自然的人才有。我们总是惊羡风景的美丽,但探寻风景的过程更值得品味。这感觉,一次次,某些潜伏在记忆中的诗句,三三两两的浮现:

折一幕日落日出,

卷一帘高山草甸。

帐篷外,

谁的秀发被山风戏乱。

瞅一眼山高水长,

品一刻雾草云山。

今生今世哦,

愿托附给这碧水蓝天。

    202352日于赤壁

作者简介:春林,湖北阳新人。1968年生。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毕业。高级工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在云端——武功山徒步记忆
游记 | 拿走,手把手教你武功山两日路线怎么走
武功山攻略
|天花板级别的日出云海, 武功山旅游全攻略
记穿越武功山
初登武功山,十年之约终成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