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1205
userphoto

2022.12.05 山西

关注

《上下五千年》

2 4 4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 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

    他的心事毕竟被母亲觉察到了。当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徐霞客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死了,徐霞客就把他全副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在他五十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化了整整四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到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越经过一座高耸的山峰,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苏州虎丘真娘墓(一三四)

  李祖年

  半丘残日孤云,寒食相思堤上路

  西山横黛瞰碧,青门频返月中魂

  真娘墓,在虎丘剑池以西。真娘,唐代古吴地名妓,传说她守身如玉。有客欲留宿,鸨妇许之,真娘乃自缢死,客感惜,葬真娘于虎丘。后人题咏颇多,遂传衍为胜迹。此联全集南宋吴文英词而成。“半丘残日孤云”,集自《木兰花慢》:“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交代了地点(虎丘)、时间(黃昏)、气氛(孤云),细致刻划了墓地周围落寞凄凉的环境。“寒食”句,集自《倦寻芳,饯周纠定夫》“寒食相思堤上路,行云应在孤山畔”,突出了凭吊者路经白公堤时凄惋的心情。寒食,节名,古人在清明节前一二天有禁火冷食之俗。相思,此处作缅怀悼念讲。下联“西山”句集自《齐天乐.齐云楼》:“西山横黛瞰碧。眼明应不到,烟际沉鹭。”西山,指虎丘西面的天平山。横黛,形容山峰青翠连绵,犹如美女的眼眉。碧,谓太湖水。但见青山横翠,年年俯视着太湖水,而清澈如镜的湖水中时时映照出真娘当年的倩影秀姿。“青门”一句是全联的精彩所在。集自《浣溪沙》:“徐丽不歌原上酒,青门频返月中魂。”青门,城门,泛指吴地。月中魂,指真娘英魂仍依恋故土。本联集句浑成一体,表达了对真娘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张君宝)

秦嘉和徐淑的故事

秦嘉到洛阳后,就得到了升迁,当了黄门郎,这是一个距离皇帝很近的位置,也是进阶高官的最好跳板。秦嘉很想将妻子接到京城,可是陇西到洛阳,相距两千多里,当时的交通那么不便利,以妻子病弱之躯,很难支撑如此的长途跋涉。于是他只好放弃,依然靠着鸿雁传书,来寄托两人的相思。

一日,午睡的徐淑梦到秦嘉,秦嘉说自己前往津乡亭,但突然得病身亡,中午将有人到家中报丧,徐淑大哭着醒来。果然,日中时分有人来报丧,与梦中情形一模一样。或许这就是有情人间的心意相通。“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丈夫死后,徐淑日日伤心。而且,她的兄弟见秦嘉已死,就逼着她改嫁。可是,她的心中只有秦嘉,再不想另嫁他人。不久,徐淑就在郁郁中死去。但他们的爱情却永远没有死,就像秦嘉的锦书中所说:

比目连心游,鸳鸯结伴啼。

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

答秦嘉诗

徐淑 〔两汉〕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译文

我的身体不好常常被病魔缠绕,拖着病体回到了娘家。

至今卧床不起,不能出门已有数月。

未能亲自服侍、陪伴在你身边,有违敬夫之情。

如今你奉命远赴京师。

自此一别何时才能与你相见啊,行前竟不能和你见面一叙衷曲。

不能送别只能想象着我中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希望能看到你远去的身影,在那里独自徘徊。

忧虑你行路前的衣食是否备妥,心情是否忧郁,想着能在梦中得见你的容颜。

你出发远行了,离我一日远过一日。

我恨自己身无羽翼,不能高飞追你同行。

只得长叹一声,让汩汩涌出的泪水打湿衣裙罢了。

注释

令:善。

婴:抱。

沉滞:久留。

历:经。

差:病愈。

旷:空。

侍:侍侯。

觐:拜见尊长。

违:背。

适:一作“递”。

悠悠:遥远的样子。

因:由,从。

踊跃:跳跃。

结:聚积。

晖:一作“烽”。

引:长。

去:离。

乖:远。

赏析

  这首酬答诗是专为秦嘉奉役赴京师而作的。这首赠别诗表达了病妇独守空闺,牵念丈夫的痛苦。前十句是化情于事,后十句是直抒其情。在表现形式上,诗人仿效楚辞的兮字句式,每句皆用一“兮”字,极表感叹之情。这与全诗悲伤咏叹的情调颇为相合,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全诗大致分二层意思。

第一层,作者陈述自己未与丈夫互诉衷肠的原委及内疚之情。写自己患病母家,身体不好,常常被病魔缠绕,所以回了娘家,至今卧床不起,不能出门已有数月,仍然没有痊愈,不得与夫话别。“不令”,不善;“婴疾”犹抱病;“差”,病愈。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二句转写自己因病未能拜见丈夫,亲自服侍稠陪伴他,有违敬夫之情。“觐”.朝见,拜见(君主)。作者用“觐”字以示对丈夫的尊敬和爱慕。当时,秦嘉派去接徐淑的车已经“空返“,作者深感内疚而作此句。由此能感受女诗人内心蕴藏的复杂情愫。作者首先交待不能送别的原因,虽是叙事,而又化情于事,于事见情。平静的水流是最深的水流,强忍不露的感情更为诚挚动人,这几句看似平平叙事的诗,亦复如此。

第二层写自己得知丈夫即将远行却难以面别的悲凉和凑苦。

  君即刻奉命去京师了,“一别音容两茫茫“,岁月多么漫长啊l所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此别并非几日。而我未能与你宽语相慰,对你倾叙思恋之情。下二旬“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借《诗经·燕燕》中“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的意思,自己不能长亭送别只好在想象中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希望能看到你远去的身影,在那里独自徘徊。

接下来,作者写登高远望仍不见丈夫踪影的内心感伤和联想。旧时代的妇女往往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于丈夫,即所谓“出嫁从夫”。故与久别归来的丈夫团聚乃是她们最为欣喜之事。何况秦嘉夫妇感情甚笃,故未见面之遗恨更深。

于是作者忧虑丈夫行路前的衣食是否备妥,心情是否忧郁,梦想其容晖。今日一别,何时相见呢?作者极想获悉下次相聚之时日,而事实上又不得而知,故言限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作者任自己思绪联翩,想象驰骋,表达了自己恨不能象鸟一样展翅而飞,永远与丈夫形影不离的感情。别离之际的神伤魂泣,女诗人身染沉疴,竟连“消魂”的叙别亦不能得。丈夫远出,相去日远,诗人不禁幻想自己能插翅高飞,长追不弃。然而幻想终归还是幻想。

“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是对自己此刻心情和神态的真实写照。想象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作者更伤感了,无奈只得长叹一声,让汩汩涌出的泪水打湿衣裙罢了,又能如何呢?缠绵俳恻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从焦躁中冷静下来和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之后的感伤。

“长”字“永”字,同义重复,更见得此情的厚重压抑,深沉含蓄,至此一个赢弱、多情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了全诗感情真挚,一片深情。“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四句虽未明写渴望与夫相聚,但此情却渗透于字里行间。

徐淑的丈夫秦嘉入洛阳就职,当时徐淑正卧病母家,夫妇没能面别,秦嘉作《留郡赠妇诗》三首与妻话别。徐淑以此诗作答,表达不能与丈夫相随前行的悲痛伤心和对丈夫的挚爱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创作于东汉桓帝时,徐淑的丈夫秦嘉入洛阳就职,当时徐淑正卧病母家,夫妇没能面别,秦嘉作《留郡赠妇诗》三首与妻话别。徐淑以此诗作答。

有以义园求刘金门撰联者,刘书四子书二句应之云:

逝者如斯夫;

掩之诚是也。

良为中边皆澈。

又,某氏联云:

长夜漫漫灯日旦;

春愁黯黯不成眠。

亦酷肖。

又,朱竹垞题施粥厂联云:

同是吐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又,陶文毅澍题育婴堂联,粱氏《楹联丛话》揭之,已熟在人口,兹复录之:

父兮生,母兮鞠,俾无父母有父母,此谓民父母;

子言似,孙言续,视犹子孙即子孙,以保我子孙。

又,周彦升题东白县育婴堂联云:

天地大德曰生,勾使出,萌使达,卵麛使蕃孽,安得广厦尽庇诸婴,缔造经营资众力;

父母斯民之责,寒与衣,饥与食,疾痛与医药,毋滋他族逼处兹土,维持调护赖诸贤。

《联选》注云:

时西人教堂方以育婴肇衅,故有对语。

又,黄歧农题育婴堂联云:

眼前看他人子女;

背后想自己儿孙。

轻轻作指点而特饶诚挚,此为大家本领。

  以联语谈理作一般之鼓吹针砭,其益人较登台演讲感化尤速尤切。

兹又录数作,一、包慎伯世臣自题居室联云:

幸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苦无十年暇,熟读奇书。

二、曾文正格言联云:

不怒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

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又联云: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

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三、满洲乌尔衮布葺小园于宣南,自题联云:

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一亩种菜,一亩栽花。

四、万廉山格言联云:

仁仁义宜,以制其行;

经经纬史,乃成斯文。

按,胡君复氏系尾云:

江阴金一士尝以

经经纬史乃成文

属对,田小歧对以

亲亲仁民而爱物

之出联,一时叹为两绝。

五、某氏格言联云:

无不可过去的事;

有自然相知之人。

又联云:

做数件可流传之事,销磨岁月;

会几个有识见的人,论说古今。

语虽朴浅,而却名里醥醥。

又联云:

无能事乃能无事;

不善言而善不言。

说理亦颠扑不破。

又,刘望三格言联云:

无能事而能无事,无事则无事事矣;

不可解即可不解,不解以不解解之。

按,出幅即应上联出幅之义,对幅则莹然有禅理。

予记李敏达卫官封疆日,有不识文字之标目,而却工作书。

一日,命楮书联云:

无本事好生事,生出事来没本事。

于是遍示幕僚征对幅,都无应者,李乃奋笔续书云:

有本事能做事,做出事来有本事。

座客见之,皆敛手叹服。

按,此即经验优于学问之证据。

熊香海自题书室联云:

追怪物出宇宙;

哀窈窕思贤才。

出幅特恣肆。

又,集苏联云:

旧书不厌百回读;

新诗说尽万物情。

亦为人人意中所有。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译文】殷仲堪说:“三天不读《道德经》,就会觉得舌根发硬。”

64.提婆①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晓。”即于坐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注释】①提婆:即僧伽提婆(约4世纪)。佛教僧人,译经师,本姓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于苻秦建元年间(365—384)到中国长安,开始译经讲学生涯,备受中土僧俗敬重。

【译文】提婆刚到京城,到东亭侯王珣家去讲解《阿毗昙经》。第一讲刚开始,讲到一半,弟弟僧弥就说:“我都明白了。”就从座中分出几个有见解的和尚,去其他的房间里自己讲解。提婆讲完后,王珣问法冈和尚:“弟子一点都没听懂,阿弥怎么就都懂了呢?他所谓的心得到底怎么样?”法冈说:“大体上都是对的,只是细节还不够严谨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嘉集》
答秦嘉诗——汉·徐淑
夫妇赠答
汉朝·秦嘉全集
汉朝·秦嘉全集
秦嘉全集(汉) | 秦嘉著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