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直挺起腰,高傲地说:我看谁还敢说安宫牛黄丸无效?
急诊科来了一个意识障碍70岁老人,大家的神经高度绷紧,搞不好这是一个中风的患者,根据家属描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不怎么吃药的。
护士立即开通了静脉通道,扎手指看血糖多少,血糖偏高一点,10.2mmol/L,还行。起码没有显著的低血糖、高血糖,要知道,低血糖或者严重高血糖都会导致昏迷。
立即安排头颅CT平扫。

病人女儿突然拉住医生,说刚刚在路上,我已经给我爸(病人)喂了一粒安宫牛黄丸了,还剩下一粒,要不要再喂一粒?
医生回过头,不耐烦的说,别随便喂药他吃,都昏迷了,万一造成误吸甚至窒息怎么办?再说,谁让你喂这些药?
家属从包中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说有朋友的母亲中风了,都是靠这个牛黄丸拉回来的,大家都说效果好,所以我狠狠心也买了两盒,没想到今天就用上了。这可不便宜啊,一粒差不多500元!
卧槽,什么药这么贵!
对,安宫牛黄丸。
治疗中风,安宫牛黄丸真的有效么?真能就死回生吗?这可价格不菲啊!
医生有点蔑视,说这些药作用不明,不建议你再吃,赶紧做完头颅CT,如果不是脑出血,考虑脑梗死,我们就要紧急静脉溶栓了。
家属不理解,望着医生,有点犹豫。
医生不耐烦了,说如果是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大脑动脉缺血,必须要尽快开通这些被堵住的血管,才可能恢复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才有可能挽救这些脑组织,否则就全死翘翘了。
医生看了看手表,心急火燎地说,现在病人昏迷已经有2个小时了,再耽误就来不及了。必须在3.5小时内静脉溶栓,才有机会。
病人女儿似懂非懂,猛点头,说听医生的,求你救救我爸。
病人最后确诊是缺血性脑卒中,在急诊就直接做了静脉溶栓,术后恢复不错。
那问题回来了,到底是静脉溶栓的效果,还是那粒价格不菲的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呢?
医生当然认为是及时静脉溶栓的功劳。

但家属揣着怀里那剩下的一丸安宫牛黄丸,逢人就说,这个丸子不简单,就吃了一粒,硬是把命拖住感到了医院,做了溶栓,才好起来。
家属这么说还算客气的了。有些人拍着胸脯说,要不是这500元/丸的救命仙丹,任它医生再牛逼,也无济于事。
医生苦笑,无奈。
夜深人静的时候,睡不着,起身查阅文献,看看这安宫牛黄丸到底是何方神圣,到底有多大能耐!这已经是本月第8例说及时口服安宫牛黄丸保命的家属了!
到底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丸子对脑卒中有救治帮助?
还是只是商家借着伟大中医药的契机进行的炒作?
这可马虎不得啊!这事关人命!
这绝对不是中医、西医之分的区别,这是生与死的区别啊!

医生先从安宫牛黄丸的说明书开始了解:
医生不懂中医,看不懂这么多中药成分,但功能主治还是能看懂一二的,可以用于中风昏迷。这是关键。
但接着看到注意事项那里,就糊涂了,热闭神昏才能用,寒闭神昏不能用!怎么区分这个热闭,还是寒闭呢?医生都分不清楚,普通没有中医药基础的普通病人又如何区分呢?用错了会怎么样?
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这是好事。但如果不懂其中道理,切不可乱用,这是原则。
看完了说明书,得看指南吧。
医生遵从的临床原则,一半来自指南,一半来自教科书,然后再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糅合,继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指南是什么?指南是当前医学界的权威,是主流。当然,权威、主流都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在历史洪流中,也有无数曾经被指南推崇的观点后来被证实是不恰当的,所以指南需要几年就更新一次,几年又更新一次,不断修订,巩固正确的,修复错误的,更好地指导临床。
医生眯着眼睛,找到了治疗脑卒中的指南,看看指南到底有没有推荐使用这个安宫牛黄丸,即便没有推荐,也要看看指南是如何看待这些药物的。
指南推荐急救人员在发现可疑脑卒中患者时,要及时处理气道、呼吸、循环问题,进行心脏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有无低血糖。回到急诊后,迅速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真的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要立即判断是否适合静脉溶栓治疗,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有很多神经保护药物,比如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虽然动物研究显示有帮助,但是临床研究结论不一致,疗效还需进一步证实。也就是说,这些药物是否有效,还不好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使用。
在谈到中医药时,指南说: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并且提到:一项纳入191个临床试验、设及22种中成药的荟萃分析显示其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还有一项研究中成药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远期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但亚组分析显示卒中48小时候接受治疗的患者有获益趋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正因为证据还不确切,所以指南建议: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选用中成药治疗脑卒中。
指南,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中医药的。中医药界,也有无数人在做努力。
但这绝对不是我们可以随意使用安宫牛黄丸的理由。
有没有更加直接的证据或者观点,表明安宫牛黄丸确实有帮助呢?
看看这个:
这个呢,仅仅是个专家共识,不是指南,证据强度弱很多。但毕竟都是专家们的综合意见,所以还是有一定借鉴意见,我们看看它怎么说。
该共识指出:中风的病机很复杂,必须辨证施治。如果是中脏腑(有意识障碍),那么可选择的方药用很多,可选择的中成药也包括血栓通注射液、安宫牛黄丸、醒脑静注射液等等。
整篇专家共识,仅仅一次提及安宫牛黄丸,就是说可以考虑选择,但并没有对它的疗效做出明确批示。而且有很多中成药,都是被临床医生诟病的,但这的的确确是专家共识白纸黑字写上去的。
医生看完后,胸口有点闷,再继续看下去,又点击开了另外一个专家共识。
这是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专家共识。
该共识一开始,也着重介绍西医治疗脑卒中(最关键的再灌注治疗肯定是被首先介绍的),而且是大笔墨隆重介绍。完了后,安排1/4的篇幅介绍中医药,共识首先明确指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风病机是很复杂的,必须充分辨证施治。
中脏腑包括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中经络包括风火上扰证等很多证,其中仅仅是痰热内闭证才推荐使用灌服或者鼻饲安工牛黄丸(因为病人昏迷了)。
作为一名非中医医师,我自然看不懂这许许多的症候,但我看懂了的是,不是所有缺血性脑卒中(中风)都适合用安宫牛黄丸,这也跟说明书观点类似,问题是,我如何判断病人是痰热内闭证呢?普通人又如何判断呢?
不得而知。
我对这个共识有点偏见,因为它列举的药物让人听起来不舒服,什么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等等,这些名字听起来太吓人了,太夸张了。以至于我都怀疑共识的合理性。当然,仅仅个人意见。
医生不服,继续看下去,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专家共识。
看了这个共识后,吓了一跳。
居然还有这个共识!单独把一个药列出来做一个共识是不少见的,但是单独把一个中成药列出来搞一个共识,那就比较少见了。医生大胆臆测:要么这个药真牛逼,要么这个厂真牛逼。
再看看这个专家共识的执笔人,都是牛人,很多是医生崇拜的对象。
看完整篇共识后,有些感慨,这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确很多人都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些工作还是得不到广泛的认可的,因为这些研究质量不算太高。当然,研究证据质量不高,不代表药物没作用,医生从来没这么说过。
该公式明确指出,安宫牛黄丸有神经保护作用,还有解热镇静作用。可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颅脑损伤、高热惊厥、缺血缺氧性脑病,还可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急性酒精中毒、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昏迷等。
共识之所以认为它有这些疗效,都是有证据的,列举了很多研究支持。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看起来质量一般般(还是那句话,研究质量不高不代表药物无效),难登大雅之堂。
该公式还指出:病情危重时,当及早、连续、重用安宫牛黄丸,对严重疾病比如重度心肺复苏患者、大量脑出血患者可用到6丸(每4个小时1次),3-7天后减量。
当然,共识也指出了:面青身凉、苔白脉迟的寒闭神昏患者,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的脱证患者禁用!
嗯,这是安宫牛黄丸的专家共识。
看来,以后使用安宫牛黄丸就有依据了!
作为一名医生,他凌乱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到底能不能用安宫牛黄丸?指南没说可以用。但是有很多专家共识都在推荐使用,甚至还有专门的专家共识!他该相信谁的?
临床医生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
他问自己一句,如果将来自己的父母脑卒中了,要不要买这个昂贵的丸子备着,要不要用,他口中念念有词,喃喃自语....还是及早到医院,开通血管为好,其他的算了吧。
商业合作,请联系dxmcn@dxy.cn
·鱼刺卡喉咙,不想去医院,怎么办?
·是个男人,他终究都可能有这个病
·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挽救孩子的性命(附有动图,简单易学)
·患者即将死亡,病因不明,危急关头终于找到幕后凶手,能否力挽狂澜?
·这一刀下去,救了前女友的现男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蛰抢购安宫牛黄丸预防中风,能吃吗?
重磅!安宫牛黄丸再次入选两项诊疗指南。
中成药也能救急症于即时
国家卫计委发布这本书,明确中成药治疗脑卒中,中医界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脑心通胶囊进入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
安宫牛黄丸,中风的救命神药,还是催命毒药,一文讲解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